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高职院校机械专业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

2018-03-26李东亮

中国校外教育(中旬) 2017年13期
关键词:机械核心职业

李东亮

【摘要】随着知识经济与信息时代的到来,科技发展日新月异,职业更替周期不断加速,我们需要培养学生可普遍迁移的,对受教育者终身发展起关键作用的跨行业能力,即职业核心能力。职业核心能力不仅着眼于现在,更为将来的职业活动及可能带来的各种变化做准备;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无论对学生个人,还是机械制造专业乃至社会经济的发展都是很有必要的。

【关键词】高职院校职业核心能力 培养

一、职业核心能力的内涵

综合来说,一个人的能力可以分为岗位能力、通用能力和核心能力。如果将一个人的能力比喻成一座冰山,那么显露在水面上的为岗位特殊能力,其对应的是岗位能力。水面之下比较容易被观察到的是直接支持这个特殊能力的为通用能力,是可以与其他职业通用的能力,其对应的是工作能力。水面之下不容易被觀察到的是核心能力,即所有职业共有的能力,其对应的是转岗能力。三种能力中,职业核心能力是构成职业能力最根本的、隐性的那部分能力,是从事任何一种职业都需要的综合职业素质,它承载着整个能力体系。

机械专业培养具备机械设计制造基础知识与应用能力,能在产业主产第一线从事机械制造领域内的设计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以机械设计与制造为基础,融入计算机科学、信息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的重要学科,主要任务是运用先进设计制造技术的理论与方法,解决现代工程领域中的复杂技术问题,以实现产品智能化的设计与制造的人才。对于机械制造专业未来的发展就业方向来说,较高的职业核心能力,不仅可满足用人单位需求,很好就业,同时可以帮助本专业学生在不同的工作环境中自我角色调整、处理难题。同时,由于关键能力的可持续发展的特征,能够帮助高职学生重新获得新的职业技能和知识,从而得到更好的发展,能够适应更高层次职位和角色的需求。机械学院对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要根据企业的需求,通过一系列活动来磨练和培训学生们的各个能力。

二、职业核心能力的重要意义

机械专业毕业生能否在专业工作岗位上发挥自己的优势,能否在职业越来越短的浪潮中重新就业实现自身价值,取决于很方方面面,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即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问题。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应当成为机械学院的教育重点。机械专业作为教育专业的一种重要类型,与本科院校相比,因其在满足市场对人才的需求,灵活的专业设置、实践教学的加强等方面有其自身的特色和优势,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

三、机械制造专业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有效方法

职业核心能力对机械专业学生求职的可续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因此如何培养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也就成为摆在机械专业面前的一个难题。具体来说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努力:

(一)高度重视机械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明确培养目标

机械专业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在学校的推动之下更能顺利进行,因此学校重视是关键。这就要求学校领导转变思想观念,认识到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不仅是当今社会对劳动者的必然要求,而且也是提升学生就业能力及可持续发展的必要能力。

(二)构建系统的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教育部2010年发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意见稿)中指出教育应“强化能力培养”。同年,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正式向全国发文推广全国职业核心能力认证项目,该项目把职业核心能力分为三大模块:基础核心能力,拓展核心能力和延伸核心能力,每一模块中又包括相应的能力。为此,机械专业学生职业核心能力课程体系的成立也应围绕着这三大模块进行,并选择相应的教材,由简单到困难,科学合理地对学生进行教育。

1.要统一开设“职业核心能力训练”课,让每一个学生都重视自己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机械制造专业的学生的素质教育开始得到重视,联系实际开设了一部分旨在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的课程。由于机械专业以技术应用能力为主要教育目标,体现在课程设置上,不可能开设全面系统的人文素质课程。根据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人文素质教育课应该进行改革,“职业核心能力训练”要纳入人文素质教育课的范围。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职业教育比任何时候更重视“能力”的培养问题。缺乏“职业核心能力”的学生,在职业选择和社会竞争中是没有丝毫竞争力的。机械专业里对此深有体会的老师们应该高呼,积极争取“职业核心能力训练”课程进课堂,尽快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成功插上腾飞的翅膀。“职业核心能力训练”课程的师资队伍要进行严格培训后方能上岗,要选择科学规范的教材。开设这一课程的教师与专业课教师要求有所不同,他(她)不光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而且还需要了解其它机械专业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具有培训与测评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而这一项正是绝大多数教师所非常缺乏的。因此,开设职业核心能力系列课程之前,一定要重视遴选一批有培养潜力的教师送出去培训。教材可采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组织专家统编的一套《国家职业核心能力培训专用教材》。另外,“职业核心能力训练”课程设置应该循序渐进,课程考核应着眼于为就业服务,最好应与劳动取不是一蹴而就的,“职业核心能力训练”高级三个阶段进行培养和训练,第一学年第二学期进行初级训练,第二学年第二学期进行中级训练,第三学年第一学期进行高级训练。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已经将“职业核心能力”纳入了职业认证的范围,劳动部将授权有关高等院校或研究机构设立“职业核心能力培训与测评”机构,并对就业者及社会有关人员包括解决问题能力在内的各种核心能力进行测评,通过考核将分别颁发初级、中级、高级证书。它们将可作为就业准入的资格直接为就业者将来在机械行业就业提供便利。因此,机械专业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训练”课程考核,完全可以和劳动部门的认证测评结合起来。这一方面,可以大大调动学生学习训练的积极性;另一方面,还可有效提高学生将来就业、择业时的竞争力。

2.重视实践环节,强化机械专业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在实习、实训中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机械学院由于其培养实用型、应用型人才的特点,实践环节在其教育教学中往往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机械专业学生许多素质和能力的取得并不仅仅来源于课堂,而更多的是来源于实践之中。因此,无论是课堂教学还是课外实习、实训,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都很重要。

首先,课堂教学可以设计一些模拟训练的教学内容或环节。教师在教学中可以设计一些模拟训练的互动内容。并以书面的形式,由老师最后进行综合点评。更重要的是在课堂上提高了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素质。

其次,课外实习实训要有针对性,要尽可能的让学生自己动手去寻找、发现或解决实际问题。机械学院要逐步走向工学结合,要与有关企事业单位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以便为学生提供稳定的实习实训基地。校企还应合作共建开放性实验室,设立创新教育实践基地,为机械学院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和场所。

机械专业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是一个较为复杂的课题,它涉及到课程教育的方方面面,在短期内也许还难以形成共识。但是,只要认清当前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认清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职业核心能力迫切需要的现实状况。我们相信,机械学院将会更加了解其重要性,将会做得更好。

基金项目:

1.2015年山东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计划自筹经费项目《“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体制下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与研究(以JIER订单班为例)》,项目编号:J15WC77。

2.济南职业学院教学改革项目,项目编号:JG2016Q07。

猜你喜欢

机械核心职业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调试机械臂
按摩机械臂
核心价值观 要害在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