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物联网的通信电源智能检测系统的研究

2018-03-23张磊

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 2018年2期
关键词:保障系统电源芯片

张磊

ZHANG Lei

(天津航空机电有限公司)

(Tianjin Aeronautical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Co., Ltd.)

1 前言

通信电源智能系统的应用,是发展智慧城市对通信技术管理应用整合提升后的一种特殊性表现。通过对电源检测系统的智能化建设,保障了系统应用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也实现了系统应用的智能化发展,在当前形势下的物联网技术应用中,更应该注重对通信电源智能检测系统进行专门性的设计,通过智能化检测系统的设计,能够实现系统通信的快速发展。针对物联网技术应用下的通信电源智能化检测系统设计研究,对于提升智慧城市中的通信技术,具有重要意义。

2 通信电源智能检测系统控制原理分析

通信电源在其应用过程中,主要是借助交流电以及整流柜和其他一些监控模块管理组成。通过对其电源感应中的

主要能源接收分析,及时的确定电源的类型。现有的几种电源类型为市电、太阳能以及油机等,虽然这几种电源的类型在应用过程中都有所不同,但是其总体的控制原理却是相同的。最初的电源应用流程都是通过交流电输入,经过转化之后,实现电源传输管理的变换,经过电压的形成设定等一系列工序后,能够进行供电。要注意的是在通信电源系统的控制应用中,应该注重对其系统控制中的数据监控进行专门的管理,这样才能通过数据监控模块的管理,及时的实现数据管理的快速性转变。通过系统中的ARM芯片监控,将整个系统应用进行全面性管理。在芯片的指令操控下,能够实现对程序的集中性管理,最终达到控制整体通信线路效果。

2.1 物联网通信电源智能检测系统无线传感通信模块设计

2.1.1 总体设计

无线传感器模块是在系统通信设计中经常运用到的一种设计样式,在实际应用管理中,为了保障数据传输应用的稳定性,需要对系统的设计应用进行总体性设计。在设计中,将系统应用中的元件以及端口选择和其他一些相应的数据要素监控,这样才能保障在总体设计过程中,能够实现对整个系统的全面性管理。

2.1.2 数据采集系统设计

在数据的采集管理中,为了保障系统设计应用的稳定性,需要对系统应用进行专门的采集模块及采集功能设计。通过采集模块以及采集功能的设计处理,能够及时的采集系统传输中的数据应用信息。并且,经过采集后的数据能够及时的构建对通信系统的传输,这样不仅保障了系统应用的安全,同时还满足了系统应用需求。数据采集功能中涉及到的数据主要分为以下几种(见表1)。

表1 数据采集系统应用数据采集类型分析

2.1.3 监控模块及ARM芯片选择

监控模块及ARM芯片选择是保障整个系统应用的重要的安全构件。只有保障系统通信应用的构件,才能保障在系统的应用过程中,能够发挥出系统的通信管理作用,并且在通信管理系统的应用中,能够进行专门的调节控制[1]。在整个系统的运行中,监控模块和ARM芯片分别处于不同的两个控制点上,并且在其现实的控制管理中,具有不同的控制形式和控制方法。为了保障系统的运行,就必须要加强对这两部分构件的设计研究。本例中研究的ARM芯片系统选择的是Tiny6410系列。在实际应用中,该系统中的芯片能够借助专门的传输通道和端口中的数据连接,并在连接后能够对系统中的数据进行分析和控制,保障系统应用的正常性运行。

2.2 物联网通信电源智能检测系统无线传感通信技术的实现

2.2.1 ZigBee地址选择

在系统的通信技术应用实现中,为了保障系统应用的稳定性,因此,需要对系统中的数据进行专门的数据应用管理,保障在系统应用管理中,能够实现对数据的接受和管理。要想保障系统中的数据能够实现传输,首要进行的就是对系统中的ZigBee地址接收进行专门的分析,这样才能在分析中,及时的协调好数据的接收位置。一般情况下,选定的数据ZigBee接受地址是由64位id构成的,在其现实应用中还需要具有辅助性MAC地址,在两种接收地址的应用管理下,能够实现对数据的接收、应用和管理,保障了地址的接收应用安全[2]。

图2 通信系统设计应用拓扑结构

2.2.2 协议选择应用

选定好ZigBee地址之后,要为其系统应用中的数据传输接收进行专门性的协议选择,本例中选定的协议是Bee2007协议,在该协议的应用下,能够实现系统应用的传输结构设计。图2是通信系统设计应用的拓扑结构。从图2中可以看出,在选定协议过程中,为了保障系统中的通信能够实现稳定性应用,因此,在系统应用中,安装了两个调节点的路由器,保障在双路由协作下,能够为系统通信中的信道传输选择提供参考性建议,并且在其通信系统的传输管理中,能够实现对数据转换的管理。

2.2.3 参数设置

参数设置是在通信系统设计管理中,必须要进行的一项数据建设管理,只有保障在参数的正确配置下,才能实现系统应用中的数据传输安全[3]。假设对数据传输中的16个节点上全部安装信号,经过ARM控制转换之后的数据表述关系,能够在以下公式中表现出来。

式中的参数设置满足了基本的系统数据应用需求,按照式中的数据带入关系,将本例研究中的数据节点信息传输到系统的设计中,经过转换后的数据结构信息表述关系,实现当数据的值设定为20时,整个系统应用的循环传输效果最强。所以需要对数据应用中的表述关系进行专门的分析,保障数据的应用安全性。

3 结语

综上所述,在现代化科学技术发展中,已经实现了数据通信的快速发展,并且在其技术发展中,带动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实现了现代化转变。在这种背景下的通信电源智能检测系统应用管理中,需要进行专门的设计分析,保障在设计分析中,能够实现系统应用设计的科学性规划管理。

[1]金凡.移动通信基站后备电源管理系统设计 [J].辽宁科技大学,2014,16(14):1025-1027.

[2]潘成举.基于物联网的基站蓄电池运维及应急发电调度系统开发[J].广西大学,2015,26(21):156-158.

[3]鲁宗相,闵勇.基于功率预测的波动性能源发电的多时空尺度调度技术[J].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2016,27(3):28-33.

猜你喜欢

保障系统电源芯片
“深海勇士”号载人潜水器运维保障系统设计及应用
芯片会议
人体微芯片
关于射频前端芯片研发与管理模式的思考
建立智能地质保障系统的8大关键技术
Cool Invention炫酷发明
“蓝天王国”奇遇记(十四)——飞机的生命保障系统
国产500kW发射机灯丝UPS电源保障系统
哪一款移动电源充电更多?更快?
阳光电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