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乔姆斯基对美国民主干涉的批判及其当代价值评析

2018-03-20吕育晓

关键词:乔姆斯基民主

吕育晓

美国民主长期以来被看作是全球民主政治的“典范”,也是许多国家民主制度建设所效仿的模板,但实际上它并不如表面上那么美好。近年来,美国的种种政治事件暴露出了美国民主的弊端,2016年美国总统大选也再次显露了其虚伪的一面。乔姆斯基是当代西方左翼代表人物之一,与其他左翼思想家相比,他并没有把目光过多地投射在美国的民主制度层面,而是集中于美国对外的民主实践,也就是美国在全球范围内所进行的民主干涉。

一、乔姆斯基视域中的民主干涉

在国际关系中,“干涉”是一种常见现象,也是常见用语。对于干涉的界定,学术界存在着不同的看法,目前尚无定论。总的说来可以归纳为2种观点,即狭义的干涉和广义的干涉。狭义的干涉是指专横的强制性行为,特别是暴力的军事行为;广义的干涉则是指干预别国主权的各种行为,包括从发表言论、经济制裁到军事行动等各种不同程度的干预行为[1]。由此可以看出,无论是狭义的干涉还是广义的干涉,从本质上讲都是一种与主权有关的行为。所谓干涉行为,一方面是指妨碍、反对、取消、破坏国家行使主权的行为;另一方面,则是指具有一定的强制性和专断性的行为。《奥本海国际法》对“干涉”的定义是:“干涉是指一个国家为了维持或变更事物的实际情况而对另一个国家事务的专横干预”。同时,奥本海还强调:“真正的干涉总是专断的干预,而不是单纯的干预。”[2]这是各种干涉行为所具有的共性。

从乔姆斯基的诸多著作中可以看出,他眼中的“干涉”显然是指广义的干涉。所谓的“民主干涉”,虽然乔姆斯基没有在其著作中进行明确的界定,但从中推断可知,他眼中的民主干涉至少应该包含2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基于捍卫民主的理由;二是以干涉为方式的行为表现。实际上,民主干涉与“新干涉主义”联系非常紧密。新干涉主义是指在当前的国际环境下出现的一种以人道主义和捍卫西方共同价值观为借口,用政治施压、军事打击和经济制裁等手段干涉别国内政的思潮和行为模式[3]。由此可见,民主干涉就是指以捍卫民主为理由,用政治、军事、经济等手段干涉别国内政的一种行为模式。

二、乔姆斯基对美国民主干涉模式的批判

政治施压、军事打击、经济制裁、文化输出、宗教渗透等一直是美国打着所谓的“民主”旗号去干涉别国内政、破坏别国真正的民主时所釆用的手段。今天,除了传统的军事干涉外,干涉手段也日益朝着隐蔽化和技术化的方向发展,使用时更是多手段、多方式并用。纵观乔姆斯基对美国民主干涉的批判,他认为美国的民主干涉主要集中在拉美国家、东南亚国家以及中东国家等,对这些国家所采取的主要干涉方式是军事干涉、政治干涉和经济干涉。

(一)对美国军事干涉的批判

在美国的《国防部军语及相关术语词典》中,对“军事干涉”(military intervention)一词有明确定义,即 “某个国家或某些国家将军事力量投入现有争端的经过慎重考虑的行为”。乔姆斯基认为,“军事干涉”实际上就是战争的一种形式,但美国政府和媒体通常不是说“发动战争”,而是说采取“军事干涉”行动,并宣称采取军事干涉的目的是保护美国的国家利益或捍卫其他国家的民主,这实际上是一种欺骗行为,目的是掩盖战争的实质,为侵略找托词。乔姆斯基的观点有一定的道理。从理论上讲,这个词语在2个方面有利于美国政府的军事行动:一方面,进一步扩大了美国政府使用武力的范围,这意味着即使别国并未对美国发动战争或对美国造成威胁,但只要美国认为有必要,那么美国就有权首先对别国采取军事行动,因此,它实际上为美国对别国使用武力找到了合法的依据;另一方面,“军事干涉”在心理上比“发动战争”更容易被人们所接受,这有一定的心理学因素,当然,也离不开美国媒体及知识分子对其进行的渲染。

从现实来看,越南战争、巴拿马战争、伊拉克战争等由美国挑起的一系列战争有力地证明了乔姆斯基的观点。越南战争一直是美国难以言说的伤痛,这场在美国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的战争使美国人民第一次尝到了战争失败的滋味,这场战争是与乔姆斯基一生政治研究关系最密切的一个事件,也是他经常提及的话题。对于越南战争,自由主义阵线通常的观点是,越南战争是个悲剧,但其出发点是好的,只不过是因为政策制定者的误导才造成这种结局。由于南越人民正处于北越支持的革命力量的威胁之中,美国有责任帮助南越人民制止“内部侵略”,使南越人民免于落入共产主义的“魔掌”之中。乔姆斯基认为,自由主义阵线的观点实际上为美国政府掩盖了战争的实质。其实,越南并没有发生他们所说的“内部侵略”,而是国内不同政治派别为了争夺政权而进行的相互争斗。在本质上,这属于越南的内部事务,但是,这种内部争斗最后导致美国直接入侵越南的严重后果。美国对越南进行军事干涉并不是出于捍卫民主的需要,而是纯粹出于美国自身的利益考虑,也就是为了保持美国在亚洲,特别是在东南亚地区的地位。此外,乔姆斯基还指出,美国声称自己是来保护和拯救越南人民的,但它实际上在越南犯下了滔天罪行,因为每天都有成千上万的越南农民由于飞机轰炸而不得不逃离家园,沦为无家可归者。

1989年12月,美军入侵巴拿马。美国驻联合国大使托马斯向安理会解释说:按照《联合国宪章》第51款的规定,“我们可以出于保护本国人民和本国利益的目的,派遣武装力量去保卫另外一个国家”,防止“别人以这个国家为跳板,向美国境内走私毒品”。乔姆斯基认为,这只不过是美国政府自导自演的一场戏罢了。巴拿马的当权者诺列加一直是美国所扶持和利用的对象,在二者的合作下,巴拿马一度成为毒品交易中心。但是,当诺列加不再唯华盛顿马首是瞻的时候,他就被美国新闻界扣上了妖魔化的帽子。美国新闻界强烈谴责巴拿马政府践踏人权,并毫不留情地指责诺列加未能达到崇高的民主标准。于是,所谓的“正义事业行动”便发生了[4]。

2005年1月,伊拉克举行大选,伊朗外长为表恭贺宣称伊朗支持伊拉克人民,并祝愿伊拉克人民选出一个民主政府,富足地生活在一个团结统一的国家里,同邻国和平共处;伊朗还希望伊拉克取得完全的主权,有一个民主、和平、稳定的周边环境。美国为此也发表了类似的声明。乔姆斯基认为,与伊朗的声明相比较,美国的声明是非常值得怀疑的,其原因是不容忽视的。他引用了中东问题专家诺顿的话:“在伊拉克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谎言被揭穿后,布什政府越来越强调这场战争带给了伊拉克民主制度,于是学者们也纷纷去赶这个民主化的潮流。”但是,经过了“民主化潮流”洗礼的伊拉克人民却不这样看。在巴格达举办的一次盖洛普民意测验中,只有1%的人觉得美国是来推行民主的,大多数人认为美国的目的是攫取伊拉克的资源,并按自己和以色列的利益需要重组中东格局。对此,乔姆斯基评价道:“这就是理性的西方人所嘲笑的‘阴谋理论’,那些嘲笑者相信就算伊拉克的主要出口商品是莴苣和泡菜而不是石油,伦敦和华盛顿也一样会投身于‘伊拉克的解放事业’中。”[5]

(二)对美国政治干涉的批判

提到美国的政治干涉行为,就不得不考察美国的对外政策。乔姆斯基指出:“美国总是提出崇高且令人振奋的口号,但在现实中却执行几乎完全不同的政策。”《门罗宣言》包含了3个重要原则:“反对欧洲国家再在美洲夺取殖民地”原则、“不干涉”原则和“美洲体系”原则,但在真正施行过程中却发生了偏离。因为以理想主义和高尚道德准则而闻名的威尔逊总统曾私下说:“实施《门罗宣言》,美国考虑的只是其自身的利益。”乔姆斯基认为,美国的用意是为了替代它的老对手——英国和法国,实现对拉丁美洲的绝对控制。1941年,罗斯福在国情咨文中宣称盟军是为一个基于4项“人类最根本的自由”之上的世界秩序而战:言论自由、信仰自由、免于匮乏的自由和免于恐惧的自由。乔姆斯基对此评价道,战争期间这一理想使反法西斯战线内部的各种力量得以团结起来,但事实上,美国提出的“四大自由”是在“第五大自由”的指导下开展的,即“抢掠和剥削的自由”[6]。乔姆斯基对美国对外政策的批判是有事实依据的,美国在拉丁美洲、东南亚以及中东地区进行的政治干涉清楚地表明乔姆斯基所言非虚。

《纽约时报》的记者刘易斯曾说:“热切地期盼美国式民主在世界被复制一直是美国外交政策的主题。”乔姆斯基认为,对这种美国式民主的期盼是与经常诉诸暴力和颠覆来破坏民主的行为共存的。美国曾在委内瑞拉、玻利维亚、尼加拉瓜、多米尼加等国以扶持独裁者的方式来破坏拉丁美洲国家的民主化进程,而给真正推行民主化的拉丁美洲领导人扣上独裁者的帽子。委内瑞拉总统查韦斯当政期间,委内瑞拉民选政府的支持率稳步提升,是所有拉丁美洲国家政府中支持率最高的。因为查韦斯推行的社会计划帮助了大多数委内瑞拉人,那里的人民相信这个政府是第一个关心他们的政府。玻利维亚总统莫拉莱斯推动的资源国有化运动得到了本国95%的人民支持。我们能够说这样的政府不民主吗?反观美国在萨尔瓦多、尼加拉瓜所扶持的领导人,他们当政期间本国人民一直饱受镇压、酷刑和屠杀的摧残。对此,当时的美国媒体却评价道,这些业绩是美国“为我们时代的民主胜利提供了灵感”[7]11。

在中东地区也随处可见美国借助傀儡政权进行的干涉活动。1982年,以色列以美国为后台入侵黎巴嫩,黎巴嫩真主党宣告成立并开始驱赶侵略者,之后,黎以两国一直冲突不断。在2005年6月进行的黎巴嫩大选中,黎巴嫩真主党因为在南部地区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因此,其候选人得到了80%的选票。而美国却指责“黎巴嫩真主党不断制造恐怖事件”,并敦促欧盟“将真主党列为恐怖组织”。当中东学者朱恩斯向美国国会询问依据时,美国国会却不能举出黎巴嫩真主党进行恐怖活动的例子。乔姆斯基认为,如果美国国会真心支持黎巴嫩的民主事业,那么,它就会欢迎真主党转型成为一个政党,而不会采取如此举动。无独有偶,2006年1月,巴勒斯坦进行了自由选举,哈马斯在议会中获得多数席位。但是,这显然违背了美国的意图,因此,美国和以色列马上就给了巴勒斯坦人严厉的惩罚。在美国的纵容和默许下,以色列在加沙地带加剧了本来就已经非常严重的暴力冲突,正如以色列人权组织指出的那样:“以色列将加沙地带变成了世界上最大的监狱。”[7]38在乔姆斯基看来,美国对民主的界定是以美国的喜好为标准的,只要按照美国说的去做,民主就是好东西,反之则不然。

(三)对美国经济干涉的批判

20世纪80~90年代,美国政府接受新自由主义经济思想的主要观点,将其融入美国的对外经济政策之中,形成了所谓的“华盛顿共识”,提倡减少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的干预行为,推行贸易自由化,并将此作为美国对外经济政策的重要手段。从新自由主义政策刚出笼到现在,乔姆斯基从未停止过对其进行猛烈的批判。首先,减少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的干预行为不仅无法实现,反而会扩大政府的干预行为。事实上,就像瑞格洛克和杜德的研究所揭示的那样:“世界上几乎所有的最重要的公司的经营策略及其竞争地位都一直受到政府决策或贸易保护政策的支持。”[8]21在新自由主义政策推行之初,美国的大公司急于向海外开拓市场,但遭到其他国家的强烈抵制。美国政府则极力推进贸易自由化,要求其他国家放弃贸易保护主义。此外,美国政府还给予本国企业补贴和财政支持等。由此可见,美国政府在全球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全球化并非是自由市场的自然扩展,而是依靠政府强有力的支持。其次,贸易自由化已成为美国干涉别国内政的借口。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变迁,美国过去推行的赤裸裸的军事干涉已不得人心,美国政府只好寻找新的干涉途径,新自由主义迎合了这种口味。新自由主义理论认为,为了使市场经济顺利发展,西方式的民主以及其他民主权利对全面有效运作的市场制度来说是至关重要的。这一理论基础是美国能够以推进贸易自由化为幌子,输出其价值观,特别是美国式的民主,从而和平演变社会主义国家,实现其称霸世界的野心。

政府机构日益庞大,它们在新自由主义的旗帜下,毫不掩饰地只满足部分阶层的利益。特别是美国政府将许多贸易合约和协定强加给其他国家,使得本国的大公司和富商们能够轻而易举地主宰其他国家的经济命脉,却不需为其他国家的人民承担任何责任。“马歇尔计划”的附加条件是只能购买美国的农产品,这使得美国的谷物在世界市场中所占的份额从二战前的10%增加到1950年的50%,导致阿根廷的农产品出口降低了2/3。1981年,美国国家开发署和世界银行推出了一项有利于装配厂和农业出口的发展计划,把海地从自给自足的农业国变成了商品倾销地。这样做的结果就是使美国的生产商和海地的巨富阶层获益,加剧了海地人民的不平等和贫困状况,使海地20世纪80年代的工资水平下降了56%。肯尼亚的纺织工业在1994年彻底崩溃了,因为克林顿政府通过设置配额阻止了其他工业国家一直遵循的发展道路[8]24。这样的事例比比皆是。乔姆斯基通过这些事例揭露了新自由主义市场秩序中的市场民主的实质,即保护富裕的少数人的利益不受贫穷的多数人的侵犯。

三、乔姆斯基对美国民主干涉批判的当代价值

(一)丰富了对资本主义民主的批判思想

资本主义民主发展到今天,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这种政治制度相对于封建专制制度来说,其进步性不言而喻,但是,由于它黑暗的一面在资本主义发展早期就被思想家们窥察到了,因此,从那时起就开始了对资本主义民主的批判。西方左翼思想家或从资本主义民主观念、民主思想等理论层面,或从议会制度、政党制度、选举制度、经济制度、新闻制度等制度层面对西方民主制度进行了剖析,从而揭露了西方民主制度的虚假性。可以说,在这一领域已经形成了汇集众多西方左翼思想家的民主批判思想。乔姆斯基作为当今西方著名的左翼思想家、政治活动家和“当代最伟大的知识分子之一”,他对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民主的批判不仅包含了对民主制度的批判,还包含了对美国民主实践的批判。施韦卡特曾指出,如果资本主义制度确实是一种注重于民主的制度,那么,它的对外政策也应贯彻这一民主原则。但事实上,从乔姆斯基对美国民主干涉的批判中可以看出,美国所宣扬和捍卫的“民主”远没有做到内外一致。因此,乔姆斯基对美国民主干涉的批判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对美国民主的批判思想,也丰富了对资本主义民主的批判思想。

(二)深化了对资本主义民主实质的认识

在乔姆斯基看来,美国对别国进行民主干涉的结果,并不如其向世人所宣称的那样:为了维护别国的民主或推进全球民主化进程。恰恰相反,美国的干涉行为主要导致了2种结果:一是民主质量恶化;二是非民主化。杜威曾说:“每一代人必须为自己再造一遍民主,民主的本质与精髓乃是某种不能从一个人或一代人传给另一个人或另一代人的东西,而必须根据社会生活的需要、问题与条件进行构建。”美国打着“民主”的旗号对别国内政进行干涉,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种美式民主输出,其实质是美国为了自己的利益,把本国的价值观强加给别国,来为美国极少数富人以及统治者服务。因此,哪个是民主国家、哪个是专制国家,也是以美国的价值标准来判断的,这其实是对“民主”一词本意的亵渎。此外,乔姆斯基指出,美国在拉丁美洲、中东国家干涉民主选举、扶持独裁者等行径,也极大地破坏了这些国家的民主化进程。通过对乔姆斯基美国民主干涉批判思想的剖析,可以帮助我们认清美国在“普世价值”掩盖下的称霸野心,进而深化对资本主义民主实质的认识。

(三)为当代中国的民主建设提供了借鉴

当前,中国民主建设所面临的一个重要挑战是:以美国为代表的资本主义民主思想的渗透和冲击。在这种背景下,更需要国人认清美国民主的实质,以更好地应对美式民主的输出。乔姆斯基是生活在美国资本主义制度下对美国民主有着切身体验的左翼思想家,他对美国民主的批判具有代表性和权威性。因此,乔姆斯基对美国民主干涉的批判对中国民主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首先,坚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信念。美国民主无论是对国内政治还是对外政策、无论是理论层面还是实践层面,都存在着种种弊端和漏洞,对美国民主本质的清醒认识能够帮助人们坚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信念。其次,坚持执行不干涉别国内政的外交政策。一个国家如何发展、采取什么政治制度只能由这个国家的人民决定,别国无权干涉。如乔姆斯基所言,美国一直以来都以民主为借口,通过各种手段来干涉别国内政,这不但阻碍了全世界,特别是第三世界国家的民主化进程,而且还不利于维护和平与发展的国际局势。有鉴于此,中国在进行民主建设的过程中,应始终坚持不干涉别国内政的外交政策。

参考文献:

[1]贺鉴.“人道主义干涉”与冷战后美国的伊拉克政策[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4(5).

[2]奥本海.奥本海国际法:上卷(第1分册)[G].劳特派特,修订.北京:商务印书馆,1989:229.

[3]张玉夺.新干涉主义研究:以美国为中心[D].长春:吉林大学,2004.

[4]乔姆斯基.世界秩序的秘密:乔姆斯基论美国[M].季广茂,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5:37-41.

[5]乔姆斯基.失败的国家:滥用权力与践踏民主[M].白璐,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208-213.

[6]NOAMC.Onpowerandideology[M].Chicago: Haymarketbooks,2015:3-5.

[7]乔姆斯基,巴萨米安.美国说了算:乔姆斯基眼中的美国强权[M].臧博,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1.

[8]乔姆斯基.新自由主义和全球秩序[M].徐海铭,季海宏,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

猜你喜欢

乔姆斯基民主
Ese valor llamado democracia
完善论与民主工具论
美国的民主与尊严
教授读过的书有什么不同
Teaching methods in a Chinese Classroom
教授读过的书有什么不同
重新认识乔姆斯基媒介批评思想价值
关于现代民主的几点思考
好民主 坏民主
欲望的位置:论两种慎议民主取向之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