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科学教学生活化

2018-03-23龚永胜

考试周刊 2018年32期
关键词:科学教学生活化小学

摘要:随着我国教学改革进程的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教育者将目光投向创新教学方法的改革,重新审视现有的传统教学体系,发掘其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和漏洞,并进行及时的修改。而科学相比较于其他的小学科目,对小学生思维的构建和理解能力的提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能仅仅通过记忆的方式进行掌握。本文将小学科学教学作为研究的主要对象,分析其发展现状以及生活化教学这种新型教学方法在其中的应用,对未来的小学科学教学做出展望。

关键词:小学;科学教学;生活化

小学作为学生启蒙教育的重要阶段,在学生的学习思维和日常习惯的形成等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指导和辅助作用,关系着学生的学习能力并直接影响学生未来的发展方向,因此小学教育者要善于进行教学方法的创新,打破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对教育者和学生思维的束缚是种十分有效的新型教学方法,将生活与学习相结合,让学生在生活中不断增长知识并提高学习的能力,帮助小学科学教育者更加高效地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实现小学生与老师的共同成长、共同进步。

一、 小学科学日常教学的发展现状

(一) 传统的小学科学教学模式不利于学习兴趣的激发

在现行的小学科学教学模式中,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仍然是小学科学教学的主体,教育者通常只是将课本内容机械地传授给学生,而忽视了小学生在课堂中对于知识的理解和思考,老师对小学科学教学的整体进度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学生无权对其进行直接的干涉,这对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的创造是极其不利的。且我国当前的传统小学课堂教学模式常常片面地强调课堂教学的纪律,在没有得到老师的许可前,小学生直接表达自己心中的问题和看法的方式是不被教育者所允许的,在这样的小学科学教学环境中,学生很容易无法跟上教育者的教学进度且没有机会去表达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想法,久而久之,学生很容易丧失对于小学科学科目的学习兴趣,直接对学生的学习效率造成不良影响,也不利于后期教师教学工作的展开。

(二) 当前的小学科学教学模式容易对学生的思维造成束缚

在当前的小学科学教学中,学生通常会在老师的指导之下进行科学知识的学习,对整个小学科学课堂教学起着主导的作用,学生作为知识的被动接受者,不仅无法自主掌控教学的整体进度,而且机械的灌输式教学还会限制学生在课堂上的思考,小学科学教育者通常直接将课本内容直接传授给学生,学生只需要对知识进行记录并在课下进行背诵与记忆,很少有机会对科学知识进行深入的思考,且为了维持课堂纪律,小学科学教育者也很少给学生进行自主讨论的机会,长此以往,学生很容易丧失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影响其科学学习思维的构建。

(三) 传统小学科学教学模式影响正常的教学进度

传统的小学科学教学模式会直接影响小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也会对其日常学习的效率造成不良的影响,在学生之间会常常出现厌学的现象,进而导致学生学习成绩的下降,为解决这一问题,小学科学教育者不得不对课本的内容进行反复的强调,帮助学生对之前学过的知识进行巩固,这样会使大量的时间都浪费在对科学知识的复习过程中,进而影响整体的教学进度。

二、 生活化教学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一) 为小学科学教学建立生动的生活情景

从字面上来看,生活化教学就是将日常教学与生活相結合,运用更贴近生活、更能够被学生所接受的方式进行日常教学。在小学科学教学中,课本内容虽然相较于其他科目对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思维方式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但由于小学课程具有基础性的特征,并没有许多难度较高且难以理解的内容,因此教育者不需要过分地纠结于理论知识的传授,可以通过在课堂上为学生构建一个生动有趣的生活情景的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理解,与此同时,通过不断参与课堂,学生也在逐渐提高对于科学科目的学习兴趣,在课上能够集中注意力投入到老师对于课本内容的传授过程中,在无形中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

(二) 带领学生在真实的生活环境中进行学习

除了在小学科学课堂中为学生模拟生活情景之外,小学科学教育者还可以直接将课堂搬到教室之外,让学生在真正的社会环境中一边体验生活,一边感受科学的魅力。例如,老师可以组织学生一起去科技馆进行参观,让学生在科技馆中通过体验的形式真实地感受到科学力量的存在。除此之外,在学习与环境相关的科学知识时,老师还可以以环保行动为主题,带领学生以志愿者的身份进行义务劳动,让学生在对垃圾进行回收和分类的过程中感受环境保护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意义,这样的小学科学教学方式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对知识进行更加深入理解,更能够在无形中提高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三) 生活化教学有助于学生合作观念的形成

除了提高学生对于科学科目的学习效率,生活化教学的出现也有利于学生合作观念和良好人际关系的形成。在对学生进行生活化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往往会被划分成不同的小组来对问题进行讨论或者共同完成一项任务,学生在此过程中将会不断地对人际关系进行协调,根据每个人所擅长的领域进行合理的协调与分配,最终寻找到人际关系的一个平衡点,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仅能够让学生在合作的过程中提高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效率,还可以帮助其真正认识到合作在日常学习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并在科学科目的生活化教学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协调能力和沟通能力,在合作过程中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为小学生们未来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三、 小结

随着小学教育改革浪潮的不断推进,小学科学教育者的教学目的要从如何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逐渐转移为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形成相对完善的基础科学知识体系,打破传统的小学课堂教学模式,不断反思过去的教学方法中可能存在的漏洞并利用创新型的教学方法对这些漏洞进行弥补,及时地查缺补漏,将生活化教学巧妙地融入到小学科学的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为小学科学教学建立生动的生活情景,带领学生在真实的生活环境中进行学习,运用生活化教学有助于学生合作观念的形成等方式充分利用生活化教学的发展优势,真正提高小学生对于科学科目的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姜伟杰.浅谈小学科学生活化教学策略的运用[J].新课程导学,2014,(23):59.

[2]胡晋.小学科学生活化教学探析[J].读写算(教研版),2015,(11):294.

[3]姚小明.小学科学生活化教学略谈[J].读写算(教研版),2015,(15):361.

作者简介:

龚永胜,辽宁省大石桥市,大石桥市高坎镇上土台小学。

猜你喜欢

科学教学生活化小学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如何让数学教学生活化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给学生带得走的智慧
小学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探讨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