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麻醉特点及方法探讨

2018-03-19卢冀京张媛媛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8年8期
关键词:硬膜外置换术髋关节

卢冀京 张媛媛

老年人由于骨质疏松等多种原因的影响,多存在股骨颈骨折、股骨头坏死等疾病。全髋关节置换术是临床治疗股骨头坏死、股骨颈骨折等疾病的主要方式,然而因为该手术对患者身体损伤比较大,手术过程中出血量比较多,老年患者因为体质弱等多种原因,耐受手术能力比较弱,容易在手术过程中出现突发状况,并且出现多种术后并发症[1]。为了提高手术成功率,需要提高全髋关节置换术的麻醉要求,有效的麻醉方式是手术安全、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因此,研究全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麻醉特点及方法可以有效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发生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调查医院内2015年10月—2017年12月收治的80例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40例患者中,女性患者18例,男性患者22例。患者年龄为60~85岁,股骨头坏死10例,股骨颈骨折17例,患有其他疾病13例。对照组40例患者中,女性患者19例,男性患者21例。患者年龄为58~82岁。股骨头坏死9例,股骨颈骨折16例,患有其他疾病15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在准备对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进行手术前,患者需要提前6~8小时禁食,提前4小时禁止饮水[2]。患者进入手术室之后,需要医护人员整个手术过程都密切检测患者的心电图、血氧饱和度以及心率,如果发现异常,及时告知医生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对照组采取全麻气管插管的麻醉方式[3],通过静脉滴注的方式给足患者麻醉药物,麻醉药物包括丙泊酚、咪达唑仑、顺阿曲库铵、芬太尼等,丙泊酚浓度为1.5~2.0 mg/kg,咪达唑仑浓度为2~3 mg,顺阿曲库铵浓度为0.15~0.20 mg/kg,芬太尼浓度为2~4 μg/kg。对患者采取气管插管的操作,并且将气管与麻醉机相连进行机械通气,调节仪器确保患者的呼吸频率在18次/min左右,患者的二氧化碳分压在30~40 mmHg[4],潮气量为10 mg/kg,患者的呼吸比为1∶2,控制患者CO2分压为30~40 mmHg。在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的过程中,需要定期对患者静脉滴注芬太尼,芬太尼浓度为2 mg/kg。实验组采用硬膜外麻醉的麻醉方式,硬膜外管置入部位为第一腰椎和第二腰椎之间、第二腰椎和第三腰椎之间。患者麻醉体位为平卧,给予麻醉药物为利多卡因和罗哌卡因,第一次注射药物为利多卡因,剂量为3 ml,浓度为2%,随后注射罗哌卡因,剂量为2~5 ml,浓度为0.375%~0.500%,根据患者麻醉效果可以增加注射次数。麻醉阻滞平面应该高于第十腰椎[5]。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不同手术时间两组患者生命体征对比

由此可知,对照组和实验组患者手术前生命指征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填充骨水泥时和切口缝合时,心率以及收缩压、舒张压均明显下降,并且实验组下降幅度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6.12,8.12,6.21;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手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对照组出现术后认知障碍并发症的患者有4例,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有5例,出现心肌缺血的患者有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5%。实验组组出现术后认知障碍并发症的患者有1例,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有1例,出现心肌缺血的患者有0例,并发症发生率为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结论

对于骨折的老年患者而言,全髋关节置换术预后较为良好。老年患者因为体质弱等多种原因,耐受手术能力比较弱,容易在手术过程中出现事故,而且容易出现多种术后并发症[6]。由于硬膜外麻醉后阻滞平面以下血管扩张血流加快[7],增加了血流变化,红细胞发生变形,血液黏滞度明显降低,从而比较术后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硬膜外麻醉分多次进行麻醉,可以有效控制麻醉阻滞平面和麻醉效果[8]。上述实验研究表明,对照组和实验组患者手术前生命指征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填充骨水泥时和切口缝合时心率以及收缩压、舒张压均明显下降,并且实验组下降幅度低于对照组,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选择硬膜外麻醉的麻醉方式,可以稳定手术过程中患者生命指征,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表1 不同手术时间两组患者生命体征对比(±s)

表1 不同手术时间两组患者生命体征对比(±s)

对照组 手术前 148.4±18.4 76.4±8.7 87.1±7.6 96.5±7.9填充骨水泥时 139.0±20.0 78.2±8.1 84.6±11.4 94.7±3.4切口缝合时 110.4±19.4 70.5±7.3 81.9±11.6 96.1±3.9实验组 手术前 149.6±17.5 75.9±8.4 89.0±7.4 95.9±8.0填充骨水泥时 130.4±21.4 72.5±7.6 78.4±10.7 96.7±3.1切口缝合时 99.4±19.7 65.7±7.9 75.9±8.4 94.6±3.8

表2 两组患者手并发症发生率对比(n)

[1]沈学庆. 全麻与腰硬联合麻醉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对比研究[J]. 亚太传统医药,2013,9(5):118-119.

[2]李俊峰. 小剂量轻比重不同浓度罗哌卡因单侧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研究[J]. 中外医学研究,2015,13(16):42-43.

[3]宋曦. 不同麻醉方式对高龄高危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应用效果比较[J]. 中国医药科学,2013,3(17):134-135.

[4]孙婷辉,段思源. 不同麻醉方式对老年性髋关节置换术中血流动力学的影响[J]. 广东医学,2012,33(4):3772-3775.

[5]李书庸. 硬膜外麻醉与腰-硬联合麻醉在高龄患者髋关节置换术中的临床观察[J]. 中国当代医药,2011,18(27):69-70.

[6]贾学勤.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的康复护理体会[J]. 河南外科学杂志,2015,21(2):153.

[7]张洪. 人工关节置换术相关并发症的防治探讨[J].中国骨与关节杂志,2013,2(8):421-424.

[8]何卫斌,唐福云,江泽文,等. 高龄股骨粗隆部骨折人工关节置换术的手术策略[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16):145-147.

猜你喜欢

硬膜外置换术髋关节
半髋关节与全髋关节置换治疗创伤性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
冰球守门员髋关节损伤与治疗
肩关节置换术后并发感染的研究进展
成人型髋关节发育不良的分型与治疗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引流对血红蛋白下降和并发症的影响
反肩置换术
髋关节翻修术Gross型髋臼骨缺损重建的研究进展
喷他佐辛在剖宫产术后静脉镇痛与硬膜外镇痛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胸部硬膜外麻醉镇痛对冠状动脉疾病的控制价值
硬膜外注射脉络宁配合手法复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复发7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