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应用型大学的校长角色转变

2018-03-26周琳

中国校外教育(中旬) 2017年13期
关键词:大学校长校长应用型

周琳

【摘要】近年来,国家提出了高校转型的发展战略,鼓励600多所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本科高校转型,举办本科层次的高等职业教育。转型后的大学从人才培养目标、专业设置、师资需求、社会服务等方面都会发生很大的变化,这对应用型大学校长提出了新的要求,校长应该持什么立场发展应用型大学?大学校长的立场是指大学校长在观察事物、认识事物、处理问题、协调关系、进行决策时基于其所处地位而秉承的态度与价值倾向。大学校长在行使权力、处理校务、配置资源时应秉持公正的立场,从大学基本职能的履行与大学根木任务的实现出发来进行决策。立场不同,即角色定位就会不同,对学校的发展也有着不同的影响。应用型大学究竟需要什么类型的校长,值得反思与探讨。

【关键词】应用型大学 大学校长 立场 角色 教育部高校转型改革方向已明确,国家普通高等院校1200所学校中,将有600多所转向职业教育。本次高校改革调整的重点是1999年大学扩招后“专升本”的600多所地方本科院校,将率先转作职业教育。这就对这些新转型院校的校长提出了新的要求。对于应用型大学,校长应该扮演着何种角色?学校转型,首先作为学校的领路人、带头人的校长是不是应该率先转变角色呢?

校长是大学发展的领路人。阿什比指出,大学兴旺与否取决于其内部由谁控制。当然,大学校长的角色、地位与作用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高等教育的进步而不断变化的,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深入发展,以及大学功能的不断转变,大学校长的角色也要随之转变。因此,高校转型改革能否成功,是否彻底,首先取决于校长角色是否成功转型。

一、“学科型”大学校长

在我国,人们都希望大学校长是洞察力强、学识渊博、气魄大、中流砥柱式的思想家、教育家,不仅是一所大学行政、学术与形象的代表,更是大学理念与精神的执行者和守护人,然而这样完美的大学校长少之又少。

现实中,高校中的大学校长以“学科型”校长居多。校长主要从自身学科专业发展、研究方向与团队建设出发进行管理决策与资源配置。“学科型”人才是否适合应用型大学校长一职呢?显然,学科型校长可以带动教师、学生在学科领域中大展拳脚,建立特色专业、精品课程,从而提升大学品牌,成为一流大学。由于校长本身也在做科研教学活动,比较了解一线的实际情况,有利于学校特长专业或精品课程以及教师科研活动的顺利发展。但是,对于应用型大学来说,更注重专业的实用性,甚至市场性,深入的学科学术研究不适合应用型大学来做。那么,这类大学校长的弱势就突出出来,由于只是某个方而的专家,看问题难免受到学科专业局限性的影响,产生具有明显排他性的“学科型”治校方略和行为。这势必会影响到学校教育资源的合理分配和公平配置,从而限制和阻碍学校的全而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学校型”校长

与“学科型”相应,那些着眼于学校整体利益和全面发展、善于统筹兼顾的校长则可称之为“学校型”校长。在《校长角色与校长发展》一书中,认为学校是专业组织,其专业性决定了校长不是政府官员,而是学校的管理者和经营者,我国的校长需要从行政职务向专门职业的全而转化,即由原来的把当校长作为“官”来当,转变为把校长作为专门的职业来做。

三、“全职型”校长

作为新时期新阶段的转型大学校长来说,其主要职责就是负责学校的战略管理和发展规划,吸引优秀师资和生源,提供足够的资源,创造良好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环境。履行这样的职责,与校长有无突出的学术能力并没有天然的关系,倒与其是否懂教育、是否有突出的教育管理能力和社会活动能力息息相关。在国外,就算是科研人员,一旦当上校长,也不再做科研了,偶有坚持学术研究者也是业余为之。因为大学校长只有退出学术圈,才能避免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的关系失衡。美国、德国、英国等西方国家的许多大学校长担任行政职务后,就不再从事学术研究。应用型大学更需要的不是学者兼职的“双栖”而是一位全心全意管理学校的“专职”校长。

四、应用型大学校长

那么,对于一位应用型大学校长如何做好一个全职的“校长”呢?扮演着何种角色呢?新型大学校长应该符合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基本特征。应用型大学在欧洲已经有着一定的发展历史和较为成熟的经验,但目前在我国还是一种新的办学类型,发展尚不够成熟。应用型大学是高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综合性大学、研究型大学以及高职类院校相比,具有等值要素,只是人才培养目标不同,并不存在优劣之分。从现有的实践来看,应用型大学的学生培养目标均突出应用和实践的要求,在理论上要求具备良好理论知识和文化基础,在实际操作上要求能解决一定职业领域的实践问题,专业设置上具有显著的应用型特色和职业导向。他们应该扮演着政治家、行政管理者、教育家、社会活动家、发明家等角色。

应用型大学校长是政治家是指校長要有敏锐的政治眼光,了解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提出的要求,能够在政治的高度,用广阔的视野,精心规划和管理学校。大学校长不一定是专门的政治家,但能够把握大学的发展方向,提出适应大学长远发展的办学思想与理念,推进大学的各项建设、改革与发展。

应用型大学校长是行政管理的智者是指大学校长要有管理能力,能用现代管理模式有效地管理大学。大学校长不一定是管理学科的专家,但应深谙教育管理之道,善于行政管理,精于用人之道,具有解决和处理各类矛盾的能力。

应用型大学校长是教育家是指校长要了解高等教育规律,熟悉高等教育法规,能把握大学在高等教育规律中创新发展。大学校长不一定是教育学的专家,但应掌握高等教育规律,让大学在高等教育法规的约束下适应市场经济健康发展,形成教育产业良性循环,走向市场,服务市场,产生可观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应用型大学校长是社会活动家是指校长在社会上要有对外交往能力,广泛地与政府官员密切联系,与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善于利用公共关系,争取政府资金和社会物质资源,为大学发展筹资。筹资者是当今大学校长多重角色中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同时能够广泛联系社会各行各业,为学生的实习、就业开拓渠道。

应用型大学校长是发明家是指校长要有专业,是一位能够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转化为生产力的高手、发明家。这位大学校长应是受人高度尊重的,可以运用学术上的知名度和丰富的学识来管理学校,在教学和科研管理部门里所拥有的优越性和相对的权威性使其在管理工作中游刃有余。大学不同于企业、军队,大学文化讲究民主、学术自由与争鸣。在大学里,教师占据着中心地位,只有受教师尊重的、具有足够威望的时间先锋者才能采取积极的措施,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为他们提供广泛的学术引导,与教师通力合作,使学校的教学、科研工作纳入良性发展的轨道。

中国的应用型大学刚刚起步,这对大学校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和竞争的加剧,如何突破种种发展瓶颈,不断实现机制和体制的创新,时时考验着校长们的能力和毅力。特别是中国的应用型大学正从基础设施建设、课程改革、师资水平、教学评估等方面进行努力,大学校长面临更大的责任和压力。作为大学校长具有一种不断实现自我超越的挑战性,能够把压力转化为动力,就是一门谱写美妙乐章的艺术!

项目来源:吉林省教育厅“十三五”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新时代医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的研究,编号:JJKH20170426SK。

猜你喜欢

大学校长校长应用型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Study in Lithuania : Not a minority language country , a variety of languages can be switched at any time
论校长的修养
怎样才能当好大学校长
一个大学校长的自白
大学校长谈高校科研与教学的关系
好校长是怎么炼就的?
校长给力“九个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