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在治堵大环境下进行公交线路提速

2018-03-20

城市公共交通 2018年1期
关键词:专用道公交站点公交系统

袁 亮

(温州市城市交通研究所,温州 325027)

引言

城市交通拥堵是影响城市形象和居民生活品质、困扰城市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浙江省发布“五年治堵,誓约畅行”治堵令,要求通过2013年到2017年的5年治堵,使得全省城市交通拥堵状况明显改观,并提出“公交优先是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的根本出路”。在交通综合治堵的大环境下,从公交本身和外部交通出发,双管齐下进行公交提速是发展公交优先难得的契机。本文从确定公交提速目标、分析拥堵原因、制定提速方案、拟定项目库等方面对温州运量最大的前20条线路进行系统性提速。

1 提速原理

V=L/T=线路总长度/(路段运行时间T1+交叉口通过时间T2+公交站点停靠时间T3)。

提高公交运行速度,从优化运营线路(公式分子)、缩短运行时间(公式分母)两方面出发。

优化线路的方法有减少线路绕行(包括非直线系数过高线路和超长线路[1])、合理避开拥堵路段、提升公交线路功能。缩短路段运行时间的方法有缩短T1:①调整道路断面,适当增设公交专用道;②优化路内停车泊位分布、加强路内停车泊位管理,减少静态交通对动态交通的干扰;③调整人行过街设施,减少路段车让人的等候时间;④组织片区机动车分流,减少公交通道上机动车流量、减少相交道路对公交通道的影响与干扰。缩短T2:在交叉口设置公交优先信号或划分公交专用进口道,减少公交延误时间。缩短T3:①对公交车站进行系统改造,增加公交港湾站,在公交线路密集车站设置公交子站,以减少站点客流堆积和延误[2];②跃站停车,部分线路车辆越过公交客流量非常少、有其他线路互补的站点。

2 拥堵分析

本分析第一步在宏观层面强调布局,通过访谈、调查、分析得到影响公交运行速度的拥堵路段,并通过公交线路规模与公交流量分析,对影响公交运行速度的重要交叉口进行梳理。 第二步在微观层面注重细节,针对宏观分析整理出来的路段,对交通运行和交通设施进行整理与分析,找出影响公交速度的症结所在;对整理出来的交叉口,调查其几何设计、公交优先、机动车流量、公交车流量,分析是否有必要、有条件进行改善。

路段分析以新城大道(府东路至汤家桥路段)为例(图1),道路断面采用四块板形式,机动车双向6车道,非机动车道宽度5.5m,人行道宽度10m。非机动车道内划有停车泊位,进行咪表收费管理。该拥堵路段有“广电中心”和“新城站”2对设置在非机动车道内的沿边式公交停靠站。影响公交运行速度的主要原因是公交站点位于设有机非绿化隔离带的非机动车道内,公交线路多达24条,沿边式公交站点容量无法满足需求。同时,非机动车道的车辆停靠和驶离对通道内的公交车造成明显影响。

交叉口分析以温州大道-温瑞大道交叉口为例(图2),通过交叉口的公交线路达36条,其中东进口18条,公交流量216辆/h。该交叉口不仅机动车流量大,而且附近的火车站、汽车站、加油站、地下商业街吸发大量人流,行人交通意识薄弱,慢行交通影响交叉口通行能力,使得大量公交车辆在交叉口长时间排队延误。

3 提速方案

本文提出内外兼攻的提速方案,不仅对公交系统自身进行优化,还对公交系统外部影响公交运行的因素提出改善措施。内部优化包括调整公交线路、改造公交站点、设置公交路权。外部优化包括对道路断面进行合理分配,增加路段通行能力;对交叉口和公交站点的路内停车进行重点管理,减少停车对公交的影响;增加道路交通设施,加强交通组织与管理等,对道路进行有机扩容。

图1 公交线路主要拥堵路段

图2 影响公交提速的主要交叉口

3.1 公交系统内部优化

公交线路改善首先以45路为例(图3),将其由普通线路提升为BRT支线,可使用2.6km长的路中公交专用道。再以20路为例,将线路由拥堵的金蟾大道调整至六虹桥路,不仅可以提升20路的速度,同时还间接改善金蟾大道上公交车辆的运行情况。

依据用地条件、道路等级、交通流量、线路规模等因素,提出A至H共8种公交站点改造形式见附表。以“双屿客运中心”为例,将南侧站点改造为形式A,将北侧站点改造为形式B(图4),既保持非机动车道的连续性,又增加公交站点停靠能力。

参考《温州市城市公共交通规划修编》中公交专用道远期规划与近期规划,同时考虑专用道布局与提速线路的关系,从优化公交专用道网络,增加公交专用道系统性出发,新增温州大道、过境公路、宁波路三条共12km公交专用道。

3.2 公交系统外部改造

公交系统外部优化包括对道路断面进行合理分配、对路内停车进行重点管理、对道路交通设施进行补充完善,从而多方面对道路通行能力进行有机扩容。

道路断面调整不仅对横断面分布不合理的路段进行断面重新分配,还结合公交专用道的整体布局方案设置公交专用道。以金蟾大道为例,断面改造中拆除机非绿化隔离,用机非隔离墩取而代之,将机动车道数调整为双向四车道,同时设置单侧路内停车。改造前后对比如图5所示。

图3 45路公交线路改善图

图4 公交站点改善图

附表 公交站点改造形式列表

图5 金蟾大道横断面对比图

路内停车管理重点针对交叉口和公交站点,减少关键节点停车对公交运行的影响。交通拥挤的主要交叉口50m范围内,次要交叉口30m范围内禁止停车。干路上的沿边式公交站点依据线路规模施划30m、45m的停靠区,支路上的沿边式公交站点施划30m停靠区。

规范路段上人行横道的设置与管理,取消间隔过近的人行横道,在确有需求的地方增加人行横道来减少行人乱穿马路现象,将干道上流量大的人行横道改为信号灯控以避免人流和车流的冲突。

4 实施情况

公交提速方案涉及多个部门、多项工程,需要依据工作量、效果、实施难易程度等,分步分责、稳步推进。第一阶段以调整公交线路、加强交通管理为主;第二阶段进行交通组织优化、落实公交系统内部工程类实施方案;第三阶段攻克公交系统外部投资高、难度大的工程项目。

目前市交运集团已将2路、45路、78路提升为BRT支线,并对29路、25路、27路等进行调整或取消。市交警支队开展路内乱停车专项整治行动,大部分公交走廊被列入严管路段,道路交通环境得到改善。望江路过街天桥的建设(图6),市府路、车站大道、汤家桥路等多条干路上平面过街信号灯的增加,在减少行人过街对公交车影响的同时,提高了交通安全性。温州火车站广场公交始发站、双屿公交枢纽的改造与组织优化(图7),惠及40余条公交线路。

图6 望江路过街天桥建设实景图

图7 公交始发站交通组织改善图

对比分析20条提速线路在2015年6月和12月的运行数据,3条提速线路在高峰时段的运行速度得到明显提升,其中20路早高峰速度由16.59km/h提升至18.21km/h,25路早高峰速度由11.52km/h提升至17.66km/h,29路早高峰速度由16.09km/h提升至18.05km/h。

5 结语

本文在城市交通综合治堵的大前提下,系统性研究了如何对运量最大的前20条线路进行提速。研究对象不单指公共交通,还包括路内停车,道路设施、交通组织、交通管理。本项目名为公交提速,实则离不开综合治堵,因为仅在公交系统内进行提速是简单的、狭隘的、效果甚微的。综合治堵是城市交通改善的有效手段,在此期间进行公交提速是契机,需要交通各部门相互协作、共同努力、稳步推进。结合治堵开展公交提速是一个好的开始,并需要贯穿到城市发展中的每一个阶段,只有这样公交运行速度才能与城市交通共同前进。

[ 1 ] 戴禾. 常规公交线网近期优化使用方法探索与实践[J].中国市政工程, Aug.2015.

[ 2 ] 陈华,郑猛,余世英. 让公交快起来-武汉市地面公交运行缓慢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公共交通, Jul.2015.

猜你喜欢

专用道公交站点公交系统
合肥市高铁南站公交线路优化研究
基于GIS的哈尔滨市118路公交站点选址优化
郑州市启用22条公交专用道
基于POI数据与ArcGIS空间分析技术的城市公交站点现状容量评价方法
武汉建成全国首条共享单车专用道
基于用户体验的智能公交系统优化设计
基于收费软件漏洞的高速公路收费站ETC专用道砸车原因分析
城市公交站点选址评价分析
西安国际化进程中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双语建设与优化策略
智能公交系统网络设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