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仔猪腹泻原因分析及中西医结合疗法

2018-03-21王秀茹

兽医导刊 2018年7期
关键词:肌注内服毒素

王秀茹

近期昼夜温差较大,许多猪场正在发生产房仔猪腹泻,临床表现2日龄到20日龄前拉黄色、白色或黑色糊样稀粪,按仔猪黄白痢使用抗生素类药物治疗无效果,有间歇性、顽固性、季节性特点,发病3~4 d后脱水死亡,发病率可达30%~50%,死亡率高达30%~70%,窝平均断奶数减少1~3头。因此,对仔猪腹泻病发生的原因要进行分析,并采取中西医疗法进行治疗,取得一些效果,现报告如下,仅供参考。

一、仔猪腹泻发生的原因

1.奶热。哺乳母猪饲料营养不能满足产奶需要,而动用自身存储脂肪,脂肪在分解过程中会出现一些中间产物,即乙酰乙酯、β-羟丁酸和丙酮,统称酮体。乳中含有过多的酮体,就会导致仔猪腹泻甚至酸中毒,俗称“奶热”。

乳汁的成分包括蛋白质1.15%,脂肪3.26%,糖7.5%,矿物质0.2%,很多饲喂4%哺乳预混料的养殖户不重视在饲料里额外添加油脂,那么,蛋白质和糖类可从豆粕和玉米中获得,维生素和矿物质可从饲料里面获得,唯有脂肪不能从饲料中获得,为了满足产奶需要,母猪就只有动用体内储存脂肪,一方面可能造成奶热,另一方面也加大哺乳期母猪减重,造成断奶后发情延迟等繁殖障碍性疾病的几率大大增加。

奶热引起的仔猪拉稀,常规的解决办法:给仔猪使用新霉素、硫酸黏菌素等治拉稀药物,有一定治疗效果,但效果一般。为预防“奶热”,饲料中必须满足油脂供应,解决奶热问题。

2.无乳或泌乳不足。仔猪饥饿喝脏水引起拉稀,并且母源抗体不能通过胎盘传递,只能依靠初乳获得,初乳不足仔猪抗病力就差,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仔猪的发育,增加患病的几率。

针对无乳少乳,一方面做好母猪的保健是必要的,推荐使用绿原康和利安歆拌料增加乳汁分泌,提高母猪机体健康程度;另一方面出现这种情况一定要做好三针保健,保证仔猪顺利健康的存活。

3.乳汁品质差。一是母猪体内毒素蓄积。母猪泪斑、颜面脏污、背部出血点等提示母猪体内毒素蓄积过多,毒素的来源一般分为外源性毒素和内源性毒素。外源性毒素包括霉菌毒素、药物毒素、农药残留等化学物质;内源性毒素包括病原微生物代谢产物和自身代谢有毒产物等对机体有害的游离物质。体内各种各样的毒素蓄积会造成母猪抵抗力差和免疫抑制,疫苗免疫达不到应有的保护效果,导致乳汁中的母源抗体不足,病毒、细菌在仔猪体内大量增殖,乳猪患病或营养消化吸收不良而拉稀。推荐使用舍维健(猪用营养速补剂),增强机体免疫力,改善肠道环境,促进吸收,帮助排毒,有效提高母猪健康度;二是母猪气血亏损。母猪消瘦、体表苍白、被毛粗乱无光泽、蜕皮,提示母猪气血不足。气虚无力、血虚发燥,长期的气血不足会造成免疫力低下。此种情况下,母猪乳汁品质下降,乳猪吃后会出现拉稀现象。推荐使用绿源康提高母猪免疫力,促进优质奶水的产生,保障母猪仔猪健康。

4.病原性腹泻。分病毒性(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轮状病毒、温和型猪瘟等)、细菌性(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原虫性(体内寄生虫等)。针对病原性因素,完善预防预防措施:做好疫苗免疫,加强卫生消毒,增强仔猪抗病能力(免疫力),减少应激,定期驱虫(母猪一年驱虫3次,降低垂直感染几率)。

5.环境性腹泻。常见无产床,猪粪不分离,圈舍阴冷潮湿或高温高湿等。舍内昼夜温差过大,可导致腹泻率上升25%~30%。据试验证明,相对湿度65%~75%是最适宜于仔猪生长发育的坏境,可有效降低腹泻发病率。另外,卫生条件状况也是影响仔猪腹泻的重要因素。

二、仔猪腹泻的综合防治措施

1.注意饲料搭配。要保证饲料营养均衡,特别是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的量一定要足,并且要提供清洁充足饮水。

2.圈舍条件。产房温度不要高于25℃(过高母猪不适),不低于18℃(过低仔猪易着凉),最好控制在20℃~22℃;湿度不超过80%,当湿度超过80%时,乳猪腹泻率明显增加。

3.加强消毒。夏季外界气温37℃以上,适合大肠杆菌等条件致病菌繁殖,加强通风和消毒,降低舍内有害微生物含量。

4.清理饲槽。夏季经常清理母猪料槽,以防母猪采食因遭受水污染或唾液污染的腐败变质饲料。

5.母猪保健。做好疫苗免疫,利安歆500 g+绿原康/吨饲料,产前产后各用7 d,有效预防产后三联症,预防仔猪细菌性疾病。

6.做好仔猪预防接种。做好疫苗防控,肌注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疫苗,腹泻猪切断原母乳,灌服奶粉,腹腔补液(20 ml生理盐水+20 ml葡萄糖溶液+青霉素160万单位)。

7.仔猪保健。除做好基础的疫苗防控外,使用畜速宁(盐酸头孢噻呋注射液)做好三针保健,有效控制副猪、腹泻、皮炎等的发生;使用妥曲珠利预防球虫性腹泻;使用右旋糖酐铁给仔猪补铁,保证仔猪生长过程的需求,防止缺铁。

三、中西医结合疗法

1.仔猪白痢的防治。

(1)加强母猪饲养管理,注意饲料搭配。猪圈应保持温暖、干燥,勤换垫草;

(2)母猪产后,立即肌注土霉素1 g。预防接种可在母猪分娩前15~20 d口服或注射仔猪黄痢、白痢疫苗,也可在仔猪出生后立即内服乳康生或促菌生,但应注意内服乳康生或促菌生时,应禁服其他抗菌药物;

(3)药物治疗。磺胺脒内服,每千克体重0.2 g,早晚各1次。或土霉素1 g加糖适量,溶于60 ml水中,每头每次内服3 ml,每日2次。痢菌净内服,5 mg/kg·w,连用3 d。大蒜疗法可用大蒜泥25 g加等量水搅匀,每头每次喂服10~30 ml,每日2次,连用3 d。用中药进行治疗黄连、地榆、赤芍、金银花、诃子、白头翁各等份,粉碎后每头仔猪3~5 g,连用2~3 d。

2 仔猪黄痢的防治。

(1)加强饲养管理、改善环境卫生。产房在母猪临产前必须彻底清扫、冲洗、消毒,铺垫干净垫草;

(2)新生仔猪第1次哺乳前,先用0.1%高锰酸钾或0.05%新洁尔灭溶液清洗、消毒母猪乳房,然后挤掉头几滴奶汁,固定奶头喂猪;

(3)提早补料。5~7日龄仔猪,即可调教补料,可将碎米、麦粒炒黄、熬成糊状,任其舔食。栏内设置清洁饮水盆,水中可加少量高锰酸钾,任其自饮;

(4)药物治疗。对已患病猪,可肌注黄连素等药物,同时皮下注射5%葡萄糖生理盐水,以补充体液,防止脱水;庆大霉素5000 IU,肌注,2次/日,连用3 d。另外,也可口服乳酶生,每猪每次0.1 g,每日3次,连用3~5 d。还可用0.5%痢菌净溶液,内服或肌注每次0.5 ml,每日1次,连用3 d。可用中药治疗,黄连、秦皮、苦参各20 g,黄柏30 g,白头翁100 g,水煎服,以上为10~20头仔猪用量,效果良好;

(5)母猪产前2~3 d,肌注0.1%亚硒酸钠,1次/日,每次1.0 ml,连用2 d,可预防本病。

3.仔猪红痢的防治。

(1)加强猪舍和环境的清洁卫生和消毒工作,临产前做好接产准备工作,产房应彻底清洗、消毒。母猪乳头用清水擦净;

(2)母猪产前30 d,肌肉注射仔猪红痢疫苗5~10 ml,15 d后再注射1次,可使仔猪获得良好的免疫力。仔猪出生后,可口服土霉素1片,也有一定的防制作用。也可用中药进行治疗,方剂为白头翁6 g,龙胆草3 g,黄连1 g,共为细末,用米汤调成糊状,做成舔剂涂布于母猪乳头上,供仔猪吃奶时食之,平均每头仔猪1.5~3.0 g,2次/日,连用3~4 d。

4 传染性胃肠炎的防治。

(1)加强饲养管理,严禁从疫区引猪,寒冷季节要勤换垫草,做好防寒保暖工作;

(2)药物治疗,可用磺胺脒每千克体重0.1 g(首次量加倍),内服,2次/日,连用2~3 d。黄连素,每次0.5 g,内服,2~3次/,连用2~3 d。氯化钠3.5 g,氯化钾1.5g,碳酸氢钠2.5 g,葡萄糖5 g,加水1000 ml,溶解后倒入水槽,任猪白饮,3~4次/日,连用3~5 d;

(3)采用康复母猪抗凝血和高免血清,每次内服10 ml,连用3 d,有一定的预防和治疗作用。可用中药治疗,其方剂为:白头翁15 g,黄芩10 g,苦参、黄连、秦皮、苍术各5 g,甘草10 g,粉碎后,仔猪每次3 g,2次/日效果良好。也可采用针灸治疗,可选用主穴:三里、交巢、带脉,配穴:蹄叉、百会穴,进行针灸,1次/日,连用3 d。

猜你喜欢

肌注内服毒素
What Makes You Tired
ALA-PDT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肌注治疗尖锐湿疣的效果观察
一类具有毒素的非均匀chemostat模型正解的存在性和唯一性
内服外敷防疫情
内服外敷,治愈新生儿顽固性呕吐
毒蘑菇中毒素的研究进展
甲氨喋呤单次肌注与经阴道超声引导下穿刺介入治疗未破裂异位妊娠的对比研究
严苛标准方能清洗校园“毒素”
聚肌胞肌注联合消疣胶囊治疗扁平疣临床观察
中药内服、外敷联合温针灸治疗脑卒中后便秘5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