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初中作文教学水平的有效途径

2018-03-17张怀强

甘肃教育 2018年4期
关键词:素材作文教学初中

张怀强

【关键词】 初中;作文教学;兴趣;素材;创新

【中图分类号】 G633.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8)04—0096—01

一个教育家曾这样说过:“语文教学在普通教育工作中恐怕算得上一个老大难,而作文教学恐怕又是语文教学工作中的一个老大难。”这段话指明了作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众所周知,语文教学中最难啃的“骨头”就是作文教学,教学中,教师迷茫于“路在何方”,学生更是谈“文”色变。那么,教师应如何让学生爱上作文,乐于表达呢?笔者发现以下几个现象:习作指导课趣味性不足,学生写作积极性不高,学生课外阅读量不够,写作文时无话可说,那么,我们该如何提高作文的教学水平呢?本文仅从三个方面谈谈提高作文教学水平的方法,以期抛砖引玉。

一、创设氛围,激发写作兴趣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爱因斯坦也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人一旦对某事物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去研究、学习、探索其本质和奥秘。因此,教师要想克服学生怕写、厌写作文的畏难情绪,最大限度地激活学生的写作激情,就必须创设一个民主、和谐、愉悦的写作氛围。为此,教师要以满腔的热情,全身心地投入到作文教学中,始终做到态度和蔼,目光亲切,举止大方文雅,谈吐简洁流利,板书规范漂亮。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趣味因子,诱发学生的写作动机。一方面,可有目的地收集教材中有关作家和诗人的生活经历、写作成就的故事,向学生介绍他们的成才道路、学习精神,激发写作热情。另一方面,依据教材中给出的环境、情节、人物,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进行故事续尾、诗歌改写、切换角色等富有新意的个性化创作,以此来调动学生的写作兴趣。

二、海量阅读,积累写作素材

作文是学生运用书面语言描绘多彩的世界,表达真情实感的内在劳动,所以学生写作水平的高低是一个人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然而,在平时的作文教学实践中,我们常常发现,很多学生或没有材料可写,或表情达意不够流畅、准确、生动,归根到底是没有丰富的语言积累和语言经验。那么,如何才能丰富学生的语言呢?俗话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话言简意赅地向我们说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书读得多,语言积累到一定程度,文章就会写得好,笔下就会生花。对此,笔者除了上好教材中的阅读课外,还指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以便扩大阅读量,从中汲取习作“养料”。另外, 网络为学生提供海量的图书资源,上至天文,下至地理,而且查阅、浏览便捷,无须金钱之忧,无须劳顿之苦,学生只要掌握了使用搜索引擎的方法,有了自己心仪的图书网站,鼠标轻点,好书美文尽在眼中。所以,教师也可以鼓励学生通过网络展开海量阅读,并在阅读中勤于动笔,或摘抄一些优美的词句段篇,或写读后感,以求读后有所收獲。学生积累的素材多了,在写作时自然能够左右逢源,有源源不断的文字流淌出来。

三、追求创新,写出新意作文

文学创作历来讲究创新,只有求新,事物才会有生命力,作文教学也是如此。那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其实,人们的认识感情有很多共通或类似的地方,只需在原有的基础上做些“手脚”即可,就好比熊彼特说:“创新就是创造性地破坏”一样。既然如此,那我们何不“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以写《我的妈妈》为例,学生时常开门见山,用歌曲《烛光里的妈妈》引出下文,给读者安常守故之感,无标新立异之意。怎么办?《语文课程标准》不是倡导跨学科学习,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吗?于是,笔者启发学生用另一种形式:“‘Oh,my god!妈妈,Stop!我声嘶力竭地叫喊着。可老妈却置若罔闻,继续实施她残忍的‘酷刑—— 拼尽全力按住我双手的大拇指和小手指,使它们勉强地在琴键上做‘一字状‘劈叉。阵阵酸痛感如排山倒海般地向我袭来……”这样的开头给文章注入中西合璧的新鲜“血液”,使枯燥的文字变得丰富多彩。诚然,“嫁接”新颖、富有个性的不同语言,让单一文字穿上时尚的“外衣”,能激发学生更高的创造能力。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但只要我们迎难而上,相信办法总比困难多。诚如《西游记》主题曲所唱的那样“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 我们相信,只要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做好激趣、阅读和创新工作,一定能带领学生披荆斩棘,最终提高作文教学水平。

编辑:马德佳

猜你喜欢

素材作文教学初中
立足生活,挖掘习作的丰富素材
网络视域下初中作文教学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