APP下载

高中语文德育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分析

2018-03-26罗小凤

中国校外教育(中旬) 2017年13期
关键词:爱国主义人格高中生

罗小凤

【摘要】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新课标对高中语文教学工作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语文教学不仅要充分发挥自身作用,还需要帮助学生塑造积极健康的精神品格。因而,作为一名高中语文教师要积极探索和研究德育教育工作有效开展的方式方法。

【关键词】高中语文 德育工作 开展 高中语文教学内容正面、积极,对于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价值观有很大的帮助,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开展德育教育工作,对于进一步塑造学生的人格、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都有着很大的帮助,如何通过语文教学进一步陶冶学生的情操、净化学生的心灵是高中语文教师需要深思的重要问题。

一、在教学中贯穿爱国主义教育

对高中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必不可少的教学内容,爱国主义教育是指人们对自己国家的热爱以及忠诚,是中华民族的一种优良传统,对于推动历史的进步和发展有着非比寻常的意义。尤其是当代高中生,承载着国家的未来和希望,高中阶段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对于学生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作为一名高中语文教师要尤为重视,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培养爱国主义情怀,帮助学生建立民族自豪感和荣誉感。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已经成为了语文教学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在高中语文的教材中有许多描绘祖国大好河山以及英雄事迹的内容,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国家,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发展使得我们有着足够的民族自信,无论是秀丽的山水还是富饶的土地,都是值得我们骄傲的资本。同时,在五千年的历史文化中产生了数不胜数的英雄人物,无论是他们的事迹还是品格都影响着我们一代又一代。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陆游的“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鲁迅的弃医从文等事迹都表现出了作者无限的家国情怀。没有对国家深沉的爱,就没有诸如此类脍炙人口的诗句与事迹,在高中语文的教学过程中会接触到许多相关内容,需要教师加以引导,帮助学生建立积极向上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引导学生树立爱国主义情怀,这对于培养学生成才有很大的帮助。国富才能民强,有国才能有家,作为未来国家的接班人要有深刻的认识,爱国是作为一名中国人首要铭记于心的法则。因而,作为一名高中语文教师有责任、有义务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二、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

教授学生如何掌握语文知识是高中语文教学中重要任务之一,同样教会学生如何做人也是高中语文需要肩负起来的使命,因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注重对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时代的发展和进步越来越迅速、竞争也越来越激烈,要想在竞争如此激烈的环境下脱颖而出不仅仅需要掌握过硬的知识还需要具备健康的人格,学校的教学任务不仅仅是教书还需要承担起育人的责任,因而作为一名高中语文教师的责任同样非常的重大。语言是一种非常重要的交际工具,同样也是传播文化的载体,对于渗透德育教育意义重大,因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地进行理论讲解、情感引导、实践学习以此陶冶学生的情操,帮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培养起健康的人格。首先,要积极引导学生进行阅读,通过阅读语文教材以及其他课外读物可以极大的拓宽学生的视野,积累文化底蕴。通过阅读一些正面积极地文学作品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是非观,从而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建立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其次,要培养学生的责任感,作为一名高中生要深知责任感的重要性,要做到为自己负责、为他人负责、为社会负责,只有深知自身责任重大才能够在日益竞争的环境下不断地进取、不断地提高自身能力,以此承担起自身的责任和义务。作为一名高中语文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逐渐的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让学生明白自己作为班集体的主人要有集体意识,积极地参与集体活动,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同学之间互相尊重、互相理解,从而肩负起自身在集体中所要承担的责任;最后,要培养学生的合作观念,在21世纪的今天,没有人可以独立的存在,都需要合作、需要集体的力量解决问题,作为一名高中生更要深知其中的道理,语文教师要不断地加强训练,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培养起合作意识,帮助学生正视困难和挫折,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

三、通过课外知识渗透德育教育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们对于教育的期望越来越高,教育本身不应该只注重于知识的传授,更多的要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人才,但在传统的教育过程中教师相对比较重视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对德育教育工作有所忽视,并且单纯的依靠课堂上的时间根本无法对学生进行相应的素质教育,因而作为一名高中语文教师要不断地创新教学方式、革新教学内容,通过课外知识的拓展对学生进行深入的素质教育,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课外阅读读物推荐方面,教师要尤为重视书籍的选择,作为一名高中语文教师要充分的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在此基础上推荐学生感兴趣的并且对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有帮助的相关书籍,利用课余时间让学生加以阅读,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读书心得,通过心得体会的交流让学生更加深刻的认识故事人物,从中学到更多的知识。例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部小说对于高中阶段的学生教育意义非常重大,学生通过阅读保尔的事迹反思自身现在的生活多么的来之不易,从而更加的珍惜现在。高中阶段的学习虽然非常得紧张,但阅读对于高中生而言必不可少,通过阅读课外知识不仅仅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还可以帮助学生端正价值观念,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四、通过作文训练实施德育教育

作文是语文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写好作文不仅仅需要学生有很丰富的素材积累还需要学生有较高的德育素质。写作的练习方式有许多种,一方面,学生可以通过多阅读优美的文章、积累名言名句提高自身写作能力;另一方面,还需要学生更多的真情流露,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通过体验生活提高自身审美能力、锻炼自身对问题的独特看法,从而写出真正有内容的作文,而不是千篇一律的文字摘抄。例如,《感动中国》题材的作文都会被教师加以引用,其中有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值得我们学习、效仿,他们的品德非常的高尚、无私奉献的精神更是让许多人汗颜,在写作过程中教师可以积极引导学生了解他们的感人事迹,通过学习他们的事迹反思自身的缺陷,在日常生活以及学习中要不断地向英雄行为靠拢,把他们作为学习的榜样,不断端正自身的学习态度、人生态度。作文的写作需要真情,需要投入,高中阶段的德育教育开展离不开语文教师的引导,作为一名高中语文教师要充分的认识到这一点,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渗透,让德育教育成为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帮助学生更好地健康成长。

五、结语

德育教育的开展事关重大,对于高中生的身心健康成长非常重要,高中语文教师肩负着巨大的责任,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地创新教学方式、改革教学内容,充分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帮助学生提高综合素质,以满足社会日益激烈的競争需求。

参考文献:

[1]杨永寿.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有效渗透德育教育[J].读与写,2016,(11) :88.

[2]祝高波.德育教育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J].现代交际,2016,(16) :170-171.

[3]雍静怡.浅谈高中语文课文阅读中的德育教育与研究[J].才智,2016,(07) :12.

[4]王瑞.当前高中语文教学中应渗透德育教育[J].文学教育,2016,(02) :98.

猜你喜欢

爱国主义人格高中生
《发明与创新》(高中生)征稿啦
共产党人的人格力量
在疫情大考中彰显爱国主义力量
远去的平凡背影,光辉的伟大人格
高中生应如何适应高中数学的学习
高中生是否应该熬夜学习?
论君子人格的养成
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
浩然正气贯长虹 爱国主义谱新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