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渗透思想方法点亮小学数学课堂

2018-03-23杨时建

考试周刊 2018年32期
关键词:思想方法小学数学策略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小学数学的教学地位日益提升,对学生的能力要求也随之提高,愈发注重其思维、素养的发展。对此,就要加强重视,在传统教学基础上积极改善,大胆创新,借助课堂的优化促进学生能力提升,在授知过程中渗透思想方法,以此深化理解,帮助学生掌握,完成课堂预期目标。

关键词:小学数学;思想方法;策略

所谓“数学思想方法”,就是依靠数学知识内容制定的思想方法,在课堂教学中引入这一点,不仅能促进学生知识理解,高效掌握,还能发散其思维,延伸拓展。然而,在传统教学中,鲜少有教师在小学阶段关注思想方法的渗透,使得教学过于机械,缺乏趣味,无法长久吸引学生。对此,就要转变观念,有效改善,借助思想方法的渗透激发学生,充分调动其积极性,让其在兴趣驱动下积极探究,主动实践,有效提升学习效率。

一、 准备阶段——抓抓要点,激发学生兴趣

有效的教学依赖于充分的课前准备,为了落实这一点,在授课前要精心设计,结合内容引入相应的思想方法,以此加强自身对内容的理解,教学时更加得心应手,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具体实施时,主要考虑三个方面:教学资料整理、根据要求运用思想方法以及引申数学要点。

首先,在教学资料整理环节,要对教学内容和学生能力有全面的了解,结合实际,准确把握其“最近发展区”,以此根据目标进行整理,对相关素材进行分类、再设计。在这一环节中,要充分考虑小学生现有思維、能力与学习要求间的矛盾,用心引导,为其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在此基础上,就要引入数学思想方法,将教学内容与学生兴趣结合,以活动的形式呈现,以此激发学生兴趣,鼓励其实践研究,在充分体验中认知、掌握。以“长方形与正方形”的教学为例,我就提前布置作业,让学生准备各种颜色的彩纸,待到上课时,就让其自由发挥,剪出不同颜色、不同大小的长方形、正方形。由此,避免了“开门见山”的枯燥,还让学生在实践中自主了解长方形、正方形的特点,为深入的探究奠定扎实基础。之后,我系统阐述长方形、正方形的特点,并开展合作学习,让其在小组中对边讨论,在直观了解的基础上深化理解,进行系统归纳,以此促进知识体系的完善。此外,我还提问学生“生活中有哪些常见的正方形、长方形?”由此,便结合生活,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充分发挥学科思想作用,实现拓展延伸。在整个准备过程中,除了要加强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还要培养其运用意识,借助思想方法提高其思维逻辑能力,让其在学科认知过程中夯实基础,自我提升。

二、 教学阶段——突破传统,培养学生能力

在传统课堂上,教师习惯性地讲授,以最直接的方式传授知识,让学生被动接受。长此以往,不仅影响思维、能力的发展,还打击其学习兴趣,使其无法取得实质性的突破。对此,就要反思钻研,审视教学,重新设计,充分运用思想方法,结合实际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兴趣驱动下积极思考,切实提升。

在讲“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内容时,我就在文本素材的基础上,利用课余时间搜集各种图形,以此丰富教学设计,在原有素材上适当拓展,增加学生对这方面的认识,以此达到优化效果。在这一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涉及数形结合的思想,对此,我就会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让其在问题情境中自由思考,一边观察图形,了解“平移、旋转以及轴对称”的特点,一边结合文本提供的习题,展开合理运算,在不断实践的过程中发展具象思维,以此深化认知,达到领会、运用目的。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在渗透思想方法的同时要重视学生对要点的理解,确保其全面掌握,避免遗漏。讲解结束后,要注重归纳总结,引导学生自主回顾,按照数学知识点自身蕴含的思想记性分类,以此构建知识体系,查漏补缺。

通过这样的引导,不仅能推进教学,帮助学生高效掌握,还能培养其反思能力,这时辅以适当的训练就能把握住要点,实现学以致用。长此以往,就能消除学生对学科的抵触心理,以全新的姿态融入,在兴趣驱动下积极、主动地探究。

三、 活动阶段——学以致用,发展学生素养

课堂是学习的主阵地,课堂之外也不能忽视,要结合课内教学,充分考虑学生兴趣,给其提供多元化的活动,帮助其及时巩固,弥补不足,以此促进能力的全面提升。一般来说,课后活动主要有两个方面,即课后数学习题练习以及数学实践活动。

课堂教学结束以后,我会布置相关的习题训练,目的在于加深学生知识了解,促使其灵活运用所学。在这一过程中,我就会引入数学思想,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对于习题训练,我会以应用题为主,将数学知识点与学生日常生活结合,为学生创设熟悉的情境,鼓励其运用所学,积极解决,在这一过程中,我会适当指导,结合实际启发,让学生在思考过程中自主提升,促进逻辑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表内乘法”一课时,我就先在课堂上讲解,带领学生探究,形成初步认知后,就明确要求:牢记并会运用。等到快要下课时,学生大多已经掌握,这时我就布置相关应用题,以最常见的“买东西”为例:小红去超市买文具,一支铅笔2元,一块橡皮3元,一本练习本1元,现在她要买两支铅笔、一块橡皮和一本练习本,问:一共要花费多少钱?由此,学生便要运用已有的数学思维解决,在探究的过程中深化知识理解,达到思维发展的目的。此外,还可根据教学内容开展实践互动,引入相关数学思想,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同样以“表内乘法”为例,我就设计了一个“乘法争霸”的活动,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比赛在规定时间内谁做对题目多,以此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

总之,思想方法的渗透是促进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途径,不仅能打破传统,激发学生兴趣,还能激活思维,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让其在和谐氛围中积极探究,主动思考,不断促进自身发展,实现学科素养提升,达到预期培养目标。

作者简介:

杨时建,云南省保山市,保山市施甸县仁和镇五楼明德小学。

猜你喜欢

思想方法小学数学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数学课堂中的文化滋润策略
把党的宗旨转化为党员干部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