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拓展小学生的数学思维空间

2018-03-26马秀芬

中国校外教育(中旬) 2017年13期
关键词:教师应思维能力小学生

马秀芬

【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重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引导学生理解各种数学知识的同时,充分利用推理、比较、分析等思维方法。但实际教学期间,部分数学教师认为,只有优等生才可以拓展思维空间。因此,课上提问也仅限于可以快速回答老师问题的学生,限制了其余多数小学生的思维空间。基于此,小学数学教师应设置长远的教学目标,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针对性采取教学措施,从而拓展全部学生的数学思维空间。

【关键词】小学生 数学 思维空间 思维能力 思维是潜在的意识和行为实践中应运而生并不断发展,并逐步成熟,反过来思维能力可以激活潜在的意识。学校教育是人生的奠基工程,作为未来社会的摇篮,创造核心生产力,我们的重点应在发展意识和长远目标,坚持以战略和战术,力争完全集成的教学和发展,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基础铺垫。

一、培养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重要性

先天因素、家庭环境以及外界环境属于小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来源,其中,先天因素属于内部有条件,指的是学生天生便对数学敏感,并具备一定的反应与迁移能力。在小学与初中阶段,先天数学思维能力较强的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时不会感到吃力,但受后天因素的影响,部分学生的思维能力有所下降,甚至低于标准水平。而这主要是因为在小学阶段,部分教师并未重视深层次的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甚至认为多做习题便是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对于小学生而言,其各项能力均处于启蒙发展阶段,此时数学教师如果仅采用机械式的教学方法,没有循序渐进的进行引导式教学,则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期间便很容易出现知识点混淆,甚至思维混乱问题。由此看出,教师只有做好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工作,不断拓展他们的思维空间,才可以使學生针对性、条理性的学习数学知识,并提升自身的数学应用能力。

二、小学生思维空间拓展的方法

1.掌握基础知识,抓住知识衔接点

为了进一步拓展小学生的数学思维空间,教师应注意做好新旧知识的衔接工作,对于小学生而言,旧知识属于思维起点,也是帮助学生掌握新知识的基础。教师只有抓住新旧知识的衔接点,充分利用自身掌握的学习经验,才可以更好的拓展思维空间。比如在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课中,教师应根据教材内容,将以往学习长方形的数学基础转化至平行四边形的学习中,建立转化思想。教学期间,教师应设置提问环节,比如要求学生猜想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什么?受长方形知识影响,部分学生认为其面积也是底边乘以邻边。之后,教师在利用数格子的方法进行验证,期间学生提出质疑,不足一格的应该怎样算,以往教师会直接回答不足一格的按照半格算,但为了拓展学生的思维,教师应要求学生自主发挥想象。在讨论后学生认为不足一格的可以通过移动拼接凑成一格。这样学生便开始接受转化拼接的思维模式,此时教师可以据此将此思维运用至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中,要求学生观察长方形与平行四边形的关系,讨论后学生便会发现,长方形也是平行四边形通过拼接转化而来,由此,平行四边形面积等于与之等底等高的长方形面积。这样教师便利用数格子衔接点,充分给予学生思维空间,搭建了数学思维桥梁,学生也在自主讨论与探究中成功提升了思维能力。

2.以操作情境为平台,培养小学生直觉思维能力

受年龄因素的影响,小学生正处于由直接思维向间接思维过渡的时期,此时其最基本的思维层次便是直觉思维。为此,小学数学教师应遵循学生的发展规律,利用直觉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发展其直接行动思维。比如在学习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角的初步认识》一课时,教师应引导学生观察红领巾、桌角以及圆规等实物,抽象的介绍角的知识。之后将圆规的两个腿重合,在一条腿不动的情况下拉开另一条腿,使学生观察角的形成,指出一条射线绕其端点旋转可以得到不同的角,期间也可以让小学生自己操作,以加深理解。在学习三年级下册《面积和面积单位》时,由于学生很容易混淆面积与周长的概念,因此教师应创设情境,确保学生了解周长与面积的区别之处。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摸一摸桌面、教材书面等,提问学生何为面,由表象层次认识面积分为平面、曲面等多种复杂面。同时,要求学生比较黑板面与桌子面的大小,指出面积的相关因素,帮助学生分清面积与周长的概念。

3.以科技情境为平台,培养小学生形象思维能力

在数学思维拓展过程中,由直觉思维至形象思维的转化具备十分重要的作用,但也属于教学难点内容。此阶段中小学生需要接受外界大量的非直观信息,因此需要更好的借助外界事物的力量。据此,小学数学教师应充分利用多媒体等科技教育方法,利用图文并茂、形象生动的教案培养小学生数学思维的能动性、扩散性以及求异性。同时,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巧妙的使用多媒体技术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迪思维,提升实践教学效果。如在数学六年级上册“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目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将教材中关于知识的文字表述以及抽象的数量关系转化为线段图,且教案中还应搭配创意性的活动情境,利用变色、移动等方法划出重点的学习内筒,帮助学生寻找问题与条件,使学生理解单位“1”与几分之几变量之间的转换关系,从而将抽象复杂的数学知识转化为形象的图片,拓展小学生的数学思维空间,提升其解题效率。

4.以问题情境为平台,培养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在小学数学学习过程中,逻辑思维能力占据重要地位,对此,教师应通过规范引导、适时指导以及激励促进等方法,不断对小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从而培养其逻辑思维能力。学习的根本在于质疑与思考,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针对教材内容设置良好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问难情趣,从而不断启发、牵引学生的思维空间,提升其思维联想能力。比如在五年级下册的“异分母分数减法”一课的学习中,教师应先引导学生复习同分母分数减法中“分母不变,分子相减”的原则,之后要求学生计算二分之一减去三分之一,学生按照以往同分母学习经验根本无法有效解答异分母减法问题,此时便出现了质疑与矛盾,设置了问题情境。又如,在六年级上册《圆的周长》一课的学习中,教师可以引入多媒体课件,为学生演示“群猴赛车比赛”,一群猴子骑着长方形、三角形、椭圆形以及圆形的轮型自行车进行比赛,结果只有骑着圆形车轮的猴子可以平稳行驶,且获得了冠军。此时,教师便向大家提问,为什么大家见到的自行车车轮要设计为圆形呢?这种问题会使学生进行深入联想,为学生创造了综合分析比较以及抽象概括的思维情境,使学生可以在逻辑思考中强化解题思维。数学教学的重点便是问题,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设置趣味性、思考性以及启发性综合一体的问题情境,帮助学生拓展逻辑思维空间。

三、结束语

在培养小学生数学思维空间的过程中,教师应占据引导地位,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为学生留出足够的思考时间,使其可以在自主学习过程中不断感悟,从而拓宽自身的数学思维空间,提升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王琳.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逆向思维的有效策略[J].学周刊,2015,(09).

[2]李秀娣.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05).

[3]税忠.试论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J].中国校外教育,2016,(11).

[4]徐进.重视数学语言培养,提升数学思维能力——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说”的训练[J].华夏教师,2016,(11).

猜你喜欢

教师应思维能力小学生
培养思维能力
培养思维能力
小学低年级教师应处理好的几种关系
教师应上好语文综合性学习课
教师应首先在道德上成为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