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中华传统美德走进课堂

2018-03-23朱玲

考试周刊 2018年32期
关键词:传统美德语文课堂教学

摘要: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其对推进人类文明的进步和我国社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现阶段,受社会一些不良风气的影响,许多未成年人出现了道德缺失的现象,这不仅影响了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还不利于社会的发展。对此,教师要认识到语文承载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文化这一特点,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应该深入挖掘与传统美德相关的教育资源,并将其渗透到教学中去。

关键词:传统美德;语文课堂;教学

一、 中华传统美德走进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意义

首先,满足新课程标准对初中语文教学的要求。新课程标准提出在语文教学中,不仅要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同时还要重视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而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必须根据语文的学科特点,在语文教学中适当的渗透一些中华传统美德,并引导学生进行学习,从而对学生进行情感的熏陶,这样才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观念、科学的思维方式以及高尚的道德情操等,使学生具有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其次,现阶段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虽然青少年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较强,其在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选择上具有独立的意识,但是许多青少年在当前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下会出现思想浮躁、自私狭隘、心理承受能力差以及没有斗志等问题。而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若教师能够将中华传统美德积极的渗透到语文教学中去,不仅能够弘扬和发展我国的传统美德,还能够帮助青少年改掉一些不良习惯,从而在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同时,提高其综合素质。

二、 中华传统美德走进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策略

(一) 深入挖掘教材内容,使在语文学习中了解我国的传统美德

在初中语文教材中,许多中华传统美德以文字的形式展现在学生的面前,这不仅仅体现了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同时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精神的真实写照。而要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中华传统美德,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之前,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入的挖掘,将教材中的传统美德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去,让学生在了解我们中华传统美德的同时,指导学生将其付诸行动,从而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和文化素养。如,在《离骚》的教学中,由于《离骚》中蕴含着我国丰富的传统文化,在这一课文的教学中,学生可以学到好多的知识。但是《离骚》这一课文学生在学习和理解起来比较吃力,要想使学生更好的理解并掌握《离骚》中所蕴含的传统美德,最重要的就是要求教师对中华传统美德的内涵及其所蕴含的精神等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同时教师还应该具备辨别文化的能力,去除糟粕、去伪存真,将优秀的传统美德展示给学生。

(二) 利用教材内容来激发学生的情感,并将其付诸行动中去

语文教学不仅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学习成绩,更重要的是要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能够在语文课文的学习中感受到真善美。这样才能够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激发学生真挚的情感,从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让其将在课堂上所学到和感悟到的东西运用到生活实践中去。

如,在《岳阳楼记》这一文言文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先让学生了解一下文章的写作背景,并让学生根据自己所查资料来对滕子京进行评价,并以此为契机让学生来说一说滕子京是否是愚忠。最后引导学生理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一精神,并鼓励学生学习和发扬这一精神。当学生对这一精神力量有所感悟时,教师则应该趁热打铁,让学生说一说:在当今社会我们应该怎样来理解并怎样践行这一精神,引导学生认识到在现阶段这样一个复杂的社会环境中,我们作为21世纪的学生,要尽自己最大的力量来建设我们伟大的祖国。

(三) 注重课外延伸,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

学生的写作过程就是对自己情感的抒发过程,其能够在写作的过程中对某一内容或者思想有更深层的感悟,对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多积累一些与中华传统美德相关的写作素材,并让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将其运用进去,从而在丰富作文内容的同时,提高作文的感染力和说服力。

对此,首先,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能仅仅局限于教材内容的教学,而应该以教材内容为主,适当的为学生进行拓展,让学生掌握更多的关于我国地理、文学、历史等方面的知识,这样更有助于学生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其次,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还应该运用一些典故来在丰富学生写作素材的同时,让学生从中得到某种启示,从而使学生在这一精神的支撑下取得成功。

如,在《蚊子和狮子》这则故事的讲解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先来自己读一读文章,并说一说读完后的感受,当学生说完感受后,教师则可以对学生的回答做一总结,并告诉学生这则故事告诉我们:“即使取得大的勝利也不能骄傲,要始终谨慎从事,否则可能在小处受到挫折。”这样学生不仅能够在故事中获得启示,还能够将其运用到适当的作文情境中去,从而丰富其文章内容。

三、 总结

教师一定要认识到语文教学对中华传统美德传承的重要性,并担负起振兴中华文化、弘扬传统美德的责任,在教学的过程中调动一切积极因素,采取积极的措施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中华传统美德。使其在学生心中扎根的同时,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树立高尚的道德人格和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最终使语文教学发挥出其积极的作用来。

参考文献:

[1]代丽林.中华传统美德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J].科技经济导刊,2017(15).

[2]张易.刍议语文教学对中华传统美德的教育与渗透[J].考试周刊,2013(22).

作者简介:

朱玲,辽宁省大连市,大连瓦房店市第三十六中学。

猜你喜欢

传统美德语文课堂教学
身边的传统美德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提问要做到“四要”
凭借传统技法传承传统美德——评李保均的长篇小说《花农》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用中华传统美德涵养党的道德建设
《弟子规》与传统美德研究中心简介
让语文课堂之树根深叶茂花嫣然
让快乐走进语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