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利用多媒体缓解新生入园焦虑

2018-03-26林峰

中国校外教育(中旬) 2017年13期
关键词:焦虑多媒体

林峰

【摘要】每个孩子入园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适应障碍,哭闹和逃避是幼儿园入园初期最普遍、最正常的情绪反应和行为表现,导致幼儿入园适应障碍。巧妙、恰当的使用多媒体,通过对幼儿的视觉、听觉的刺激。调整幼儿的注意力,把幼儿对家庭、对亲人的依恋转移到生动活泼、新鲜的多媒体上来,大大可减轻孩子入园的“阵痛”。

【关键词】多媒体 新生入园 焦虑 案例背景

一、解决幼儿园新生入园产生的焦虑行为的策略

适应性教育对教师来说是首要挑战,是幼儿能否顺利融入幼儿园集体生活,在交往中获得持久健康发展的关键,如果能利用好家园合作这一手段便可以达到新生入园适应性教育的目的。现代社会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多媒体凭借其强大的可操作功能占据一席地位。本文在对班内幼儿观察分析的过程中,将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作用于幼儿教育中,以保证幼儿在自然发展的前提下适应幼儿园的生活。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如何将新生入园适应性教育融入幼儿园一日常规活动中,如何让幼儿在潜移默化中减轻对父母的依恋,摆脱分离焦虑则成为一线教师的首要任务。

每年九月份,我們都会迎接一批入园的新生,大多幼儿都不同程度的出现了一定的入园焦虑现象,例如强烈的反抗行为、哭闹,无法与教师和其他幼儿进行正常交往等。

根据幼儿心理学,幼儿的成长过程中会与自己的抚养对象产生积极、充满深情的相互作用,即出现最早的社会性行为“依恋”,身处陌生环境的幼儿发现依恋对象从身边消失时,就会产生强烈的与依恋对象重新相见、相处的动机,这种动机无法被满足时便产生反抗和哭闹行为;只有当依恋对象在身边、可交流或者受到来自依恋对象的影响时,幼儿才会产生高度的信赖和安全感。

考虑到这一点,我发现幼儿的入园适应性教育实施离不开其依恋对象,即离不开家庭的作用,减轻幼儿的入园焦虑,帮助其尽快适应幼儿园生活并不只是教师一个人的任务,家园合作才是解决入园难的根本方法。

二、家园合作的手段

1.见面之前的视频招呼

我提前录制好了向幼儿打招呼的视频片段,在视频里,我用和蔼可亲的语气和平易近人的语态与幼儿打招呼,“小朋友你好,我是林老师,我们马上就要见面啦,幼儿园里还有许多其他小朋友在等着你,我们多么想早点见到你啊,快点来吧!”我把视频片段分送给家长,请家长和幼儿一起观看,直至幼儿熟悉我,将幼儿对老师的陌生感降低。

2.建立“快乐——幼儿园”的联结

在家长会时,我提醒家长在家中收集有关幼儿园的照片、视频或者新闻等,指导家长陪孩子一同感知幼儿园,了解幼儿园生活的有趣快乐,让幼儿在不知不觉中把快乐和幼儿园联系在一起,一想到上幼儿园就会感觉到快乐。这种方式大大减少了幼儿对幼儿园的恐惧感。

3.来自镜头另一边的鼓励

请家长提前录制自己的一个小片段,片段中主要说明自己对孩子的信任和鼓励等。比如,“妈妈很相信你在幼儿园玩的很快乐”“介绍你的好朋友给我认识吧”“你发现什么有趣的事情了”等,当幼儿在出现焦虑便播放片段,片段中的依恋对象会快速转移幼儿的注意力,这种方法见效快,幼儿能马上投入幼儿园的生活。

4.FM微电台,共享绘本故事

考虑到网络平台的便利性,我利用荔枝FM开通了我班故事绘本分享的小电台,将录制好的绘本故事上传至班级公共平台,进行网络共享,让幼儿在家中和父母一起收听我讲的绘本故事,这种方式让幼儿在家中也能同我进行交流,增加与我的亲切感,幼儿意识到在家中和幼儿园是一样温馨的,不仅可以听到老师讲故事,还有最亲近的人陪在身边。

5.周末假期的微信语音交流,和好朋友分享快乐

我尝试开通了微信群,将我班中的父母集中在一起,隔一段时间就让幼儿在群中用语音打招呼,分享开心的事情。许多幼儿在周末或者小假期之后的返园中都会表现出一定焦虑现象,这种方式让幼儿在长时间不能接触幼儿园的情况下,通过语音与好朋友或者我进行交流,保持对幼儿园的熟悉感和亲切感,减轻再次出现焦虑的可能性。

6.和父母在家中欣赏自己在幼儿园的表现

将幼儿在幼儿园里遇到的有趣的事情或者是令人伤心难过的困难用视频的方式记录下来发送给家长,家长可以和幼儿一起在家欣赏自己的表现,幼儿可以重新感受当时的情绪,在家长的引导和鼓励下,能与父母分享快乐或者请求帮助,解决困难。这种方法能使幼儿不知不觉产生归属和信赖感,开始关注自己在幼儿园的表现,逐渐摆脱焦虑,适应入园生活。

7.音乐背景促进家园联结

在幼儿园一日常规中,我常常结合各种音乐背景来进行过渡环节,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习惯,例如收玩具播放“玩具进行曲”,如厕喝水洗手、吃饭时播放固定的轻音乐,用节奏感强的小曲子来提醒幼儿马上回到位置上坐坐好等等。我把这些音乐与家长共享,让幼儿在家里中也能听到熟悉的背景音乐,以这种方式把对家庭的熟悉感迁移到幼儿园中,逐渐减轻对幼儿园的陌生感。这种方式还能体现出教育的连续性,家园一致能让幼儿在家中也严格要求自己,形成良好的习惯。

8.一起拍“全家福”,我们是一家人

利用好家长开放日,在结束之前,组织全体幼儿和家长集体拍一张全家福,幼儿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好朋友进行拍照,将照片挂在家中和幼儿园教室里,随时能让幼儿欣赏到,让幼儿感受开幼儿园像家一样,小朋友和老师像家人一样,产生情感共鸣。

实施上述措施后,效果明显,我班的幼儿入园的时候情绪越来越好,不再是又哭又闹了,他们非常喜欢用视频或者语音的方式与我和小朋友们交流,小朋友们之间的交往越来越深,一日活动的参与程度明显提高,开始习惯并融入集体生活中,许多家长反映,在家中提到幼儿园,幼儿也很少表现出反抗或者拒绝的态度,开始接受和喜欢上幼儿园。另外,家园一致不仅使养成了生活和常规习惯,同时也让幼儿更乐意去接受新鲜事物的影响,更容易接受新经验。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幼儿的发展是一个持续、渐进的过程,幼儿彻底拜托入园焦虑,完成入园适应是漫长的过程,因此,任何措施都应当把握长期性原则,多媒体应用不是一蹴而就的,只有坚持下去,才能在一次一次的实施应用中发现它的优异性,才能让孩子们在这种日渐重要的技术中受益。

猜你喜欢

焦虑多媒体
借助多媒体探寻有效设问的“四度”
多媒体在《机械制图》课中的应用
初中化学因多媒体而绽放光彩
产前个性化心理护理对初产妇焦虑、抑郁心理及分娩方式的影响
西方女性摄影作品中的女性形象——恐慌与愤怒,焦虑与恐惧
巧用多媒体 让课堂练笔更加有效
多媒体达人炼成记
适切 适时 适度——说说语文课堂的多媒体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