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农村小学体育教学中学生自我锻炼能力的培养

2018-03-23孙尔夫

考试周刊 2018年32期
关键词:小学体育教学措施因素

摘要:在学生的体育学习阶段,小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学生对体育感兴趣的重要时期。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自我锻炼的能力,是让学生从根本上对体育感兴趣的基本手段。对学生体育自我锻炼能力的培养,应该从小学入手,深刻分析是哪些因素制约了学生在体育中自我锻炼能力的培养,以及如何提高学生在体育中自我锻炼的能力。

关键词:小学体育教学;自我锻炼能力;因素;措施

不管是在小学、初中、高中还是大学,只有学生主动地锻炼身体,才能取得较好的成绩。然而现在大多数在农村小学体育的教学中,综合着各个因素,学生缺乏自我锻炼的能力,这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体素质。农村小学体育教师应该打破在培养学生自我锻炼能力中存在的制约因素,使用正确的培养方法,提高学生在体育中的主动性。

一、 培养学生自我锻炼能力的制约因素

培养小学生对体育的主动参与至关重要,但是在现实中存在的一些因素严重阻碍了学生主动性的发展,例如:小学生个人对体育不重视、互动性较差、教学评价方式比较单一、学生的主体地位不突出等。下面将具体的说明。

(一) 小学生对体育的重视程度不够

学生自身对体育不感兴趣是最根本的制约因素。学生个人价值观的取向直接导致了学生是否能够对主动的参与到体育中,当一个小学生在体育锻炼时遇到了困难,他的价值观将直接影响着他该如何解决问题,正确的价值观可以引导学生积极、努力找到正确的方法来解决遇到的问题,而错误的价值观可能导致学生害怕体育锻炼,甚至可能会打退堂鼓而放弃体育。同时,在日常的繁忙学习中,体育并不像语文、数学、英语那样重要,导致了学生不愿意花费时间到体育之中。

(二) 在体育中的互动性不够

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是提高学生在体育中主动性的重要手段。当前体育老师都是把学生的应试能力放在首位,以提高学生的体育技能和體育知识为首要任务,从而忽略了学生的心情、学习状态以及身体承受能力,不利于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另一方面,由于缺乏一定的互动,使得那些急于表现的男生得不到展示的机会,从而失去对体育的兴趣。

(三) 教学评价方式比较单一

如今的体育教学评价只是单纯的得出体育测试的结果和对教师的评价,这种单一的教学评价,没有考虑到每个学生的身体素质,因为每个人的身体素质有所差异,甚至有些学生通过后天的努力还是比不上先天性的优势。这样的评价方式没有关注身体素质较差的学生,并没有对通过后天的努力而体育成绩还是上不去的学生给予鼓励,导致这些有上进心的学生对体育失去兴趣,从而不愿意主动地参与到体育锻炼中。

(四) 小学生的主体地位不突出

当前的教育制度仍然侧重于老师的主体地位,以老师在课堂上为学生做示范,指导学生的肢体动作,引导学生学习好每一个动作。这种以老师为主体地位,单方面的老师活动较为频繁,使得学生属于言听计从的地位,老师缺乏与学生的交流和沟通。在体育课堂上,老师大多教给学生的是在体育考试中出现的项目,教学方式比较单一,甚至有的老师为了能够让学生在考试中取得比较好的分数以至于缩短学生的休息和自由活动时间,这种教学模式就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大大降低了学生在体育中的主动性。

二、 培养农村小学生在体育中自我锻炼能力的措施

上述已经对农村小学生在体育学习的过程中培养自我锻炼能力所存在的限制因素进行了深刻的分析,根据以上提出的限制性因素以及综合实际问题,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措施以解决在培养学生自我锻炼能力中存在的问题。具体的措施如下:

(一) 增强小学生对体育的重视程度

要想培养小学生在体育中的自我锻炼能力,就必须从小学生自身抓起,让他们认识到体育对他们以后的生活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现在体育的学习已经从小学就开始抓起了,而且在课后的业余时间,家长们也给学生报了各种的兴趣班,如舞蹈、篮球、武术等培训机构。对此不管是学生还是家长以及老师都付出了大量的精力,其最终原由,说明家长认识到体育对孩子以后发展的重要性。同时,教师在教育学生时,应该尽最大可能转变小学生对体育的价值观,不要让学生对体育产生批判性的思维。

(二) 提高在体育中的互动性

提高师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是提升小学生在体育中的自我锻炼能力的重要途径。从这方面着手,就要求老师要多与学生交流沟通,鼓励学生积极的表现,提高学生的自信心,从而在根本上提高学生的自我锻炼能力。体育老师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入手:首先,在课堂上要有一个和谐温馨的学习氛围,给学生营造一个让他们主动参与的气氛;其次,老师应该注重与学生的交流沟通和在行为上的互动,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最后,老师要时刻关注学生在心情和身体素质上的变化。

(三) 完善教学评价方式

健全和完善的教学评价方式是提高学生在体育教学中自我锻炼能力的绝佳方式。当前的教学评价只有期末测试是对学生学习的最后评定,但是这样的测试方式不能公平地评定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因此,必需健全和完善教学评价方式,比如,在学期开始的时候先对每个学生进行测试,了解每个学生在学期开始前的身体素质,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结束后再进行测评,进而能够认识到哪些学生真正的通过自己的努力使成绩得到了提高,而又有哪些学生的成绩停滞不前。所以,通过健全完善的教学评价体系可以提高学生在体育中主动参与性。

(四) 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体育教学中,老师应该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对学生的关注,从而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体育教学中。比如,在每节体育课结束后,老师要让每个学生去预习下一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到下一节课上课时,展示他们所预习的动作,从而为下一节课要求学生掌握的动作打下基础,以到达突出学生为主体的目标。

三、 总结

限制农村小学生自我锻炼能力的因素有很多,形成的原因也存在差异,总的来说,本人认为主要有四个方面,即:小学生个人对体育不重视、互动性较差、教学评价方式单一、学生的主体地位不突出。针对上面的因素,本文给出了四条建议。因此,只有努力培养小学生在体育中的自我锻炼能力,学生才能从根本上学习好体育,从而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参考文献:

[1]代毅.论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我锻炼能力[J].读与写(上,下旬),2015,(16):403.

[2]陈荔卿.体育课堂中培养学生自我锻炼能力的策略[J].教师,2017,(16):107-108.

作者简介:

孙尔夫,辽宁省大石桥市,大石桥市虎庄镇中心小学。

猜你喜欢

小学体育教学措施因素
放养鸡疾病防治八措施
高中数学解题中构造法的应用措施
解石三大因素
减少猪相互打斗的措施
夏季猪热应激及其防治措施
阻碍农村小学体育教学发展的主要因素及对策
基于创新角度的小学体育教学方法探究
浅谈如何实现小学体育教学的高效性
短道速滑运动员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怎样理解人是战争的决定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