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县级环境监测站的现状与对策

2018-03-26

山西建筑 2018年24期
关键词:监测站环境监测环境保护

周 媛

(山西省太原市古交市环境监测站,山西 古交 030200)

0 引言

环境监测是开展环境管理工作、实现环境保护的有力性基础举措,是精细化环境管理工作实现规范化、高效性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为环境精细化管理提供最基础的数据支持。环境监测工作在县域经济、社会建设中所起的作用已越来越重要,成为环境保护事业跨越式发展的前提和保证。在我国,县级环境监测是整个环境监测体系的第四级,也是最基层的一环,承担着监测环境质量、应急监测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以及监督性监测污染源等艰巨任务,将所得结果用于调查、评价环境状况等管理活动的指导上,能提供以关键性的环境监测数据支持。随着社会的发展,县级环境监测这个最基础的监测部门也越来越重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环境保护工作已社会化,人们开始关心自己的生存空间和环境质量,随之,环境监测推到了空前的高度,加之各级政府及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环境监测事业的高度重视,不断加大投入,连续、快速、高效成为环境监测发展的目标。县级环境监测站要面向所在辖区内的水、气、固、噪声监测和环境影响评价、建设项目的竣工验收、突发性污染事故监测等,工作任务庞杂,内容多,牵涉面大,为了保证环境监测工作及时性、有效性、准确性,适应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出现新的环境问题的需要,对环境监测工作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建立和完善基层县级环境监测站是必然的、艰巨的。

1 县级环境监测存在的问题

1.1 监测体制未理顺、地位不明确、发展不平衡

目前,一方面,很多县级监测管理和监测技术未分离,环境监测管理没有得到进一步的加强;另一方面,环保系统内部关系还未理顺,环境监测站没有自主权,受到外界影响大,严重影响环境监测报告公正性、科学性、权威性。

基层环境监测站未被明确列入到法规当中,同时也并没有明确的政策与制度制定,这样一来,当基层监测站于实际实施当中,就会缺乏严谨的法规依据,上级管理部门未能对环境监测的重要作用和所处地位树立正确的认识,重监察而轻监测、重监察而轻数据的问题屡见不鲜,这也给监测站整体能力以及综合实力的发挥带来极大阻碍,导致环境监测工作质量得不到保证,降低工作效能。

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也使得地方政府和环保对县级监测站工作认知度不同,导致我国县级监测站发展极不平衡。

1.2 日常监测任务繁重

县级环境监测站每个月例行都要做地表水、引用水源水质的监测工作,同时更是肩负着国控、省控和市控的重点污染源监督性监测职责,除此之外还有必要的噪声监测;现在又新增的专项监测任务有囊括废水、土壤、地下水、地表水以及环境空气等重金属企业的监督性监测工作;还有乡镇环境质量监测(包括水、气、声)。总结上述内容来看,基层监测站所承担的针对性企事业监测任务不仅具有数量多、规模小的特点,而且地点分散,这些都潜在的加大了基层监测站日常工作量。

1.3 监测质量得不到充分保障

主要由于监测任务繁重造成的,从现状分析,保证了量就很难保证质,再加上某些企业还有弄虚作假的违法行为,导致监测工作无法获得可靠、精准且真实的监测数据。就以废水中COD的这个指标来看,这两年不管是在什么行业中,所监测出来的COD数据值都很低,甚至于有些要比地表水还干净。

1.4 监测能力滞后

近年来,基层县级环境监测站的日常工作增加,以前所配备的仪器设备不整齐的问题日渐凸显,而且大部分仪器设备都已出现老化问题,很多设备都正处于超期服役的状态下,更新换代的要求非常紧迫。另外有许多设备因为距离出厂时间已经太久,以至于设备损坏之后无法找到相应合适的配件,不能进行维修。很多基层县级环境监测站在进行大气、水、噪声环境质量的监测时,还是沿用以往的瞬时采样、手工监测等传统方法,致使获得的监测数据不具时空代表性与可比性;受到污染源监测反应慢、持续性差以及项目少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无法清晰分辨出污染源动态变化规律;环境预警应急监测能力差,突发性污染事故缺乏应急监测能力,出现污染事故时,难以做到及时反映现状,不能适应环境管理和决策的需要。

1.5 县级监测经费不足

基层县级环境监测站仪器装备不齐且普遍老化,多数设备超期服役,急需更新换代,维修费用及人员补贴都大幅度提高,使县级财政不堪重负。

1.6 人手缺乏、组织结构不具合理性

当前县级监测站的工作压力逐渐增大,繁重的监测任务越来越多,人手紧张的问题日益凸显,现有监测站的事业单位人员编制很少,为尽快解决人手缺乏的问题,监测站只能雇佣临时工,但往往雇佣的人员都是大学刚毕业的学生,因为他们的临时性,导致了监测队伍的不稳定性。再者,从招聘渠道方面来看,其实真正与该专业有关的大学毕业生是无法分配到这一岗位的,而就职的人不是政府自主安置的非专业人员,就是靠着关系进来的人员,多数县级站基本没有人事自主权,造成进人把关控制不严格,人才引进不给力,需用技术水平高的专业人员,但是却无法配备,直接影响到环境监测工作的顺利开展与良好发展,再加上县级站经费本就不多,因此在待遇低、工作又重的情势下,留不住人,已有专业人才也留不住,专业技术人员的流失状况十分普遍。

以上分析导致人员紧张且结构不合理,导致县级别监测任务加剧。

2 面对现状、困难采取的对策

1)改善管理现状。实行县级监测站的垂直管理模式,成为独立的法人单位。这样,有利于提供公正、准确、及时的环境监测任务、提高环境监测数据的可靠性及可信度。

2)加强人员队伍建设、改善人员结构。实行县级监测站新录用人员考试制度,让真正热爱环境监测工作、又懂业务技术的人加入到县级监测。另一方面,对现有技术人员加强业务培训,逐步提高他们的技术水平。

3)加大经费投入。一方面,增加县级财政的投入,另一方面,根据地域环境特征和污染特点,上级拨专项经费并配备相关仪器设备,以便保证下级环境监测的顺利开展,另外,上级根据国家相关规定对下级开展项目验收,以提高下级的监测水平和监测数据的准确性。

4)提高全民的环保意识。政府和环保部门、环保组织可以将环保教育开展到社区、大队中去,通过电视的宣传教育,加大对群众与他们生活、生产相关环保知识、环境法律、法规、环保技能等方面的教育,提高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构建能使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其中的环境影响评价制。营造环境保护的浓厚文化氛围,使群众受到潜在熏陶,自主强化环境意识,有目的的将环境意识提高与人们自身的利益维护密切联系起来,使人们意识到,只有做好环境保护工作,才能获得更大、更多的环境权益,由此从根本上关注环境问题,并切实行动起来。对于监测部门,环保知识的普及不仅在检查工作上,要提高企业事业的违规违纪的惩罚力度,通过从经济上的惩治举措,使企业有意识的去降低守法成本。

5)壮大监测队伍并加强培训。因为市场经济带来的影响,一些工作者的责任心变得单薄,不具备良好的敬业精神,针对于此,我们要不断壮大监测队伍的专业人员组成,并通过加强培训,为工作者提供外出学习、交流的机会,以此来提高他们的综合业务水平,使其视野有所开阔、思维得到拓展,将他人成熟、先进的经验引进来,不断提高人员的素质、修养,与时代同步前进,掌握最近的技术经验,适应日益更新的问题,并对问题及时准确分析,找到处理问题的最新的最实际的解决方法,使得环境保护更适应社会的变化。

6)积极构建信息平台。以企事业单位实际信息作为根据,构建电子档案,内容应全面包括基本情况、产品、原辅料、建厂时间、用排水情况、锅炉或工业窑数量及型号、排气筒数量、燃料、高度及监测情况,方便管理人员、审核人员对各个企业及时把握信息及更新信息,全面分析管理最新的数据。

作为在环保一线贡献多年的一名普通职工,针对基层环境监测工作现状出现的问题,若要解决以上问题,需要政府部门的全力支持,以保证监测工作的第三方公正性地位。

猜你喜欢

监测站环境监测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中水污染治理措施探讨
环境监测系统的数据分析与处理
北京市监测站布局差异分析
对辐射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站系统开展数据化运维的探讨
大气污染问题的环境监测
基于环境保护的城市污水处理
与酷暑奋战的环保英雄——宜兴市环境监测站现场采样组的一天
环境监测站计量认证现场评审的常见问题与对策
国内外环境保护的经验、做法以及给我国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