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抓实预习

2018-03-23郑荣花

考试周刊 2018年32期
关键词:减负预习文言文教学

摘要:小学文言文课堂教学存在着教学任务多、学生被动背诵任务繁重的现状,通过抓实学生预习中“读准”“通义”“拓展”,抓实学生课前自我学习,让文言文课堂教学“减负”,也让学生在预习的自我发现中品尝文言文学习的成功与乐趣,增强学习兴趣。

关键词:预习;文言文教学;减负;助兴

文言文教学面临着字词句理解任务重的困难,尤其是小学阶段,由于小学生的文言知识储备少,这个问题就更显得突出。不少老师在教学文言文时会逐字逐词逐句地讲解指导,然后指令学生背诵下来,在这种单一的教学形式下再完成繁重的背诵任务,小学生普遍地对文言文学习丧失兴趣与热情。如何调动小学生的文言文学习热情并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呢?苏霍姆林斯基说:“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身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当一个人不仅在认识世界,而且在认识自我的时候,就能形成兴趣。”在多年的实践探索中,我觉得充分发挥小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布置他们课前预习,讲求预习作业的内容与方式,让学生在预习中能尝到自我学习、自我发现的成功体验,小学生不但能积极主动地完成部分的学习任务,而且能产生继续学习探究的积极性,并且从而让文言文课堂教学更能突破重难点,让课堂更富活力和灵动气息。

一、 抓实预习中的“读准”

文言文普遍存在多有生僻字、朗读起来拗口的难点。让学生在课前充分预习,可以让学生在时间较为充裕、活动比较自由的状态下自己消化掉许多的学习任务。如,他可以在家里通过查找字典的方法找到生僻字的读音、字义,他可以花较多的时间反复地读顺文言文。这一切为课堂教学赢得了许多的宝贵的有效教学时间,避免了文言文课堂教学陷入细碎重复的无效状态。

通过预习,生字词的读音小学生基本能自己解决。但是读准文言文真正难点在于熟字读误。由于拗口,不少方言区的小学生在朗读文言文时会不知不觉地把熟字读偏、读误。在听课的时候经常发现我们闽南地区的孩子在读《伯牙绝弦》“峨峨兮若泰山”“洋洋兮若江河”句中的“若(ruò)”大部分孩子总会给读成“nuò”,出现这种错误读音学生还总是不能自知的,这比生僻字带给学生的朗读困扰还要巨大无比,要是不能在学生的初触文言文篇章时就给予积极纠正的话,学生一般就很难改正过来。为此,我在布置预习读准文言文时,都会先录制自己的示范朗读发到班级群里,让学生在做预习朗读时,可以一边读,一边听,通过对照,自己及时发现误读现象、及时改正。在布置“读准”的作业时,我还要求学生及时记录下他们在预习时发现的易读错的字音。而我则通过收集学生的预习记录,整理出该篇文言文里学生认为不会读、不好读的字词,集中指导,这样既让课堂学习内容更加集中、指向性更强,又让学生能品尝到自己辛勤劳动后的成果,学习兴趣倍增,最终较快捷顺利地解决学习文言文的第一道关卡——读准字音。同时,学生也通过比照我的示范朗读,基本能在课堂教学之前读出文言文的句读停顿,读出比较鲜明正确的节奏。能读出这种古韵味十足的朗读效果,往往也让小学生感受到文言文学习的乐趣。

二、 抓实预习中的“通义”

有些字词的古今义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课本里的文言文末往往都有注释。布置预习,小学生往往能借助文末注释和工具书连读带猜地读懂不少句子的意思。在这种情况下,预习再次发挥着为课堂学习“减负降压”的作用。同样,我也要求学生把预习之后还搞不清意思的字、词、句给做上记号。多次的实践,我发现学生们的学习诉求基本是一致的,或者是这个句子句型特殊,如倒装句等,或者是这句话含有多个生僻词语而文末没有注释。所以,最终拿到课堂上来共同解决的字、词、句根本就不多。课堂教学中,我们就可以从交流:“说说自己预习中觉得理解起来有困难的句子”入手,重点帮学生化解困难:或是提醒学生运用之前的学习经验,或是给学生提供字典、词典上的注释,让学生在课堂上尝试理解句意。如,教学《伯牙绝弦》“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谓”字的古义学生没有接触过,我们教师可以提供“谓”字在词典里的解释:“①说;②称呼;③认为”,指导学生联系整个句子猜选字义,而“复”字在之前的古诗学习中多次接触过,“乃” 字在《杨氏之子》里也已有过接触,我们在教學中应提示学生回顾学习的经验,而后再自己解决学习问题。有了学生的预习,我们教师可以有更加充裕的时间指导学生掌握学法,让学生在解决学习的重难点时提升学习能力,可谓是一举多得。

三、 抓实预习中的“拓展”

如果文言文教学只就文本教文本,割断传统文化的多层面联系,孤立地进行单篇章的教学,那么,这样的教学将使学生兴趣索然。通过自主预习,学生会查找相关作者、作品的信息,学生还会查找作品的写作背景,这一切都可以让学生充实文学常识,夯实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学生也因为自己发现、掌握到许多的课外知识而倍加自豪。如教学《杨氏之子》(选自刘义庆《世说新语》),我们可以布置学生查找资料了解《世说新语》、了解作者刘义庆,布置阅读古书中记叙的其他智慧故事,如《谢太傅寒雪日内集》。学生在这样的预习过程中拓展了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了解,进而产生热爱之情。再如教学《学弈》《两小儿辩日》,可以布置学生查资料了解孔子、孟子,可以让学生搜索《论语》中被经常运用到日常生活的经典语句。学生在完成预习作业的过程中能比较全面地深刻地了解和感受到中国的传统儒学的巨大影响力,对学习的内容产生一份恭敬心、虔诚心,那种恭谨严肃的学习态度肯定会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大幅度提高。而学生在这样预习的过程中,也已经打开了学习的触角,多方面丰富了知识。比如学生通过预习,拓展丰富了论语的名句储备,他们还学会了运用:在表达自己要虚心学习的心态他们会引用“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在表达对朋友的欢迎时会引用“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在诫勉自己要勤学多思时会用“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作为座右铭。

抓实预习,为小学文言文课堂教学“减负” “助兴”,让小学生在小学阶段就掌握基本的文言知识,掌握基本的文言学习方法,培养热爱中华传统文化的情感。

作者简介:

郑荣花,福建省漳州市,福建省漳州市漳浦县绥安中心学校。

猜你喜欢

减负预习文言文教学
新课改下初中文言文教学探析
例谈自主识字的有效方式
三步走,“鲜活”口语交际课
浅谈职高生的数学课前预习
文言文教学之流弊及矫治
让文言文教学迸发思维的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