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早期肺康复训练在有创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2018-03-19王晓慧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8年8期
关键词:康复训练肺部通气

王晓慧

我院特针对目前的肺康复训练以及有创机械通气进行探究,在以往常规治疗与护理的基础下,对患者实施早期肺康复训练,并取得了显著的治疗效果[1],通过临床试验研究也有所证实,早期肺康复训练对于有创机械通气患者有着更高的安全性与可靠性。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7月—2017年7月在我院接受临床治疗有创机械通气患者5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选法,将其分成两组,平均每组患者28例,研究组中包含男性患者16例,女性患者12例,年龄为21~60岁,平均年龄为(40.92±5.69)岁;对比组中包含男性患者17例,女性患者11例,年龄为24~65岁,平均年龄为(44.69±4.58)岁。对两组患者的病因、病程以及病状等基本情况进行了解并统计,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比组 实施我院的常规化治疗与护理,在详细了解患者病情的基础上,采取适当的治疗方式对其进行治疗,对患者进行全面的护理,并积极给与患者生活以及其他方面的帮助,使患者得到早日康复。

1.2.2 研究组 在对比组的基础上,对患者实施肺康复训练,在实施常规化治疗与护理的同时,结合患者的病状采取肺康复训练,并结合目前所规划的具体训练方式实施训练与监督。

1.3 观察指标

本次临床试验的观察指标:(1)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评价指标:以问卷调查的形式对患者的治疗效率进行统计,表现形式分别为:①显效:实施肺康复训练后患者的病情得到痊愈,并无任何不良反应症状发生,视为显效;②有效:实施肺康复训练后患者的病情得到了明显的好转,虽有很少一部分患者出现轻微程度的不良反应症状,但对患者的身体以及生活方面并无任何影响,视为有效;③无效:实施肺康复训练后患者的病情无任何好转现象,对患者及其家庭都造成了严重的负担与困扰,对患者的身体造成很大的损害,视为无效。(2)观察两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与治疗所耗费的总时间。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

研究组的治疗疗效优于对比组,且两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对两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与治疗所耗费的总时间比较

研究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与治疗所耗费的总时间均少于对比组,两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肺康复训练主要是通过对患者肺部通气的改善促进患者肺部清洁以及改善患者的护理功能,从而使患者的肺部功能达到顺畅[2-4]。早期肺康复则是在发现患者肺部病情发作两周内便对患者的肺部进行治疗并护理。有创机械通气是指利用有创的方法通过呼吸机的作用对患者进行人工呼吸的处理,是目前临床应用中比较常用且效果相对较好的一种方法,能够有效改善并缓解患者呼吸功能的维持和通气[5-6]。

本次试验研究所采用的肺康复训练具体实施内容如下。(1)呼吸肌训练:主要是对患者的呼吸道进行清理通气,向患者传达有效的呼吸方法,如腹式呼吸以及缩唇呼吸等方式帮助患者顺利呼吸,并引导患者进行肺功能的呼吸肌训练。(2)运动方面的训练:对于肺部感染患者来说,适当的运动对患者的呼吸道保持清新也有着很大的作用,可根据患者的身体状态适当的采取一些运动,如床上活动、主动由躺位变换到坐位,锻炼患者的运动潜能。(3)饮食训练:对患者饮食方面也要有所控制,应根据患者的身体状态搭配营养易于消化的均衡饮食,保证患者身体各项指标保持着平衡的状态。除此之外,对肺康复训练的时间、要求以及方法上也要按照医师的嘱咐与指导进行训练,并要求护理人员对患者的各项指标进行定期检测,如有异常,及时进行诊断并才起有效的措施进行控制,以免影响后续的治疗[7-9]。

综上所述,早期肺康复训练在有创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显著。

表1 研究组与对比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 [n(%)]

表2 研究组与对比组的机械通气时间与治疗所耗费的总时间比较(±s)

表2 研究组与对比组的机械通气时间与治疗所耗费的总时间比较(±s)

研究组 28 5.91±2.13 11.36±3.01对比组 28 8.69±4.05 15.31±4.96 t值 - 2.717 3.045 P值 - 0.010 0.004

[1]周兴强,徐治波,李汶静,等.早期肺康复训练对有创机械通气重症肺炎患者的影响[J]. 遵义医学院学报,2016,39(5):503-507.

[2]耿艳霞,陈栋,蒋华,等. 电针联合早期活动在ICU有创机械通气患者早期肺康复中的疗效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17,26(11):2034-2037.

[3]杨燕妮,龚放华,张婷. 护理质量管理五级控制体系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康复护理中的应用[J].医学临床研究,2017,34(10):2072-2074.

[4]曾慧,张珍,龚媛,等. 胸肺物理治疗用于机械通气患者的疗效:一项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J].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2017,29(5):403-406,412.

[5]王聪,万群芳,吴小玲. 1例晚期肺纤维化老年患者肺移植术后早期运动的护理[J]. 中华护理杂志,2017,52(8):1015-1017.

[6]黄维. 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疗效分析 [J]. 内科,2015,10(3):310-311,336.

[7]蒋玉兰,倪慧,谢立琴,等. 机械通气期间早期康复活动应用于重度AECOPD病人的疗效分析[J]. 护理研究,2017,31(16):1994-1996.

[8]朱蔚仪,周玉华,赵仲和,等. 电疗联合早期活动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撤机困难病人中的应用[J]. 护理研究,2017,31(29):3750-3752.

[9]周兴强,徐治波. 有创机械通气的重症肺炎患者早期肺康复的研究进展[J].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16,11(6):617-619.

猜你喜欢

康复训练肺部通气
星形诺卡菌肺部感染1例并文献复习
俯卧位通气对36例危重型COVID-19患者的影响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患者的凝血功能
多功能智能康复训练床的设计与仿真
穴位按摩与康复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观察
不通气的鼻孔
卒中后运动神经反馈康复训练研究进展与前景
上肢康复训练机器人的研究
探讨早期气管切开术对防治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作用
拯救营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