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拓新广播电视设备维护理论推动广播电视技术发展

2018-03-20

数字通信世界 2018年7期
关键词:运维广播电视检修

马 锋

(邹平县广播电影电视中心,滨州 256200)

在广播电视的日常运维中,对设备的精心维护是保障广播电视顺利进行的必要环节。在新时期下,广播电视不论在内容还是在运维技术上,都较以往有了很多的不同,因此设备的维护也出现了新的问题和难点,需要设备维护人员对新的历史背景有足够的认识,同时在工作中总结新的维护理论。

1 广播电视设备维护

广播电视诞生后,改变了人们日常中的信息获取手段,掀起了传媒产业的变革,并最终成为生活中一个重要元素甚至国家中一个重要的经济产业。我国幅员辽阔,广播电视网络也庞大而复杂,要实现整个广播电视网络的连续正常运行是非常困难的,这首先要保证以县为单位的各个小型广播电视站点的安全运维,其中少不了对广播电视设备维护重视和维护理论支持。

广播电视的设备维护,即在相关技术手段和维护理论的支持下,实现广播电视播出工作的顺利进行,并且能够及时排查和解决系统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故障[1]。作为运行保障环节,广播电视设备的维护会随着广播电视技术的进步出现新的挑战,而同时高效合理的设备维护也有效保证了广播电视技术的发展。

当前,广播电视作为一种传媒手段,在现如今互联网媒体兴盛的冲击下,呈现出许多新的发展需求,传统产业力求在多角度的革新,对设备的维护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具体而言有以下几点:

1.1 维护周期长,频率快

广播电视的运维是全年无间断的,伴随着运维就要求了对于设备的维护也是全程无间隔的。此外,由于设备的长期高强度运行,设备出现问题的机率也远大于普通的设备,设备的维护工作必须随时待命解决突发情况。

1.2 设备复杂化,维护难度大

广播电视技术手段处在不断的革新当中,除了传统的调幅、调频广播以及有线电视等方式,许多新的技术也在不断加入,比如卫星电视广播、数字电视、以及逐渐成熟的“三网合一”技术。这些新技术的使用,使得广播电视运营设备的复杂程度不断提高,并且设备间的关联度不断增大,一个设备运营出现问题,可能会牵连到其他相关设备,这些因素都使得维护难度不断增大。

1.3 广播电视节目质量提高,维护要求更加精细

在新时期与互联网媒体的竞争下,作为传统媒体的广播电视,无论在节目内容还是在传送质量方面,要想继续生存和发展,必须要有质的突破。为此,广播电视节目的内容逐渐丰富起来,并且高清数字电视业务也日渐普及,在这些提高的背后,是广播电视设备维护工作的精细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在各个维护细节上都必须做到位,才能为公众带来良好的广播电视节目体验,这也使得传统的广播电视媒体有了新的竞争力。

2 传统广播电视设备维护存在的弊端

广播电视的运营和其设备的维护是紧密相关的,但是可以发现,传统的广播电视设备维护存在诸多弊端,这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广播电视产业的发展。要想在新时期展现传统媒体的新活力,就必须解决这些问题。

2.1 维护意识不足

以县级的广播电视单位为例,通常单位人员较少,广播电视管理人员对于设备的维护重视不足,分配的人手也不够,这使得很多设备上的问题,在出现后都无法及时得到解决。此外,也存在维护意识落后的问题。对于广播电视运营设备上的问题,要通过定期检修,提早发现,预先解决。但是目前并没有形成规范的检修机制,很多问题都是在出现后才着手处理,这很大程度上延长了设备的修理时间,严重时还可能导致整个广播电视系统的短时期内瘫痪。

2.2 设备维护不规范

设备维护的不规范大体而言可以分为:制度上的不规范、流程上的不规范以及技术上的不规范。制度上的不规范,指的是很多小型的县级广播电视运营单位,没有形成规范的设备维护管理制度,设备的检修也不是定期进行的,当出现问题时责任落不到个人,可能出现相互推脱的情况。

流程上的不规范主要是指,设备维护过程中流程不清晰,环节不统一,导致了很多必要的流程都没有进行到位,形成维护和检修上的漏洞[2]。技术上的不规范一定程度上也可以理解为技术的落后,部分老设备维护人员,具有丰富的维护经验,但在相关专业技术上却有不足,面对很多新技术、新设备,难免在维护上产生规范性的问题。

2.3 专业人才的培养机制没有建立完善

广播电视技术还存在较大的发展空间,但是设备维护专业人才的缺失问题却逐渐暴露出来。年轻人通常谋求在大城市的发展,导致在许多县级的广播电视单位,经常出现招收不到新的设备维护人员的情况。此外,老一辈的设备维护技师与新一代的维护人员断层也愈发明显。这些问题的解决都要依赖专业人才的培养机制,而目前我国在这一方面的培养机制还不够完善,年轻的技术人才主要通过老师傅的言传身教来掌握设备的维护经验,这使得设备维护技术没有得到较大范围的推广,因此广播电视设备维护专业人才也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

3 改进广播电视设备维护工作的方法

3.1 强化责任意识

针对广播电视设备维护工作中出现的维护意识不强、维护责任推脱等问题,广播电视单位在对工作人员的管理中,首先应该强化设备维护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明确设备维护的重要性,同时采取将各个广播电视设备维护责任落实到个人的策略,在出现问题时可以有针对性的解决,这也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维护人员日常工作的积极性。

3.2 建立完善的设备维护管理规范和流程

设备维护管理规范的缺失,通常会导致设备维护质量的下降,维护流程的不规范,会使得设备出现问题的可能性增大。因此,广播电视单位可以组织制定符合单位实际情况的制度规范和维护流程,使设备在维护中,标准上有据可依,流程上规范完整,以往很多容易错过的维护点可以得到弥补。此外,维护标准的制定也促进了维护质量的提高,同一问题重复出现的可能性降低[3]。

3.3 制定定期检修维护制度

广播电视设备在长期的高强度运作下,设备中的问题是由小及大逐渐积累的,疏于检修会导致问题的严重化。因此,广播电视单位设备维护管理中,应当制定定期的检修计划并且做到严格执行,对于检修中发现的小问题及时的处理,杜绝了问题巨大化的可能性,也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设备的维护成本。对于检修中暴露的典型问题,还可以开展专门的组织研究,形成一套完善的解决方案,作为日后解决其他问题的科学参考[4]。

3.4 引进先进的设备维护管理经验

对于县级的广播电视单位而言,虽然设备的规模和复杂程度都相对而言较小,但有可能存在设备维护经验不足的问题,因此,广播电视单位可以定期组织设备维护相关人员,到省市级等大型的广播电视单位参观学习,交流设备维护检修的心得。同时也可以邀请专业的设备维护人员到县级单位进行参观指导,指出日常设备维护中存在的不足。这些措施对于县级广播电视单位的维护工作而言获益是极大的,他们可以结合自己的实际工作体会,形成一套属于自己的维护理论。

4 结束语

面对新形势下新兴媒体的竞争,作为传统媒体的广播电视产业发展压力巨大,设备维护工作是这一传统媒体应对新挑战的强力保障。设备维护从业人员应当有着足够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努力丰富和创新自己的维护理论,助力广播电视产业发展。

猜你喜欢

运维广播电视检修
运维技术研发决策中ITSS运维成熟度模型应用初探
检修
风电运维困局
杂乱无章的光伏运维 百亿市场如何成长
变电站一次设备检修的意义及具体检修内容分析
周六广播电视
周日广播电视
周五广播电视
周三广播电视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二次回路的维护与检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