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养老照护能力在第二课堂中培养方式探究

2018-03-26韩杰坤王燕

中国校外教育(中旬) 2017年13期
关键词:第二课堂养老教学法

韩杰坤 王燕

【摘要】探究养老照护能力的培养方式,分析“分解式”教学法的教学特点,构建“分解式教学法”教学模式、考核评价模式。经实践教学证明,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对其他相关专业课程的实践教学模式改革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分解式教学法 第二课堂 养老照护能力 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学生需具备的核心能力之一是掌握养老照护能力及进行初级养老护理员培训,如何在较短的时间内使学生掌握大量的服务技能,达到用人单位的需求,我们依托第二课堂不受时间、地点限制的要求,以掌握某一项操作所对应的能力为考核点,在校企合作单位的养老照护一线岗位对学生实施“分解式”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选取本院2016级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三年制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评审制选取学生进入第二课堂,一周进行一次,共举行10周。

1.2研究方法

以《养老护理员培训教程》中的105项技能操作项目为内容,按生活照料、基础护理、康复护理、心理护理、培训与指导由易到难先进行操作项目的分解;按照操作项目进行操作流程的分解;再按照操作流程进行操作过程的分解;按照操作过程进行操作细节的分解。以生活照料中的饮食照料为例,操作项目由易到难分解为:为老年人摆放进食体位—协助老年人进食—为带鼻饲管老年人的进食照料—识别老年人进食困难的原因;为老年人摆放进食体位的操作流程分解为工作准备—沟通—摆放体位—准备进餐;为老年人摆放进食体位的工作准备分解为环境准备—工作人员准备—老年人准备—物品准备;为老年人摆放进食体位的环境准备分解为温度、湿度、空间及无异味并配以图片、交流语言和所需物品。以此类推,将105项操作项目逐项落实到学生,学生按照操作项目—操作流程—操作过程—操作细节四步分解法逐级分解,依托校企合作单位的实际环境开设第二课堂,完善并验证操作细节。随机抽取2015级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实施常规教学的第二课堂操作考核成绩进行比较。

1.3统计学及评价方法

1.3.1采用标准化考核方式对操作项目进行客观考核。实施统一命题、统一评判标准对学生采用双盲考核,只记录考号与成绩,统计良好、优秀率。

1.3.2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学生的操作能力进行主观评价。统一命题进行现场实际操作考核,考核后由老人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评价。

测试结果满分为100分,85分及以上为良好,90分及以上为优秀。

1.3.3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与探讨

2.1标准化考核成绩显示:接受“分解式”教学法操作项目考核优秀率为92.83%;实施常规教学操作项目考核成绩优秀率为76.53%。统计结果显示P<0.05,说明接受“分解式”教学法学生所掌握的操作能力优于实施常规教学的操作能力。

2.2进行主观评价的问卷调查显示:接受“分解式”教学法对老人实施操作后老人的满意度为98.83%;说明“分解式”教学细节考虑周到,得到老人的认可。

3探讨

3.1结论我院创新探索第二课堂辅助养老照护能力培养模式,旨在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优化及提高。实践证明经过第二课堂活动的训练培养,学生个性特长得到发展,知识面得到拓宽,动手能力、为老人服务的思想觉悟也提高很大,与第一课堂教学互为补充,相得益彰。第二课堂受大纲、教材、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较少,学—做—教形式生动活泼,内容丰富多彩,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真正主体,为学生提供了学习与知识扩展的理想环境,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造能力。所有活动均在老师指导下,由学生自行设计、操作和评价,学生的动手与动脑、实践与探索、学习与创造等综合能力得到很大提高。

教学方法的创新,主要是要摒弃抑制学生学习兴趣、创造性思维的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养老照护能力的培养对实践能力要求很高,单纯的课堂教学较难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依托第二课堂开展辅助教学和技能培养,使学生更多接触临床实践,弥补了常规教学实践不足,能真正亲身接触一线典型病例,可以带着问题学习和操作,密切了课堂教学与临床实践的联系,可更好地了解并认识老年护理服务和管理,充分激发了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了熟练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及团队精神,实现了固定、单一教学向互动、多种教学模式的转变,学生能从中深入了解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工作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为学生理性规划职业发展奠定基础,受到广大学生的欢迎和喜爱。

3.2存在不足通过各方关心和努力,我校第二课堂活动创新开展富有成效,但存在不足,一是有的学生学习和参与积极性不高,工作有热情但经验不足。二是第二课堂教学需要占用学生部分课余时间,开展时间相对不足;三是部分学习者有混学分和被动参加的想法,对未来工作和人生规划存在疑虑。

3.3建议与展望

3.3.1建议一是营造良好的活动氛围,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为确定第二课堂活动的正常有序开展,必须注重营造活动氛围,突出自主性、实践性、综合性,啟迪学生的潜在智慧和思维能力,并培养其审美能力、艺术兴趣、高尚情操。二是建章立制,强化管理、提高活动质量。为保证第二课堂顺利开展,内容制订要有针对性,把普及与提高带入第二课堂。各小组人员从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起,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完善自我,避免产生自卑心理。

3.3.2展望未来,我国老年护理服务面临空前的机遇和挑战,一是人口老龄化将为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的发展创造更良好的市场环境,也必将促进这一行业的发展和规范;二是加强老年服务与管理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满足老年人护理保健服务需要和社会迫切需要,显得刻不容缓,亟待解决;三是面对形式多样的养老机构和迫切需求,养老照护能力将更加需要标准化、规范化。

参考文献:

[1]曹祝萍,王艳,李萍,左彭湘,马璐.养老机构社会实践对本科生健康评估能力影响的质性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6,(01):188-190.

[2]孟德昕,马玲娜,仰曙芬.基于第二课堂的护理医学生职业素养培养模式、作用机制与认知评价研究[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4,27:224-226.

[3]李真真.护理专业学生参与第二课堂活动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5,(05):6-9.

[4]鲍红霞.优秀课堂建设现状与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杂志,2014,(07):5.

[5]张俊浦.四川文理学院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J].教学研究,2015,(05):26-27.

[6]李中嘉,聂伟,赵丽.医学基础课程第二课堂教学效果的比较[J].基础医学与临床,2015,(35):1722-1725.

本论文是潍坊市社会科学规划重点研究课题(潍社科学术委发【2017】2号—34)中期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第二课堂养老教学法
高校“人工智能”第二课堂建设探讨
第二课堂
养生不是养老
晋江“四点钟学校” 孩子们的第二课堂
以房养老为何会“水土不服”?
养老之要在于“安”
开放引导式阅读教学法描述
“假弱”教学法你用了吗?
西子湖畔的“第二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