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生本理念下的自主发展式阅读教学

2018-03-17崔兰英

甘肃教育 2018年4期
关键词:生本理念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崔兰英

【关键词】 小学语文;生本理念;阅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23.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8)04—0090—01

郭思乐教授的专著《教育激扬生命——再论教育走向生本》一书曾讲:“教育不应是控制生命而应该是激扬生命。”的确,教育就应该是一种釋放生命能量的教育,是用生命唤醒生命的教育。生本教育能把生命中关于理想、关于真善美等美好事物的那种向往与追求激发出来,使学生因这种激发而呈现出幸福的本色。生本理念下的自主发展式阅读教学能给学生这一种幸福的体验,下面,笔者就这个问题谈谈自己的认识。

一、从基于阅读内需出发的前置性导读链接入手

生本教育不是不要教师,而是要通过学生的力量显示教师的力量。只有将教师的教转到学生的学,将注重书本知识学习转到注重综合、实践学习才可实现。前置性阅读导学案的设计就是为学生自主学习过程做铺垫。 它的设计遵从学生学习能力的需求,设计合理科学、遵循认知、有益课堂教学。它不等同于简单的课前预习,它是为学生提供更大的学习空间。如,学习《最后一头战象》时,以学生为本,教师可从以下三方面入手:1.从学生感兴趣的阅读内需出发选取。2.从基于教学重难点的内容中选取。3.从学生情感的聚焦点、冲突点选取。为了更好地让学生在学课文时体会战象英勇、忠诚、有情义,基于这三点教师做好了前置性阅读资料的选取。补充《古战场上的特种兵——战象》、《象冢》阅读资料,为学课文做好阅读链接与导引,这个导引降低了文本阅读的难度,学生懂得了战象虽英雄迟暮但是重情重义。课前阅读是铺垫也是过渡,有了它的渗透,学生对文本解读也深入高效了。

二、从促进阅读能力达成的拓展式教学设计入手

1. 以环节过渡拓展阅读。阅读不仅只出现在课前的预习中,课堂上教师巧妙设计也能够拓展阅读内容。如,《最后一头战象》,教师做了这样的拓展设计。师:“恋”是思念不忘,不忍舍弃。东汉《苏武与李陵诗四首·其三》中“征夫怀远路,游子恋故乡” ,其中的恋,是征战在外的战士对故乡的思念,而课文中这只离开战场垂垂老矣的战象他又依恋什么呢?学生借助诗句的渲染与铺垫进入到课文学习中,明白了恋物、恋人、恋景的不同含义。在实际教学中,笔者发现因为有了诗词加入的过渡导入环节,学生因诗句中文字魅力的浸染,入情入境,好似为感悟文本铺桥搭路,情感过渡水到渠成。可见,巧妙设计过渡环节,有助于学生的语言积累与文本的阅读理解,也可最终实现情感的渲染、语言的铺陈、理解的助力这一目的。

2. 以随文而读拓展阅读。生本教育的活动过程需要找到内核,作为生成课程的基础,学生选择的最感兴趣的那个点就是内核,教师可以选择大多数学生都喜欢的点作为内核,引发新的活动,生成新的课程,这种活动就是随文拓展。如,教学《再见了亲人》一文,为了更好地体会朝鲜与志愿军之间亲人般的深情,教师引导学生阅读了魏巍原作品中关于志愿军战士给朝鲜人民帮助与关爱的文章片段,学生们由此更深刻地理解了“亲人”的含义,既深化了主题,又加深了对课题的理解。

3. 以巩固练习拓展阅读。我们要有“精读一篇 、略读一组 、浏览一片”的思想,要懂得语文的学习永远是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教师要做好学生阅读兴趣的延展,在学完课文后将课外拓展阅读作为语文课堂学习的补充。

三、从提升阅读实践能力的开放式学科活动入手

教学的产生和维持,人的成长和发展,知识都是必不可少的养料。但是,教学决不能止于知识,人的发展更不限于掌握知识,教学的根本目的和人发展的核心内涵是人的素养的提升,学科知识只是形成学科素养的载体,学科活动才是形成学科素养的有利渠道。

1. “学科活动”落实在学生课堂学习过程与方式上。“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是聚焦学科核心素养的最佳学习方式。教师在设计和开展教学时必须以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充分体现学科的性质和特点。

2. “学科活动”落实在课后拓展性的实践活动上。《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能力。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其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此,生本课堂强调阅读实践,教师一定要有一定的策略来推动学生的阅读,把阅读变成人人喜爱参与的活动。

总之,生本理念下自主阅读的尝试与研究,既是在推进大阅读观,又是在寻找高效语文教学的根,更是在探寻一条最佳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快乐学习中完成生命成长。

编辑:张慧敏endprint

猜你喜欢

生本理念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小学低年级语文阅读生本课堂实践探索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