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生物学核心素养的SSI教学思考

2018-03-26王雪晴李明霞

中国校外教育(中旬) 2017年13期
关键词:议题生物学核心

王雪晴 李明霞

【摘要】由“核心素养”引领的课程改革呼之欲出。为促进“核心素养”落地,一线教师要确保各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SSI教学是能够促进学生生物学核心素养形成的良好的教学方式,主要介绍了一种SSI教学的教学模式和SSI教学对生物学核心素养的作用。

【关键词】生物学核心素养 SSI教学 思考 为了深化课程改革、落实党的十八大提出的“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由“核心素养”引领的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呼之欲出。关于“核心素养”的讨论与研究已然成为中国教育界的一阵热潮。在这场课程改革中,一线教师能否在实际教学中使核心素养真正落地,是此次课程改革能否成功的关键所在。学科核心素养不但是“核心素养”的局部和特性,更是连接“核心素养”和教学实践的桥梁。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对各学科教师在教学策略、课程资源的开发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核心素养”的大背景下,基于生物学核心素养重新思考社会性科学议题(Socioscientific Issues,简称“SSI”)教学,能为生物学科的一线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落实生物学核心素养提供更多的思路。

一、生物学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主要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生物学核心素养则是指学生在生物课程的学习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在解决真实情景中的实际问题所表现出来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生物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生命观念、理性思维、科学探究和社会责任四方面的内容。

二、SSI教学

SSI是指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在给人们生活带来方便,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与社会伦理、道德观念和生态保护紧密相关的社会性问题,如试管婴儿、人兽混合胚胎、转基因食品、核电站等高新技术及其产品给人们的伦理观念和生态环境带来的冲突和威胁。由于社会上不同群体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价值观念和不同的立场,各群体在面对这些利弊共存的飞速发展的科学技术时,也会有不同的态度和观点,从而产生了社会性的争议。

SSI具有以下特征:议题牵涉层面广泛,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议题属于开放式结构不佳的问题,无法通过逻辑推理得出唯一正确答案;议题本身跨越多个学科领域,如政治、历史、经济、生态环境等;议题解决方案因社会群体不同而不同,提出议题解决方案时会暴露个体价值判断等。

将SSI作为素材引入课堂进行的教学就称为SSI教学。SSI教学是通过对现实社会议题的探索来开展的教学活动,在活动中,学生身处两难的现实情境来理解科学本质、应用知识解决现实问题并形成正确的生命观和价值观。

以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为例,很多教学内容可以引入SSI来进行SSI教学。如在必修一第六章第四节《细胞的癌变》引入“放疗和化疗的利与弊”,在必修二第六章第二节《基因工程及其应用》引入“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在必修三第六章第二节《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引入“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等。

三、SSI教学的教学模式

在进行SSI教学时,首先要为学生提供SSI的背景信息,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让学生明确议题的焦点和情境;然后在学生已有学科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各种方式探究并明确个人对该SSI的观点和态度;最后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态度。整个教学过程关键在于学生理清自己的观点和态度的过程,学生可以通过查阅资料、进行社会调查等方式来获取有用信息,还可以通过小组讨论、辩论、角色扮演或专题报告等方式来理清自己的态度和立场。

经过以上对SSI教学的教学模式的分析,我首先想到了“5E”教学模式,该模式以建构主义思想为理念,注重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一致性,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活动的中心,教师是指导者和帮助者。本文将“5E”教学模式与SSI教学相结合提出以下SSI教学的教学模式。

(一)吸引阶段

教师通过播放与议题相关的视频、展示相关图片或阅读新闻等方式引入SSI。然后提出与议题有关的问题和假设,如“事情背后的真相是什么?”“你对这个问题的看法是什么?”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融入议题情境。

(二)探究阶段

学生明确了议题的焦点后,在原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之上进行资料搜集、观察提问和方案实施等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之间的合作,并给予间接的指导,在学生需要时给学生指明正确的方向。

学生搜集资料之后要整理资料,小组讨论学习,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予以指导。最后,学生明确自己对议题的观点和态度。

(三)解释阶段

学生对自己的观点、态度和想法进行展示,同时展示支持自己观点的证据。可以采取专题报告、辩论赛等方式来进行。

(四)迁移和评价阶段

经过解释阶段之后,教师要引导学生进一步发展自己在SSI教学过程中掌握的信息和科学概念、探究方法和技能。而且,教师要对学生的整个探究过程,包括方法上和观念上等方面进行评价。

四、SSI教学对生物学核心素养的作用

目前,已有多位学者对SSI教学的教育价值进行研究和探讨,主要体现在解决学生运用科学知识、理解科学本质、形成正确的科学观、培养参与社会决策能力以及伦理道德发展的有效途径。下面笔者将主要论述SSI教学对生物学核心素养的作用。

(一)SSI教学与生命观念

“生命观念”是指观察到的生命现象及相互关系或特性进行解释后的抽象,是人们经过实证后的观点,是能够理解或解释生物学相关事件和现象的意识、观念和思想方法。“生命观念”的形成能够促进学生具备科学的生命观、自然观和世界观,能够帮助学生思考和解決生物学相关的实际问题。

掌握生物学的重要概念、理解科学本质是学生形成“生命观念”的前提和重要基础,具备科学的生命观、自然观和价值观是学生形成“生命观念”的最终归宿。在SSI教学中,学生需要对议题相关知识和概念进行深度学习,超越以往对于知识表面的了解,才能明确自己对这一议题的观点和态度。在明确了自己的观点之后,又会与其他同学或教师发生思维上的碰撞,整个过程既能够促进学生对生物学重要概念和科学本质的理解,又能够促进学生正确的生命观、自然观和价值观的养成。从而促进学生“生命观念”的形成。

(二)SSI教学与理性思维

“理性思维”是指建立在证据和逻辑推理的基础上并对事物或问题进行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与概括的思维方式,并运用理性思维探讨说明现象与规律,审视论证有关生物学科出现的各种现象与问题。

“理性思维”的核心是以事实和证据为前提,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去思考和判断现实问题。“理性思维”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并对学生终生学习和生活具有深远影响。在SSI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在面对现实的疑难情景时,通过查阅资料、实地调查等方式掌握议题相关知识和证据,然后通过演绎推理、模型建构和批判思维等方式明确自己对议题的观点和态度。整个SSI教学的过程就是促进学生形成“理性思维”,并养成以“理性思维”来处事的过程。

(三)SSI教学与科学探究

“科学探究”是能够发现现实世界中的生物学问题,针对特定的生物学现象,进行观察提问、假设、实验设计、方案实施以及交流与讨论等多方面的能力。生物学作为自然科学中的一门基础学科,它不仅是一个结论丰富的知识体系,更包含了人类认识自然现象和规律的思维方式和探究过程。经过生物学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该掌握并内化探究现实生物学问题的方法和能力。

在SSI教学中,学生们为了真正明确自己对议题的观点和态度,不得不进入到一个科学探究的过程中。虽然,在SSI教学中并不以生物学实验为载体,但对议题进行深入了解和得出自己觀点的过程也要经历发现问题、进行实证和得出结论等的过程,与科学探究的过程在理念和实施方面上是相似的。因此,SSI教学能够促进学生“科学探究”的形成。

(四)SSI教学与社会责任

“社会责任”是基于生物学的认识,参与个人与社会事务的讨论,做出理性解释和判断,尝试解决生产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的担当和能力;根据生命现象与现实问题,参与讨论、理性解释,辨别科学与伪科学,主动宣传生命意识、环保意识和健康意识。

“社会责任”是对学生已形成的“生命观念”“理性思维”和“科学探究”的整体升华。SSI教学对“社会责任”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对“生命观念”“理性思维”和“科学探究”三方面的促进。只有当学生形成了正确的“生命观念”,具备了“理性思维”和“科学探究”的能力时,才能够更好的参与个人与社会事务的讨论,才能够更好地承担自己的“社会责任”。另外,学生在SSI教学的过程中,能够体会到应用所学知识来解决现实问题的成就感,这也使得学生更乐于主动承担“社会责任”。

五、总结

从已有的经验和研究不难看出,SSI教学对生物学核心素养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生物学科的一线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该克服SSI教学实施过程中会面临的教学时间受限,教师教学水平受限,教学效果不能及时显现出来等困难。积极的开展SSI教学,以保证“核心素养”引领的新一轮课程改革成功进行。

参考文献:

[1]刘欣颜,麦纪青,刘恩山.运用5E教学模式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聚焦生物学核心素养的教学取向[J].教育导刊,2017,(06) :48-53.

[2]朱玉成.社会性科学议题(SSI)之议题中心教学模式初探[J].教育科学,2013,(06) :21-25.

[3]肖安庆,颜培辉.高中生物核心素养的内涵与培养策略[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7,(06) :60-62.

[4]季薛庆,季庆燕.社会性科学议题情境中科学本质教学——以转基因作物为例[J].全球教育展望,2013,(02) :124-128.

[5]许翔杰,陈李娜.高中生的社会性科学议题解决能力及其与科学本质观的关系[J].教育学报,2016,(04) :29-38.

[6]陈英水,陈欣.基于核心素养的生物个性化教学思考[J].教育科学论坛,2017,(01) :24-26.

[7]李义义.中美澳科学教材中的SSI文本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13.

[8]任梦然.SSI教育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渗透[D].河北师范大学,2012.

猜你喜欢

议题生物学核心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谷稗的生物学特性和栽培技术
初中生物学纠错本的建立与使用
科学议题欢迎君子之争
初中生物学纠错本的建立与使用
PEDF抗肿瘤的生物学作用
API China & PHARMPACK & SINOPHEX关注制药企业环保议题
例谈群文阅读教学的议题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