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聚焦核心素养推行学教变革

2018-03-23欧阳湘

考试周刊 2018年32期
关键词:变革课外核心素养

摘要:课改永远是教育人的永恒主题。2016年,随着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提出,中国教育正式从知识时代进入素养时代。聚焦核心素养,从课程建设的多元化,学教方式的重构、课外实践的拓展,推行学教变革,这是课改的必然所在。课改定会唤起老师的教学热情,唤醒学生的内在潜力,塑造人格,建构学生发展体系,让学生发展走向健康之路。

关键词:核心素养;变革;课程;课堂;课外

2016年,随着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提出,中国教育正式从知识时代进入素养时代。聚焦核心素养,从课程建设的多元化,学教方式的重构、课外实践的拓展,推行学教变革,这是课改的必然所在。

一、 1+X课程建设

“课改”的主角应该是教师,学生是课改的对象,课改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教育工作者要把握时代发展的方向,应注重核心素养的提升及综合能力的提高。

1. 教师是落实核心素养的关键所在。

核心素养的课程改革,更多的是关注课程标准和教材的改革,对教师能动作用关注不够。事实上,教师的教学是落实课程目标的关键,教师对预设和生成的把握,会影响到课堂教学中师生的互动、教学方式的变革,更影响到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能否真正落到实处,关系到核心素养能否真正内化为学生的内存素养。2000年开始的课程改革就强调了集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目标的统一,并在课程标准和教材中充分体现。但是,由于缺乏对教师的专业培训,教师领会和理解的深度不够,仍难以有效落实。因此,教师教学理念的更新尤为重要。

2. 课程是落实核心素养的有效载体。

国家课程,开足开齐。学校依据办学特色,根据学生差异与不同选择,开设多种校本课程,以适应不同知识结构的学生差异化学习的需求,让教学适合学生,1+X課程也就应运而生。近年来,学校编撰了以苏州文化为蓝本的德育校本读物《苏韵》,分为《民俗》《雅艺》《贤才》,让孩子们了解苏州风土人情、感受姑苏艺术风韵、走近吴地名人轶事……2016年,学校又编撰完善了“四悦”特色校本读物:《悦读》、《悦体》、《悦艺》和《悦技》,随之《学校校本课程实施方案(试行稿)》也新鲜出炉。2017年,校本课程将纳入国家课程、融入德育教育、深入“四悦”特色、走入家校项目,使日渐丰满的校本课程建设生根、发芽、开花、结果……让校本课程真正走进课堂,走近学生,落实核心素养,推进素质教育。

二、 1+Y课堂教学

1. 重建教学组织形式:

走班:创新走班制度,建立常态班与走动班并存且相互配合的管理组织体系。常态班主要是增加学生的归属感,增强集体意识,提高集体荣誉感。教学班主要是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充分体现适切教育和差异化发展,学生的语数英课程与校本课程等教学活动,都以走动班为单位进行。诚然,这样的组织方式对任课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学态度、教学机智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学生的学习状态也决定学生的去留、走动,学生走动以月为周期循环组合。

分层:学校以六年级数学进行试点,以五年级数学学科学业水平相对作为分层的标准,对常态班1/3的学生进行有效组合,形成“悦志”“悦能”及“悦学”三种不同层次的走动班。“悦学”班为基础班,以双基为重点,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目标,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与学习习惯;“悦能”班为提高班,以能力的运用为重点,关注学生能力的迁移与提高;“悦志”班为提优班,以发展提升学有余力的学生为目标,关注学生思维、自主发展。

2. 改变课堂教学形态:

自主探究:课程改革以来,我们一直倡导学生开展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教学中占主体地位。因此,在教学中,教师需要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给学生独立探究的空间,从而促使学生自然生成、自主觉醒和自由发展。合作共赢:在教学中,教师需要科学预设,倡导启发式教学,设计有思维梯度、思维深度的问题,引导学生合作解决问题,达到生生共赢之效。同时,教师要学会有效地接纳和利用,在师生、生生的思维碰撞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涉猎跨界:核心素养的培养,离不开基础教育的各个学科。教学中还需要跳出本学科的界限,开展基于项目的教与学。为此要拓展学生综合视野,运用综合方式进行跨界学习、跨界体验。

核心素养是知识、能力、与态度的综合体现,我们的1+Y课堂更追求“简、实、活、悦”,即课堂的精简,习得的扎实,思维的活跃,心情的愉悦,让核心素养真正落实到学生发展中去。

三、 1+Z课外延伸

教学质量是学校教育的生命,是学校教育发展水平的标志。追求质量、发展质量、提高质量是学校教育的永恒主题。依托“姑苏区学生阶段学养素质绿色达标项目”,努力架构全员与抽样结合、全面与专项交织的立体监测网络体系,学校强化学业质量监测力度,以“科学达标”为评价中轴,持续做好学生学业成绩评估及反馈工作。1+Z课外延伸,旨在立足学校课堂之外,强调教师的引导,鼓励学生校外参与、拓展,形成合力。

校内提升:结合语数英各学段的监测项目,学校召开了监测专题分析会,群策群力,为提升教学质量提建议、落措施。为切实提升中高年级学生绿色学业达标水平,一至三年级进行特殊学生的辅导,不让每个孩子在起跑线上掉队;开设四至六年级学生学习质量提高班,利用中午时间,由语数英教师针对本周教学重难点、学生知识薄弱环节,设计练习,进行有效指导与训练。此项举措,得到了家长的支持与赞许,更让师生家长看到了成效。

校外参与:学生的视野与能力不是仅仅在课程中学,在课堂中悟,更需要走出校园,在社会中体验与感悟。核心素养成就学生发展成为有理想信念、有责任担当的社会公民。作为教育者,积极鼓励学生大胆走向社会,参与公益活动,用所学知识技能在社会中锻炼自己,发展自我。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对一位物理老师这么说:“你不是教物理的,你是教人学物理的。”美国教师雷夫也有同样的观点:“我不是教课的,我是教人的。”这是说,如果教学只止于学科,止于教科书,止于课程,那是远远不够的。教学的本质——教学生学习,让学生在教学中成长起来,作为教育工作者,积极推行学教变革,聚焦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成就学生的终身发展!

作者简介:

欧阳湘,江苏省苏州市,沧浪新城第三实验小学校。

猜你喜欢

变革课外核心素养
小满课外班
我的“课外老师”
变革开始了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新媒体将带来六大变革
变革中的户籍制度
课外实践丰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