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师支持对学业自我概念的影响

2018-03-23

新作文(教育教学研究) 2018年1期
关键词:性别差异学业变量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课程与教学研究所 上海 中山 200062)

一、问题提出

社会支持是指个体所感受到的来自其周围人群对其关心、重视的行为或者信息。已有研究指出:儿童感受到社会支持不仅可以缓冲生活压力的消极影响,还可以促进个体的社会适应和身心健康。教师支持作为社会支持中学校支持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儿童的学习生活中,教师支持对于儿童起着直接的影响。教师对学生的支持对于青少年学业自我概念的形成有着积极的正向作用,而教师对于儿童的支持可以分为学习的支持、情感的支持和能力的支持。研究表明,情感支持对于中学生的正向指导更为显著。教师作为初中生在家庭和学校环境中的重要成年人,教师对于学生的支持影响学生发展 (Greenwood&Hickman,1991)。欧阳丹在其硕士毕业论文中对学业自我概念和学生感知教师支持等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学生学业自我概念及教师支持会受到性别、年级等因素的交互作用的影响,然而这一交互作用较为复杂,很难在现实情况中找到合理的解释。

尽管教师支持的相关研究在国外已经逐渐成熟,但是国内对此研究仍然不足。因而本研究想要对这类问题进行进一步研究,以发现男女生在教师支持对学业自我概念的影响中的差异。因而本研究的研究问题是:

1.教师支持对学生的学业自我概念是否有影响?

2.教师支持对学业自我概念的影响是否存在性别差异?

本研究的假设是:

1.女生比男生感受到更多的教师支持。

2.相较于男生,女生更需要教师支持,有更积极的学业自我概念。

3.教师支持在两类学生中都对学业自我概念产生影响。但是,这种影响存在性别差异。

二、研究方法

1.被试

本研究选取了郑州市26所中学七年级和八年级6100名学生为研究对象。(本研究使用的是由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主持建设“中国课程与教学数据库”的数据)

2.研究工具

本研究所使用的是由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主持建设的“中国学校课程与教学数据库”学生问卷A。本问卷主要考察研究对象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体验,共由四个部分组成,包括学生及其家庭的基本情况、校内外学习机会、数学学习机会和幸福感。由于本研究所关心的问题是教师支持对于学生的学业自我概念的影响,所以,本研究选取问卷中有关教师支持和学业自我概念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由于本问卷均采取四点计分,在数据处理上,我们将于学业自我概念相关的问题计出总分形成最终的学业自我概念总分变量,同理,也会形成关于学生感受到教师支持的总分变量。

3.分析方法

对于第一个问题,教师支持对学生学业自我概念是否有影响,可使用一元线性回归进行分析。学业自我概念作为因变量,教师支持作为自变量。

对于第二个问题,要看教师支持对学业自我概念的影响是否有性别差异,可进一步检验教师支持与性别变量对学业自我概念的影响是否有交互作用出现。

三、结果

男女生学业自我概念、归属感与教师支持的描述性统计表显示:男生的平均学业自我概念要高于女生,说明男生在对于自我有更好的知觉。男生感受到教师支持的平均值要低于女生,说明女生在学校中受到更多的来自于教师的支持和帮助,与教师的关系要更为和谐。

从上图可以看出,当学生感受到的教师支持较高时,教师支持在学业自我概念上并没有呈现出明显的性别差异,而当学生感受到的教师支持比较低时,男女性的学习自我概念的差异相对高的教师支持时稍显明显,为了区分这种差异是否为显著差异,需要做进一步的交互作用检验。

四、讨论

本研究在综述以往的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对教师支持与学业自我概念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并且进一步研究了教师支持对学业自我概念的影响是否会出现性别差异。研究结果证明,教师支持能够显著形象学生的学业自我概念。

本研究与以往研究在很多结果上都保持了一致性,如,本研究同以往研究一样,均发现,教师支持对学生的学业自我概念产生显著的影响。但是,以往研究发现,学生感受到教师的支持对学业自我概念的影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在研究中,这一结果与之并不一致。这是因为,本研究在教师支持变量上的处理并不显得十分恰当,如果教师支持变量能够为连续变量,其结果将会更加便于分析。此外,以往研究并没有对于归属感在自我概念上的性别差异进行研究。因而,笔者希望在接下来的研究中,应当对此做进一步分析。

此外,本研究存在许多的不足,除了需要进一步推进的问题之外,本研究需要对于教师支持变量做更好地处理,另外,本研究对于缺失数据和奇异值没有进行有效地处理,在后续研究中,要注意这些问题。

[1] 李文道,邹泓,赵霞.初中生的社会支持与学校适应的关系[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3,19(3):73-81.

[2] 乔娜,张景焕,刘桂荣,等.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父母参与对初中生学业成绩的影响:教师支持的调节作用[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3,29(5):78-78.

[3] 张晓,陈会昌,张银娜,等.家庭收入与儿童早期的社会能力:中介效应与调节效应[J].心理学报,2009,41(7):613-623.

猜你喜欢

性别差异学业变量
艰苦的学业
抓住不变量解题
也谈分离变量
音乐提升学生学业表现
树起学业担当之心
不同性别青年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其性别差异
性别差异对TWA的影响
中国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抑郁障碍的性别差异
分离变量法:常见的通性通法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