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情境再造:探究小学古诗教学的审美策略

2018-03-26王丽霞

中国校外教育(中旬) 2017年13期

王丽霞

【摘要】古诗是我国的文化瑰宝。古诗是小学生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在其中占据重要位置。从情景再造的角度对小学古诗教学的审美策略进行分析,这对古诗教学的顺利进行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小学古诗教学 情景再造 审美策略

一、小学古诗教学策略的建构

1.小学古诗教学经验的回顾

儿童与成年人在实际接受文学作品时存在极大差异,尤其在接受方式上表现明显。古代作品的语言运用、情意表达及感受都有着不同的方式。在实际对小学生进行教导时不能对教育成人的方式进行使用,这会导致小学生在古诗学习中陷入误区。这也要求教师在实际开展教育教学活動时必须实现与实际情况的有机结合,不能对现有的教学模式进行盲目照搬。

2.小学古诗教学的目的

对小学生的语感进行强调,并促使其对意象的感情之美进行感受就是小学古诗教学的实质与目标。相对于文学常识来说,对小学生的审美意识进行培养具有更加重要的作用。体制、格律以及作家文学生平是古诗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实际针对小学生进行古诗教学时并不是主要针对上述内容进行。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时必须实现对上述因素的充分考虑。

3.古诗作为学习资源的特质

语言精练、含蓄,节奏鲜明是古诗的显著优势与特征,古典的美学可以通古诗得到直观体现,因此我们说古诗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文化知识、历史事实以及社会风尚都是古诗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代文化主要是通过古诗进行承载,从文化传承角度来说古诗是一种学习资料,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我们可将审美、文化以及语言作为特质对古诗进行代表。需要注意的是上述内容之间并不存在任何并列关系。文学作为主要特质存在于审美中,审美特性对文学的意识形态来说是基础与前提。文学需要在结合文化与语言的基础上对审美特性进行凸显。

二、情境再造:古诗教学的审美策略研究

对情景进行再现与创造就是指情景再造,读者对作品的理解与审美观点都可通过情景再造进行直观体现。从古诗的教学目的来说将审美作为古诗教学的前提是一种必然趋势。古诗的特质以及儿童对古诗的接受方式也对古诗教学有直接影响。下面我们对其进行仔细分析。

1.含义:通过形象思维感知事物的过程

“情境”与“情景”之间存在一定的共同点,但也存在较大的差异性。情与景都作为不可缺少的元素存在于古诗中,其中景不仅指自然景物,客观存在的物质以及自然现象都在上述范围涵盖之内,社会现象也有所涉及。情也不单单指感情,还有一切主观世界的存在。可以说古人的思想、价格以及价值观都可以通过古诗进行反映。

2.理念:把欣赏文学艺术的权力交还儿童

读者的独立性与个别性是情景再造主要强调的内容,从文学接受特点来说具有极高的匹配性。古诗主要表现手法为借景抒情以及以情传景。儿童读者在对具体物象进行感受时较为容易,因此也可对古诗中的情境进行构建,最终引导学生对诗人的情意进行理解与体会。帮助儿童对古诗歌进行赏析是情境再造策略的主要目的与实质,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将学习以及欣赏文学的权利交给儿童。

3.取向:重视儿童作为古诗读者的反应

文学审美重视读者的个性,与读者作为独立个体的阅读反应有密切关系。其中包括三个层次:(1)重视读者的解读,对作品意义的理解;(2)重视读者的反应,对作品的感受;(3)重视读者的再创造,对作品意义的转化与加工。对于学生创造的第二文本,教师须持有开放的态度,要允许学生创造的第二文本与作家的“原意”有别,要尊重学生创造的第二文本与教师本人理解的不同,并能欣赏学生之间创造的第二文本的差别。上述的教学取向,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希望学生阅读的是属于他们自己的古诗,而非成人心目中已有了固定诠释的古代作品。重视儿童作为读者的反应,在本质上是强调了文学教学须为文学创造读者。

4.方式:情境再造的能力发展

情境再造的具体运用,可以包含几个方式:感受形象、情境再现与情境创造。在情境再造过程中学生须运用观察、感受、联想、想象和创造的能力。

(1)观察与感受。感受形象是读者对诗中的“景”的感受和体会。要感受形象,就得从文本出发,抛开作品的政治背景、诗人的生平思想,避免以偏概全地分析个别诗句或文词的写法,或把修辞手法的运用孤立地讲解(如对偶、押韵)。

(2)联想与想象。文学的审美始于感知,但审美层次的深化与提升,依赖于阅读过程中联想力与想象力的发挥。联想是由当前所感知的事物回忆有关的其他事物,想象则是储存在脑海中事物表象的再造与创造;联想是想象的起点,想象则是联想的延伸。两者交互运用,可以扩大和丰富作品的内涵,填补作品的空白。读者的联想可以是由实物引起的联想,也可以是由感情引起的联想。

参考文献:

[1]韩例芬.浅谈小学语文古诗教学情境创设的策略[J].基础教育研究,2012,(05) :61.

[2]李莲容.小学语文古诗教学情境创设的策略[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201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