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互联网+”时代的档案管理方式

2018-03-20姚德运

数字通信世界 2018年7期
关键词:档案资料互联网+档案管理

姚德运

(巨野县党史委,菏泽 274900)

1 档案管理信息化的意义

1.1 更加全面的档案资料采集

信息化的档案管理,能够优化传统的纸质档案,采用更丰富的音频档案资料形式,使档案资料连接形成一个整体,极大地节约了档案采集成本,使档案资料采集更加完整和全面。

1.2 更广泛的服务范畴

在网络档案管理平台下,利用网络共享的优势,可以为更多的档案资料需求者服务,提高档案资料的服务性能,促进各方面档案信息的融合,发掘不同档案资料平台之间交互、合作价值。

1.3 快捷的档案搜索和查找

在相对应的档案管理搜索引擎下,用户可以在自己所拥有的权限内对档案资料进行查找和阅览,能够有效的节省工作人员的时间和精力,简单快地获得相关信息,提高档案资料的查找效率,提升档案管理的质量,快速实现档案资料的价值。

2 在“互联网+”时代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2.1 档案资料录入缺乏标准和规范化

档案管理工作的基础就是标准和规范化,但在互联网+时代,档案管理的基础工作并没有做好,无论是在信息统计采集还是网络建设上,形式和内容要求都由明显的不一样,导致网络档案资料的规范和共享性较差,无法适应档案信息资源的共享要求。目前,我国还没有形成统一的档案信息录入标准,严重地影响了我国档案管理方式进一步的发展。

2.2 网络安全决定档案管理的安全性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发展,办公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导致档案泄密的隐患不断加大。由于档案资源自身存在的安全漏洞,使其面临更多类型的安全问题,比如篡改、脚本攻击等,导致档案平台失去控制权限,信息被窃取,甚至出现长期的潜在监控问题。在我国,很多单位组织的档案保存环境都非常差,甚至某些单位认为档案管理没有关系到经济利益而放松保护措施,对网络档案信息的安全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3 “互联网+”时代档案管理的对策与方式

3.1 档案资源本身的数字化

现代化的档案信息化是一个大型且系统的工程,档案的管理不仅仅局限在整理和保存工作,也包括了数据档案的索引创建、纸质内容的电子化以及档案按图索骥和分类工作。档案的信息化仅仅依靠现有的目录来查询是远远不够的,应当充分利用好数字档案和资源的内在联系,为所有用户提供一个有价值方便快捷的信息服务,这才是当前信息化档案管理的根本目的。另外,档案资源的数据库的建设也是一个刻不容缓的任务。想要建设成一个系统的现代化档案管理部门,不能仅仅依靠纸质档文字构成,更应该包括声音、录像、电子等影像以及信息化的资料。运用当前的主流多媒体数据库作为引导,能够很好地解决多元化电子时代档案管理和储存工作。档案数据库的建成,不能能够为档案的存储和查阅提供各种快捷有力的数字服务基础,更是能够满足社会不断飞速发展的一个基础性建设。

3.2 档案管理的在线服务

利用互联网技术可以建立起一个健全的电子档案网站,并能够开展各项网络服务,档案管理部门利用更少的人力可以组织更大的网上数据和信息服务,为用户提供更加便利的服务。不仅仅是普通民众,各单位的信息部门也可以加强互相之间的联系与沟通,利用管理数据中心,实现文件随时查阅,电子文件信息随时共享等。另外通过网上咨询和在线服务,不仅仅节省了人力,更方便了用户的便捷体验,提高了效率。用过互联网上的档案管理部门汇编的专题,提供给用户电子邮箱等服务来满足用户的需求,提到服务水平以及工作效率。

另外,管理人员工作内容的改变势必会带来观念的冲突,解决好档案管理人员的管理观念,塑造新的互联网管理思想也是档案管理任务转型的工作之一,应当运用现代化技术手段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和管理理念,提高为用户服务的意识。

3.3 加强网络安全及时

利用网络的同时应到加强网络安全意识的建设,建立健全档案管理的防火墙,对局域网用户之间的相互访问进行控制,对线路层次谨慎过滤。一些莫名的IP要经过过滤检测甚至拦截处理之后在进行评估,对未知来源的服务器或者程序要谨慎防护,充分实现网络以及档案信息的安全工作。

4 结束语

本文分析了“互联网+”时代档案管理信息化的必要性,并且从提高档案管理的效率出发,结合资源共享、提高效率安全等方面进行了详细全面的阐述。提供了基于互联网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方法,最后为档案信息化的建设提供充分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猜你喜欢

档案资料互联网+档案管理
展览档案资料的收集和归档探讨
工程档案资料管理现状及信息化管理创新的思路探讨
如何规范档案管理
地质档案资料的保密工作探析
档案管理与企业内部控制关系的思考
建筑工程档案资料有效管理措施的应用研究
健康档案管理的“云”前景
加强工程项目档案管理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