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阅读教学中落实语言的积累

2018-03-23官美玉

考试周刊 2018年32期
关键词:语言积累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语言积累是形成听说读写能力的基础,丰富的语言积累必将转化成良好的听说读写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语言积累

刘勰的《文心雕龙》说:“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 而在《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指出了这一点,即“语文教学应注重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从整体上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众所周知,作为语文教学基础的阅读教学,其地位是极为重要的。由此,在平时的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更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式,来对学生的语文阅读水平进行一定的提升。提升学生阅读能力的方式有很多。不仅可以采用积累素材的方式,还可以在重视语言材料的积累上,来指导在阅读中对语言规范的积累、对典范名著的积累。那么,怎样在阅读教学中落实学生的语言积累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 品读感悟,积累语言

之所以要进行语言训练,是因为通过语言训练,可以采用有效的方法将课文中丰富的语言材料逐步贮存到学生的语言仓库之中,这样就相当于有了一个移动的知识仓库,一旦有所需要,便可以随时涌于笔端。因此,词语教学中,须在引导深入理解的基础上,将其引入记忆仓库,变成语言库存。而想要提炼出大量的语言素材,最直接的方式便是对教学课文进行仔细品读,因为在我们的教学课文中承载着许多的语言积累点。《秋天的雨》一文中,有这样一组句子:“秋天的雨,藏着非常好闻的香气。梨香香的,菠萝甜甜的,还有苹果、橘子,好多香甜的气味,都躲在小雨滴里呢!小朋友的脚常常被那香味勾住。”教学中可先让学生自读这组句子,进而引导学生想象,品悟词句,想象秋天里诱人的香气,体会果子成熟时的喜悦,从“躲”、“勾住”等词语中感悟作者遣词造句的准确性和生动性。同样是我们熟悉的秋天,文章中描写是极为生动,通过这样的一种描写方式来鼓励学生学习作者抓住特点描写景物的方法。如此一来,便能够在品味课文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把这些好词佳句记忆在脑,从而使得自己的“语言储备”得到丰富。

二、 熟读成诵,积累语言

在《语文标准》中,有这样的一个“基本理念”,即强调“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而且在总目标中也对这一点做出了强调,即在阅读方面注意“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对于一些情境优美的文章,不仅要进行感情朗读,还要注重积累。如我们学过的《美丽的小兴安岭》这篇课文。这篇课文主要是通过作者优美的笔触,来描绘出了小兴安岭不同季节的瑰丽景色,并在这样的山色描写中抒发了作者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在进行这篇课文的教学时,为了吸引学生的兴趣点,我们可以通过让学生听配乐朗读,以及观看一些有关小兴安岭风光纪录片或者是投影片等,以此来激发出学生对于小兴安岭的热爱向往之情。然后再让学生通过反复诵读,当然在朗读过程中也可以进行配乐或者是表演等,并引导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来想象小兴安岭美丽的景色,并从中欣赏小兴安岭绚丽多彩的画面。如此一来,学生便会有一种学生身临其境之感。通过这样的一种方式,来将自己融入优美的文字之中,以及有感情的朗读中从而顺理成章地积累了语言。

三、 口头表达,积累语言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习也应该如此。在新课程理念下,也要求重视引导学生多读多背优美的句段以及重视词句的积累和运用,并且注重在整合的训练中培养学生的人文意识。学生在学习课本中词语的同时,尽可能多的学习课外的词语。学生在回答问题时,让学生尽量用自己认为好的词语来表达,当学生说得好时,教师加以表扬和指导,让全班同学都学到这些好词,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学习好词、好句的积极性。例如,在上《燕子专列》一课时,在出示句子“一列漂亮舒适的空调列车,正准备启程,站台上站满了送行的人,他们送的是一批特殊的客人——”后,讓学生说说在这句话中体会到什么?

生1:燕子和人很友好。

师:你会用“友好”这个词,老师很喜欢。(这时举手的人变多了)

生2:燕子和人和睦相处。

师:你会用“和睦相处”,真不错。

……

这样一来,举手的人多了,学生会去学习一些课外的好词好句,而且每人的答案都不会相同,这样长久以往,词汇量会越来越多,而不是仅仅局限在课本中。

同时,在理解词语的时候,可以注重学生对词语的灵活运用以及语言的表达。比如在学习《燕子专列》一文的词语时,用小黑板出示六个新词:气温骤降、风雪不止、饥寒交迫、濒临死亡、长途跋涉、皑皑白雪。运用多种形式的朗读后,教师问看了这些词语,你看到了什么画面呢?学生通过对这些词语的理解,可以把自己看到的画面用语言表达出来,学生各抒己见。这样,不仅很容易地理解了本课的词语,印象也深,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对学生的写作也有很大的帮助,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

四、 读写结合,积累语言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需要明白这样的一点,即积累语言不光要让学生在课内积累、课外积累,还要重视在运用语言的实践中进行历练。由此要使得学生的语言积累发挥作用,可以进行适当的读写结合。

如《花钟》一文,这篇课文主要是围绕“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是不同的”这个句子展开,首先是按顺序列举了九种花在不同时间开放,然后根据这个特点让学生学习按时间顺序组句成段。其次便是解释了不同的花在不同时间开放的原因。而在这篇课文的写作中,作者在介绍九种花在不同的时间开放时,用了一连串拟人的写法,生动形象地表达了各种花儿开放的特点,使人有如临其境之感。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写一写自己熟悉的花草树木或小动物,仿照这样的句式,恰当的使用拟人句,来引导学生灵活运用积累本上分类整理的词语,表达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而在《美丽的小兴安岭》这篇课文中,便可以让学生仿照课文,写一写自己美丽的家乡,模仿课文总—分—总的叙述方法来写;在上到《风筝》一课时,让学生写一写放风筝或其他活动的快乐体验;在上到《小摄影师》时,让学生续写一下后面的故事;在上《陶罐于铁罐》时,可让学生大胆发挥想象力,试着改编这篇童话……通过这些课堂小练笔,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语言的积累,学生不仅知道了,还能够灵活的运用了。

总之,阅读教学中的语言的积累不是立竿见影的,而是需要长时间的培养,只要坚持下去,学生的语文能力定能提高的。

作者简介:

官美玉,福建省三明市,福建省三明市沙县青纸小学。

猜你喜欢

语言积累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让学生真正采到“语言的花蜜”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小学生语言积累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精心引导,实现学生语言积累多点突破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
如何进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