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兰州市县域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2018-03-20周资行王文斌

大陆桥视野·上 2018年2期
关键词:平均水平兰州市县域

周资行+王文斌

县域经济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基本经济单元,承担着县(区)全域的经济发展任务,是区域协调发展的基石,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本载体。2016年,兰州市面对新常态下经济下行的严峻形势,县域经济总体保持平稳发展,但短板问题依然突出。总的来看,兰州市县域经济还处于低水平发展阶段,县域经济不够壮大仍是制约兰州经济社会快速协调发展,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主要“瓶颈”。本文通过对兰州“3县1区”之间对比分析,兰州与全省、全国县域经济发展的对比分析,较为系统全面地对兰州市县域经济发展现状进行了阐述和说明。

一、兰州市县域经济发展对比和特点分析

根据兰州实际,在兰州市辖3县5区中,除三县之外,我们将红古区也纳入到县域经济对比研究的范围。永登、榆中、皋兰和红古“3县1区”总面积12094.46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92%,总人口128.08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35%。

2016年,兰州市县域包括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重要指标都基本上较上年有所增加,产业结构调整、产业效率提升,为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好了基础。但兰州市县域经济在全市整体经济中占比并不高,主要指标均在平均水平以下,发展动能严重不足。主要表现出以下几方面特点:

1.经济规模很小且增长乏力。2016年兰州市县域经济的体量仅为363.51亿元,规模很小,其中经济总量最大的红古区目前也仅为125.81亿元,与全国县域经济400亿元左右的平均线还有很大差距。同时受到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县域GDP增速仅为7.3%,低于全市8.3%的整体增速,县域经济整体发展乏力。2016年兰州市县域人均GDP仅为3.52万元,仅为全市人均GDP的一半左右,除了红古区能够达到全国平均水平5.38万元外,其余三县不到全市平均水平的一半,其中榆中县最低,仅为2.06万元。

2.产业结构趋于合理但水平较低。兰州市县域经济的一产占到全市一产总量的73.4%,二产占19.2%,三产仅占11.9%,与2015年相比,三次产业占比从12.13:44.63:43.54调整为12.18:41.71:45.81。具体来看,一产占比远高于同期全国县域经济中的产业比重,二产和三产比重又明显落后于同期全国平均水平。可见,兰州市县域二产整体实力水平还比较弱,不仅现代高科技企业起点低数量少,资源性加工企业的规模也不大、加工能力弱、产业技术含量不高;三产比重突破50%,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增长力,特别是榆中县三产比重从51.84%增加为57.8%,增幅最大,这得益于榆中近年来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贡献。总体来看,兰州市县域经济产业结构调整正在加速,结构更趋合理,各县的经济发展水平有所提高,但仍然具有典型的农业经济特征,发展水平很低。

3.城乡收入基数较小但增速加快。2016年,县域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8938元,比2015年增长744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210元,增长1440元,增速均较去年有所加快,县域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保持在1%以内低位运行,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也降至33%。与此同时县域城镇化水平也有了明显提升,城镇化率达到55.48,较去年增长了0.18个百分点,城镇化步伐加快,城乡一体化水平进一步提高。

4.投资消费增长较快但拉动不足。2016年,“3县1区”固定资产投资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保持了较快增长,但是由于基数较小,拉动作用有限。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量33.93亿元,仅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29.9%。兰州地区人均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98万元,三县人均仅为3.27万元,只有全地区人均水平的65.74%。尤其是兰州市县域内,由于大中型企业比较少,众多小企业往往自有资本不足,严重依赖外部融资。可见,资本存量的严重不足是制约兰州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瓶颈。从消费看,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仅为106.92亿元,虽然较去年增长了10.2%,但是在全市的占比仍然不高,仅为8.5%,消费体量不足,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十分有限。

5.市场活力增加但缺乏创新。目前,兰州市县域经济发展创新面临着具有普遍性的制约因素,如对高层次创新人才的吸引力不够,在创新主体规模较小能力不足,创新平台层次相对较低,创新资金投入渠道单一,总量也不大等。在这种形势下,2016年,兰州市县域网上直报市场主体491家,增速达到了27.5%,市场热情和活力都有所增强,体量上仍不足全市的20%,但发展潜力很大。从2015年的R&D的经费支出来看,县域内R&D的经费支出仅为2万亿元,仅占县域GDP的0.55%,仅为全市平均水平的5.1%,由此可见,兰州市县域的创新投入严重不足,激发创新的动力不济。

二、兰州与甘肃省县域经济发展比较分析

纵观甘肃省县域经济发展总体情况,发展水平整体都很低,没有一个较强的县域经济体。兰州作为甘肃省会城市,与其他县相比,在发展县域经济方面具有较大的比较优势,通过以上比较可以看出,我们的优势并没有发挥出来,甚至还不如河西部分县县域经济发展水平。总体来看,兰州市县域经济整体发展基础不牢,特色优势产业发展不明显,县域综合竞争力欠缺,发展依然缓慢。

1.从经济运行情况看。2016年兰州市县域GDP占全省县域经济总量的5.09%,县域人均GDP为超过全省平均水平,达到128%。不考虑红古区,三县的人均GDP为也能够达到全省平均水平的80%左右。红古区、永登县、榆中县和皋兰县在全省各县经济排名中位列第1、第4、第5和30位,总体来看,兰州市县域经济在全省来说相对较好,处于中等偏上水平。甘肃全省人均GDP的水平总体较低,有14个县没有达到万元,全国平均线(5.83万元)以上的仅有肃北县、阿克塞县、红古区、肃南县、敦煌市、玉门市6个县域。兰州市的一区三县在全省的68个县域中排名比较靠前,红古区达到8.68万元,仅低于人口稀少的肃北和阿克塞,皋兰县、永登县和榆中县的人均GDP在2—3万元区间,高于全省县域平均水平,分别排名第10、第15和第29位。

2.从投资和消费水平看。初步统计,2016年全省县域的固投总额达到5356.02亿元,投资规模尚可。但是兰州市县域的固定资产投资有些差强人意,最多的榆中县为136.49亿元,仅排全省第8,不足排名第一的玉门市的一半,永登县排名26,红古区和皋兰县排名30开外。全省县域消费体量普遍不高,肃南县的社零额最高也仅为47.33亿元,过30亿元的县域仅7个。就全省而言,兰州市县域内消费相对较为活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仅能够达到20亿元以上,榆中县达到36.51亿元,排到全省的第3位。

3.從居民收入水平看。在与全省的比较呈现明显的“城镇低、农村高”的特征。省内最高的阿克塞和肃北的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能够达到3万元以上,全省的平均水平也在1.9万元左右,但是兰州除红古区以外,其余三县均未达到全省平均水平,仅为1.5~1.6万元,在全省排名倒数,尤其是榆中县险些垫底;农村居民收入情况则相对较好,红古区达到16179元,在全省排名第3,皋兰县、永登县、榆中县也能够达到0.9万元左右,远高于全省的0.5万元平均水平,排在全省前列。

4.从城镇化发展水平看。就已经掌握的城镇化率数据,全省的县域城镇化率差别很大,最高的阿克塞能够达到96%,最低的岷县仅20%。兰州县域的城镇化率在全省相对较高,红古区达到76.68%,排名第二,皋兰县51.09%、永登县48.16%、榆中县46%,均在全省前列。

5.从县域经济竞争力看。依据2015年甘肃省社科院发布的竞争力排名,该竞争力排名依据宏观经济竞争力、产业发展竞争力、基础设施竞争力、社会保障竞争力、公共服务竞争力、生活环境竞争力、社会结构竞争力、科学教育竞争力的8个一级指标和其包含的21个二级指标、64个三级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进行权重赋值后计算得到。结果显示,兰州市三县(红古区未纳入评价)县域经济竞争力低于酒泉,与张掖、武威、庆阳基本持平,综合评价整体靠前,8个方面均无明显劣势,特别是产业发面具有一定优势。所辖县域经济发展基本比较均衡,处于竞争中势地位。各县在全省77个县域中县域竞争力相对较好,榆中排在第15位、永登排在第23位、皋兰排在第35位,永登和皋兰产业优势在全省比较明显,榆中在社会保障方面优势较大。

三、兰州与全国县域经济发展比较分析

经济新常态下,我国县域经济发展面临着经济增速降缓、转型困难、体制机制制约、动力转换不足,整体呈明显下滑趋势,部分地区县域经济甚至出现了大面积的负增长。兰州市在这种大环境下,县域经济发展保持了平稳势头,增速虽然趋缓,但质量有所提升。不过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据中国社科院数据,在2016年全国县域经济400强中,甘肃无一入选,差距非常巨大,兰州市县域地区无论是从经济总量和经济集中度、还是财政收入和整体竞争力上,与发达县域地区相比都存在很大差距。

2017年7月举行的“2017中国百强县创新发展论坛”上,由赛迪县域经济研究中心编写的《2017年中国县域经济百强白皮书》指出,我国各区域县域经济的发展极不平衡,总体呈“东多西少、强省强县”的分布格局。百强县中,东部地区占76席,中部地区15席、西部地区8席,东北地区仅占1席。其中,浙江、江苏、山东三省分别占23席、22席和21席,占据了百强县的六成以上,而黑龙江、吉林、山西、青海、甘肃、宁夏、广西、贵州、西藏等省(自治区)的县域则无缘百强榜。《白皮书》还指出,百强县人均GDP高达9.7万元,进入到工业化后期。这是兰州市县域人均GDP高出的3倍多;富裕程度上,百强县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165元,比全国平均水平(33616元)高出16.5%,也是兰州市17210的两倍多;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3.1万元,而兰州市刚过万元。因此不论从经济总量、社会生活还是居民收入,我们全方位落后于全国百强县,差距非常巨大。

《白皮书》对目前我国的县域经济发展趋势也作了研判。指出东部地区产业向中西部转移、中心城市制造业向周边转移的两个转移成为县域产业发展新动力;以乡镇工业为主要内容的点状经济、以园区工业为主的块状经济、融入都市圈或城市群的网状经济的三个阶段性走向为目前我国县域产业发展新方向;新技术、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等领域将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新亮点。《白皮书》对未来县域经济发展提出了五点建议:一是加快创新驱动,实现新旧动能转换;二是优化产业体系,提升县域竞争优势;三是践行绿色理念,推动生态经济发展;四是鼓励公私合作,创新PPP应用模式;五是融入城市群,促进跨区域协同协作。我们选取了百强榜前后十强以及入选的西部城市,对它们的主要经济指标进行列表(见下表)。

通过表格可以看出,兰州市县域经济发展水平与全国百强县前十基本没有可比性,哪怕是与后十强相比差距依然非常巨大,而且这种差距是全方位的。抛开地域因素、经济基础、发展环境、国家政策等客观因素,如何发展壮大兰州市县域经济,留给我们的时间不多,留给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还有很多。

(作者单位:兰州市政府政策研究处)

猜你喜欢

平均水平兰州市县域
论提升县域环境质量的现状及治理思路
基于融媒体环境的县域媒体技术创新
随机变量的期望及其应用
低年级小学语文的识字教学
县域高中文科数学生态课堂的“三味”
函数“三要素”的解题策略
国家十项举措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