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户外体育活动“四步进阶”模式

2018-03-19叶晓佳

家教世界·现代幼教 2018年2期
关键词:沙池户外活动游戏

叶晓佳

开展户外体育活动的最终目的不仅仅是增强幼儿的体质,更大的价值在于通过体育锻炼,发展幼儿各方面的能力,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但是当前大多数幼儿园基本保证了幼儿参加户外活动的时间,但总体而言户外活动的质量和效果有待提高。以下是在活动中提炼的四个步骤,让幼儿达到身体全面发展。

一、重暗示——趣味环境浓运动“氛围”

1.改造——让运动氛围富有乐趣

主要关注的是一些玩法比较单一的游戏场地,如沙池乐园、玩水天地等。寻找幼儿园里比较单一的运动环境,如原先的沙池,只有单一地进行玩沙的游戏,运动发展单一。所以可以对沙池进行改造,把单一玩法的小沙池改建多种技能相融合的沙池小乐园,在沙池的旁边增设玩水“抽水井”,玩沙玩水相结合,让幼儿在运动的过程中不断探索,形成挖掘、运水排水等一系列运动,体验到玩沙的乐趣。

2.挖掘——让运动氛围富有野趣

挂:把操场上的一些大树也利用起来,在树上挂上一些“苍蝇”“蚊子”等,让幼儿用拍子去拍,自然而然地提高跳跃能力。插:在攀爬架上面插上一些小旗子或者铃铛,当幼儿爬上最高点时,便能取下或者敲响小铃铛。拦:关注园区的一些角落、过道,比如教师停车场过道,长长的过道装上一些挑战的穿越线,在线上绑上小铃铛,幼儿在玩的过程中不能碰到绳子,如碰到就会小铃响起,提高孩子的平衡力。

3.音乐——让运动氛围富有童趣

在开展锻炼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随身携带播放器,随机播放一些合适的音乐,如在比较激烈的运动场地则可以放一些旋律较快的音乐;缓慢的运动则可以放一些轻松自然的音乐。主要在于激发幼儿锻炼的愿望,营造锻炼氛围。

二、重开放——器材辅助提运动“能力”

1.布局全面性

在场地的布置上也要考虑到协调性,分多个场地,而每一个场地布置都要考虑是否针对幼儿的各项体能提高而设定,通过在多个区域不同器材的锻炼下更加有效地促进幼儿运动能力的全面发展。设置的场地可以是:平衡区、跳跃区、球类区、投掷区、钻爬区、一物多玩区。在这样多元的区域设置下,幼儿身体运动能力可以得到全面提高。

2.敞开供应式

这样的形式首先是在器材的展现上,教师需要提前把所有的器材都摆放出来,让幼儿能看到这些器材。户外活动进行时,幼儿便可以自由拿取,在自由、自主的玩中,他们可以自由地选择区域和器材,同伴间自由地交换器械、组合运动。

3.投放阶梯式

幼儿动作的发展是有一定的规律的,教师在安排活动时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如:在练习“平衡能力”的过程中,我们由走平地上画的小路,过渡到由椅子搭建组合的平衡木;再把中间的椅子撤离变成长条木板,木板也慢慢地由宽到窄、由低到高;逐渐在木板上投放障碍物,整个运动发展由易到难,不断给幼儿提出挑战。

三、重策略——过程支持控运动“负荷”

在运动中如何让每位幼儿都能全身心地投入到游戏中并且能协调整个运动负荷呢?其中有以下策略:

1.游戏化情境策略

(1)动画生成游戏:关注幼儿平时最感兴趣的动画片内容,选取其中的角色设计成运动游戏,如:在跑的技能上我们设计了“饿了么快递小哥”的游戏情境,孩子们可自选喜爱的小拖车,在脚踏、推行的过程中去选择不同的道路去为每户小房子送点心等;以这样的游戏情境串联到体育锻炼中去,吸引着孩子们来参与并提高游戏的热情度。

(2)主题生成游戏:每个班级都会有阶段性的更替着主题,主题进行中的内容也是幼儿十分喜爱与熟悉的,借此机会,把主题进行与早锻炼相互融合。游戏一:如《白雪公主》主题,设置一些拯救白雪公主的场景,投放《白雪公主》的角色人物。把整个锻炼围绕白雪公主为线索展开。游戏二:如《我爱吃的粗粮》主题,开展粗粮运动会,收集一些南瓜、番薯、土豆等,让幼儿在活动中推、滚、扔等提高身体运动能力。

(3)生活生成游戏:在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动物吸引着幼儿。游戏一:“毛毛虫变身记”为生成游戏线索,通过让幼儿装扮毛毛虫,从“出生——找吃的——吃东西——变成蝴蝶”等一生的成长过程为故事情境,在自身运动中了解蝴蝶一生的变化,体验在草地上蠕动、爬、飞奔的快乐。游戏二:消防小战士,给孩子们提供了各种工具:软棒、瓶子、水壶等等。再加之场地原有的“小房子”器械、攀爬架以及滚筒,这一系列的组合,符合消防员救火的情境。

2.互动性支持策略

在户外体育锻炼中,老师的支持便给了孩子们活动的信心和力量。但有时我们的老师也是孩子们的玩伴,教师可以和幼儿比赛,邀请幼儿与自己挑战等。

(1)两面派转换:主要体现的是在教师的观察下,针对不同的幼儿进行合理的指导转换。

方式一:“强”对“更强”

在运动过程中,教师以玩伴的角色参与,对于一些运动较主动的幼儿,教师则可以表现得“更强”,如在“踩小蛇”的游戏中,教师以更快的速度去带领幼儿参与游戏,激发幼儿更强烈的锻炼欲望。

方式二:“弱”转“更弱”

对于一些在锻炼中较不主动、运动能力较低的幼儿,则对于他们的任务可以从小阶层的慢慢过渡到大阶层。如还是以踩小蛇为例,首先教师要带领幼儿一起玩,当幼儿有了一点兴趣后,教师放慢脚步,故意让幼儿踩到,一下子激发了他成功的喜悦感,慢慢加快速度,逐步提升运动负荷。

(2)任务化驱动:主要给予幼儿任务意识,帮助幼儿全面性参与,支持幼儿在活动中提高身体各方面的技能。

方式一:动物“食物链”

让幼儿以“小蛇”“老虎”“兔子”等小动物的角色参与寻找食物,在每个体育锻炼的场地上放有该动物不同的食物,只要你完成了这里的项目就可以吃到一个食物,到最后比比谁吃的品种多。

方式二:任务“大海报”

教師每个星期设计一份大海报贴在幼儿能见到的地方,海报上有介绍各活动区域地点及需要提高的技能,幼儿每天可以玩一样,每天进行轮换,直到每样都去玩过。在饭后活动时可以带着班级里的孩子去其他平行班进行宣传,让更多的同伴知道游戏的玩法,吸引不同的幼儿参与到运动中。

(3)对抗式比赛

可以是两两对抗的形式,也可以是小组对抗的形式,设置记分牌,主要是为了提高幼儿的参与热情,提高集体荣誉感。

例如在大班“打野战”游戏中,分为红、黄战队,在场地的中间利用一些材料当成遮挡物,如用沙袋扎成堆,中间放油桶,分别分成红、黄两队,双方向对面扔炸弹。在扔的过程中,双方还会寻找一些躲藏的地方,互相提醒小伙伴:“小心,炸弹来了,快躲起来!”孩子们口中也会随着扔炸弹的动作发出“砰砰砰”的声音,使得游戏锻炼更有趣味性。由于炸弹扔完后需要再去后勤部队运输,所以在操场的山坡小房子里投放了许多炸弹,让幼儿用不同的器材去运输。当然在运输的过程中增加了难度,如需要穿越火线、爬高山、过小河等。这个游戏中主要是发展幼儿的多元能力,在穿越火线及爬高山游戏中提高攀爬能力;在过小河游戏中提高平衡能力。

3.升级闯关策略

当运动量达不到幼儿的需求时,有些运动量大的幼儿则喜欢尝试挑战一些难度更大的运动。在幼儿参与体育锻炼的过程中,教师则根据幼儿体育锻炼情况,适当地增加难度,进一步提升能力。

(1)添砖加瓦式

为增加运动的趣味性和挑战性,我们还补充投放了小型辅助器械,如当幼儿在踢足球时,对足球的游戏玩得炉火纯青时,教师则可以把足球改成小型饮料瓶当足球射门的目标物,这样增加了踢球的难度。

(2)材料替换式

有些器械或者游戏孩子玩了一段时间后,兴趣点就会慢慢降低,遇到这样的情况教师要加强运动难度,如在玩攀爬架时,对单一的往上爬已经失去了兴趣,教师则可以在攀爬架的最顶端绑上绳子,增加一项攀爬的技能,这样玩的孩子又多起来,游戏内容的丰富和动作的挑战又使孩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四、重激励——评价展示塑运动“精神”

1.过程性评价——我能“主动运动”

在运动的过程中,在此指导的教师则要关注每位参与锻炼的幼儿,及时表扬肯定。如遇到问题也及时以适当的方式帮助解决,变“被动活动”为“主动活动”。所以在运动过程中投放了“能量手环”,有几个区域就有几种颜色,每完成一种游戏便可以到负责的老师处领取皮筋。这样的形式一开展,孩子们常常会很注重自己手上集到的牛皮筋数量,他们相互之间的比较,也能促进更多的孩子参与到早锻炼活动中,是提升孩子们运动负荷的一个重要方式。通过这样的奖励方式也激发了平时少动的孩子,让他们积极参与到早锻炼之中。低运动负荷的孩子逐渐也变得爱动起来,真正帮助他们达到运动量。

2.日常性评比——我集“奥运奖章”

奥运会中运动员领奖的情形,让幼儿感到领奖的自豪感。当每天的运动结束回教室后,幼儿可以数数自己的运动皮筋有多少,收集到五大手环就可以换取一枚奥运奖章。

3.阶段性评比——“我是全能小明星”

这个评比的阶段比较长,主要延续一日评比,针对一个礼拜或者一个月。评比时看幼儿每天集齐最多的五个幼儿可以获得“全能小明星”称号。

通过以上的实践,幼儿的运动能力得到了提高。幼儿园为幼儿提供丰富的自主性户外活动环境及充分的自主性户外活动机会,让幼儿按自己的意愿自由选择自主性戶外活动,以自己的方式进行自主性户外活动。活动中,幼儿享受乐趣、享受天性,在这样的自主性户外活动中我们能看到孩子变得更大方、更自信、更开心!

猜你喜欢

沙池户外活动游戏
春天
渗漏排水式沙池
组织幼儿园情境式户外活动的探究
户外活动开始啦
好玩的沙池
爆笑游戏
浅析户外活动对广播的推广价值
中国青少年户外活动意识培养浅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