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汽车侧面碰撞法规发展趋势研究

2018-03-20田国红姜乐王婷

汽车实用技术 2018年4期
关键词:乘员规程交通事故

田国红,姜乐,王婷

(辽宁工业大学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辽宁 锦州 121001)

概述

随着汽车生产技术的不断进步,地区汽车保有量的持续增长,每年因汽车交通事故引发的伤亡率也在不断提高。根据201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事故统计资料显示[1]:正面碰撞事故总件数为 54491件,占全年总交通事故件数的24.82%,其中死亡人数为17531人,占全年交通事故死亡总人数的26.88%,受伤人数为65622人,占全年交通事故受伤总人数的 25.83%。侧面碰撞事故总件数为 81862 件,占全年总交通事故件数的37.29%,其中死亡人数为16497人,占全年交通事故死亡总人数的25.29%,受伤人数为96285人,占全年交通事故受伤总人数的37.90%。通过数据对比我们不难发现侧面碰撞是我国发生频次较高,造成伤亡人数较多的交通事故。因此提升汽车的侧面碰撞安全性能,对改良我国道路交通安全具有十分深远的影响[2]。制定汽车侧面碰撞法规的目的就是为了降低在侧碰事故中乘员受重伤和致命伤害的风险,从而让汽车侧面碰撞安全性能得到保障。汽车侧面碰撞试验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国家颁布的汽车安全技术法规,如美国的FMVSS(Federal Motor Vehicle Safety Standar-ds),这是每一辆被出售的汽车所必须满足的规定。另一类是汽车安全星级评定标准,如新车评估规程 NCAP(New Car Assessment Program) 的评定标准,其目的是向客户提供每一车型相对安全的水平等级。一般来说NCAP在测试要求、评价指标等方面都要比法规更加严格。

1 国外法规

在美欧两大汽车安全法规体系中,关于汽车侧面碰撞的法规分别为FMVSS214和 ECER95。欧洲于1991年颁布了ECE《侧面碰撞草案》,并于 1995年颁布了正式ECER95侧面碰撞法规。美国在1996年由国家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颁布了第一部法案,随后美国在早期的FMVSS214《车门侧后静强度》标准的基础上,增加了侧面碰撞的试验条款。我国于2004年开始制定汽车侧面碰撞乘员保护国家强制性标准,并规定于2006年7月1日起对新车型正式实施,对在生产的车型自该标准发布之日起36个月后实施。

NCAP(New Car Assessment Program)新车评价规程是由政府、保险公司、消费组织、汽车俱乐部等机构共同制定的碰撞安全性评价体系[3]。NCAP中的碰撞速度往往比法规规定的要高,是在更严重的碰撞环境下评价车内乘员的伤害,根据头部胸部等主要部位的伤害将试验车的安全性进行分级,星级越多,表示该车型碰撞安全性越好。组织者将这些信息公布给消费者,使消费者了解那些车型安全性较好。由于NCAP能引导消费者购买安全性较好的车型,因此各汽车制造企业都非常重视NCAP碰撞试验结果,把它作为汽车制造企业开发和改进的重要依据。

2 国内法规

我国第一部侧碰法规是在 2006年 7月 1日颁布的,GB20071-2006《汽车侧面碰撞的乘员保护》标准的实施标志着我国侧碰研究进入到一个崭新的阶段[4]。该法规在编写时以欧洲的ECER95法规为蓝本,并结合本国的国情制定出了适合中国汽车状况的侧碰法规,虽然同成熟的侧碰法规还有一定的距离,但是该法规的实施代表着中国侧碰检测标准正在向高质量的国际标准靠齐,是我国侧碰法规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我国汽车碰撞安全性能研究起步相对欧美国家起步较晚,从1995年起,我国才开始硬性要求各车厂新研发车辆进行汽车安全性检测。1999年我国颁布首部安全法规,CMVDR294《关于正面碰撞乘员保护的设计规则》。到2002年我国正式进行汽车侧面碰撞安全性能研究,虽然还没有完整的侧碰法规体系,但是相关侧碰实验的顺利进行表明我国侧碰研究的已经顺利起步,虽然同侧碰研究成熟的欧美国家还有不小的差距,但是随着我们研究的不断深入,我们正在与他们不断缩小差距。

安全法规对于提升汽车安全性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但是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安全法规是车辆安全标准的“下限”,随着汽车安全性能研究的不断发展,为了更好的满驾驶员对汽车安全性能的需求,一种更高标准的评价规程就应运而生了,NCAP也就是所谓的新车评价程序。NCAP的初衷是为汽车购买者提高准确的安全性能评估信息,以评分打星的方式,让大家对各种新车型的安全性能有更为深入得了解。随后欧洲也推出了自己制定的新车评价程序,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在深入研究和分析国外NCAP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汽车标准法规、道路交通实际情况和车型特征,制定了中国C-NCAP规程[23]。C-NCAP的碰撞测试成绩用星级“★”表示,共有五个星级,星级越高表示该车的碰撞安全性能越好。★★★★★称为五星级,表示乘员严重伤害的概率小于或等于10%;★★★★称为四星级,表示乘员严重伤害的概率为11%-20%;★★★称为三星级,表示乘员严重伤害的概率为21%-35%;★★称为二星级,表示乘员严重伤害的概率为36%-45%;★称为一星级,表示乘员严重伤害的概率等于或大于46%;NCAP对各项标准都有严格的把控,正是这种严谨高效的评价方式使得其检测结果十分具有说服力[5]。

3 2018版C-NCAP

随着我国碰撞安全技研究的不断深入,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对相应的法规体系的建设也越来越完善,从 2006 版的C-NCAP首次实施一直到如今2018 版 C-NCAP的颁布,我国在碰撞安全研究领域研究愈加趋向于国际化标准。根据中汽研最新发布的2018版 C-NCAP规程,2018版评价方案相比现行的 2015版有着非常明显的变化。在传动的乘员保护方面,针对侧面碰撞的壁障重量、碰撞接触区域以及鞭打试验的速度进行了完善,对加分项的气帘和后排安全带提醒也增加了新的要求。在传统评分项的基础上2018版同时增加了行人保护、主动安全以及针对电动车的电安全评分项目。另外就是增加了权重以及得分率的概念,进一步向E-NCAP的评分标准靠拢。

图1

2018版 C-NCAP评价方案在汽车侧碰安全测试方面发生了重大改变,由图1可以很直观的发现,2018版的台车质量增加了450kg,防撞梁中心高度也增加了50mm。台车质量的增加需要新车型的设计在车门和上车体的吸能、传力结构上做出更合理的设计,防撞梁中心高速的增加,使壁障与车体门槛纵梁的接触面积进一步缩小,这对于车体侧面的吸能和传力结构设计也是新的考验,同时侧碰造成的人体伤害在侵入量以及侵入速度的控制方面也带来了更苛刻的要求[6]。

4 结论

文章是针对汽车侧碰法规的总结性研究,对侧碰法规的发展以及ncap相关规程进行了介绍,并针对2018版C-NCAP侧碰测试标准作以阐述,对于后期相关侧碰安全性能研究具有铺垫作用。

[1] 公安部交通管理局.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事故统计年报(2010年度),北京2011-6.

[2] 陈晓东,朱西产,史广奎.汽车侧面碰撞安全性的评价与改善.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2003:897-901.

[3] 齐登科.汽车侧面碰撞驾驶员侧安全气帘仿真研究.辽宁工业大学,2016-3.

[4] 王治家.红旗轿车正面碰撞仿真研究.辽宁工业大学,2005.

[5] NCAP_百度百科 https: //baike.baidu.com/item/NCAP/8506552? fr=aladdin.

[6] 工程师解读 2018版 C-NCAP细则-车质量网.http://www.12365 auto.com.

猜你喜欢

乘员规程交通事故
基于BPNN-AdaBoost的隧道交通事故数预测研究
中国新车评价规程
基于规程法的雷击跳闸率计算
基于Isight后排乘员约束系统曲线对标研究
不同坐姿的6岁儿童乘员在MPDB碰撞测试中头颈部损伤评价
中国新车评价规程
预防交通事故
轿车侧面柱碰撞乘员损伤机理仿真(续2)
搭乘同事车辆下班回家途中发生交通事故是否认定工伤
乘员—座椅系统坠落冲击实验平台设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