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背景下的高中古诗文教学策略

2018-03-23余建文

考试周刊 2018年32期
关键词:教学策略核心素养

摘要:基于“核心素养”这一背景下,高中语言教学如何进一步优化,尤其是古诗文教学方面,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和方法,是本文主要的探究对象,因此本研究选取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为研究案例,在古诗文教学当中运用什么教学方法培养高中生的“核心素养”能力提出几点教学策略。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古诗文;教学策略

一、 引言

核心素养能力是当前世界教育发展所要提倡的主要运用能力,因此,在我国也得到广泛的许可,对于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不单单是在教学当中要求,在教材的编写和各阶段实际教学当中也运用十分广泛。在新修订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初稿)》把语文核心素养分为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等四大方面。因此本文主要围绕这四个方面进行论述,同时以人教版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学为例,试做分析。

二、 核心素养中语言建构与运用

语文的学习便是语言和文字的学习,如何理解语言的魅力和如何去运用文字来表达等成为当前我国学生需要掌握和了解的能力,因此教学就如何培养学生语言建构和运用的能力展开研究和学习,得出阅读和写作是提高语言能力最佳途径,学生只有通过大量阅读活动的开展,掌握基本的语文知识,通过实践写作运用加以灵活化,如在《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一书中,全书共六章,每章由“赏析指导”“赏析示例”“自主赏析”“推荐作品”等四部分组成,其中“自主赏析”就是强调学生自己阅读,而“赏析指导”“推荐作品”“赏析示例”分别是对老师的要求,要求老师知道学生去分析,同时推进学生相关,促进学生阅读视野的开阔。在“赏析示例”中,教师通过对经典作品的鉴赏,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写作手法和技巧。

三、 核心素养中思维发展与提升

思维是人类一直学习和发展的精神活动,思维的产生源于人类对实践生活的总结和对学习的不断追求,因此在语文学习当中强调思维的提升和发展,实际上就是要求学生开展语言交际和沟通,参加社会实践课活动,促进语言的有效使用,同时提高自己的核心素养能力,比如参加“辩论赛或者文学竞赛”活动当中运用书本知识等方式,就是灵活调用思维的方式,比如在讲《湘夫人》一文当中,教师通过讲解湘夫人的故事,给学生讲述一堂生动的爱情悲剧故事,引发了学生的思考,并鼓舞学生将湘夫人的事迹联系客观实际情况。这样的欣赏手法可以促进学生思维的活跃。还有在讲《伶官传序》一文中,也通过历史故事的文学再演,教师重新讲述后唐庄宗李存勖“得天下”与“失天下”的历史背景后,引发学生深入思考其背后的故事,以及王朝的“盛”和“衰”之原因,提高学生的鉴赏和审美能力。

四、 核心素养中审美鉴赏与创造

对于美的欣赏,是人类在实践生产当中不断变化发展的,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对美的标准和衡量,每个时代对美的要求也不一样,同时他们欣赏美的能力也不一样,但是每个时代都会创造属于哪个时代的美,人们追求的美,以及有些时代创造的艺术美对当今时代文化的发展具有重大作用,对后世欣赏程度从来也没有下降。语文是一门欣赏美的学科,在语文学习当中,主要是对文章的学习,对文章的美加以分析,这都体现审美在语言当中的贯穿,教师按照语文教学要求就如何提高学生审美意识和追求借助于文本来施展,在高中语文教学当中,伴随着学生学习语文能力已经有所具备的基础上,其欣赏美的能力是不断提高的。对于欣赏和鉴赏美的能力也是具有发展的余地和前景的,应该积极主动地带领学生进行鉴赏,如在《蜀相》一文中,带领学生通过反复诵读,感受“二二二一,二二一二”的声律节拍,领略抑扬顿挫的韵律美;同时对文章进行赏析;在《李凭箜篌引》一文中,带领学生体会:作者写箜篌声,不正面铺陈描写无形无色、难以捉摸的音乐之声,却重点着墨于写李凭弹奏乐曲时所产生的动人心弦的效果;感受其表现手法之美、修辞手法之美。

五、 核心素养中文化传承与理解

文化作为一种软实力,逐渐成为一个国家综合国力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文化是维系国家统治和民族繁荣昌盛重要基础,弘扬和继承和创新文化,是对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承重要部分,在语文教学当中,增强学生对本国文化的认识,和对本民族文化的自信和信心,是语文教师的主要教学目的,是语文课程开设的初衷,在语文教学当中,就是要引领学生读懂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主动吸收我国优秀的文化和参与文化的交流和传播,其实在学习古诗文当中,我们可以领略到很多我国文化当中优秀的部分,读懂某些事物的特殊情感寄托,如《登岳阳楼》一文中,诗人正处人生困顿中,虽然得偿多年夙愿,见到了岳阳楼的壮观景象,但此时国家动荡不安,自己不禁潸然泪下。这种忧国忧民的家国情怀,我可以联系到历史上很多人物在古诗文当中都加以表现出来自己的忧国忧民的伤感情怀,同时也将这种文化一直传递至今,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提供坚实的文化支撑。

六、 结语

基于此,核心素养能力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结合四个方面进行古诗文赏析可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能力,推动语文的科学发展和学生的思想進步。在语文古诗文教学当中,教师应当在教学当中贯穿语言的建构与运用,思维的提升和养成,审美鉴赏能力的提高以及文化传承与发展等四个维度的核心素养能力教学,发挥语文学科的优势,推动学生核心素养能力的架构。

参考文献:

[1]王光佑.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古诗词教学探微——以人教版必修二第二单元为例[J].中学教学参考,2017(22):1-3.

[2]王圆圆.核心素养下的文言文教学策略探析——以程翔的《琵琶行》为例[J].考试周刊,2017(67).

作者简介:

余建文,福建省三明市,建宁县第一中学。

猜你喜欢

教学策略核心素养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写话教学策略初探
浅谈复习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舞蹈教学策略之我见
高中英语读后续写的教学策略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