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情境教学法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2018-03-17崔萍

甘肃教育 2018年4期
关键词:历史教学运用

崔萍

【关键词】 情镜教学法;历史教学;运用

【中图分类号】 G6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8)

04—0070—01

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说过:“我们要激发学生独立的、探索的思想,而这种思想又是跟活生生的情绪有机地联系着的。好的情绪使学生精神振奋,反之则会抑制他们的智力活动。”由此可见,缺乏情感、枯燥无味的课堂教学便如死水一潭、了无生气。新课标所提倡的三维目标包含着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些重要目标因素,体现了新形势下对课堂教学的新要求。那么,教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化被动为主动,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积极性,从而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呢?笔者认为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地实施情境教学是促进课堂教学中学生全员参与、师生积极互动的关键。历史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利用典型形象或创设一定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历史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激起学生的学习情绪,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和历史现象,把认知活动和情感活动结合起来,促使学生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一种教学方法。

一、情景教学法的理论依据

1. 情感和认知活动相互作用的原理。个体的情感对认知活动的功能主要包括动力、强化、调节。情景教学法就是要在教学过程中引起学生积极的、健康的情感体验,直接提高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使学习成为学生主动进行的、快乐的事情,从而获得比传统教学更加明显的效果。

2. 认识的直观性原理。300多年以前,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写到:“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开始的”。这种论述反映了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认识规律的一个重要方面即直观可以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有助于学生感性知识的形成。情景教学法就是通过给学生展示鲜明具体的形象,使学生身临其境,一则使其从形象的感知达到理论的顿悟,二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习活动成为学生自觉的、主动的活动。

3. 有意识心理活动与无意识心理活动相统一的过程。无意识心理活动具有两个功能,对客体的一种不知不觉的认知作用和对客体的一种不知不觉的内部体验作用。情景教学就在于尽可能调动学生的无意识注意的功能,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对所学知识进行思考与感悟。

二、情景教学法的途径

1. 倾听声音。历史知识不只是躺在纸面上的文字,是有声的。每个历史时代都有代表性的呼声,有的是口号,有的是诗词,有的是歌曲。老师在课堂教学时要根据具体的学习内容选择恰当的“声音”,自然插入课堂教学中,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演变中,帝王为了加强君主专制,采取了一系列维护政权的措施。古装剧的拍摄多取材帝王轶事,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老师可以播放电影电视剧的主题曲,从中体会“君临天下”的集权君威。在学习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历史内容时,可以播放相应时代的歌曲,有效调节课堂气氛。

2. 感知形态。历史存有视觉可及的“形”,如历史遗址、文化作品、出土文物等,一般会以“插图”的形式出现在教材中。当然教材中的插图只是历史资料的一部分,老师还应该为学生呈现比较真实的“物”,最起码是比教材更丰富的史料。学生对历史故事、名人轶事等比较感兴趣,老师可以分版块归类史料,提升学生概括分類能力。历史教材的编排会按照历史发展的时间顺序设置单元主题,老师要予以补充相关的图片、影像等史料,引导学生搜集资料,帮助学生自主探究历史真相,总结历史规律,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

3. 体验情感。情感是一个人由内而外生发出来的主观情绪,因为学生有个体差异,所生发的情感也不尽相同。老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学生情感的挖掘,提升学生的人性境界,这也符合现代教育学“知情意统一”的理论观点。历史学科的特点就是从历史事件中汲取历史经验和教训,丰富情感体验指导生活。对情感的冲击最直接的方式就是置身历史情境中,因此老师要充分利用多媒体影视资源,唤醒学生的情感需求,内化历史学科的价值。

情境再现是把历史知识形象化、具体化,利用历史声音和图像把教材文字演绎出来,让学生在“娱乐”中完成学习任务,借助影视媒介,可以给学生带来感官刺激和心灵撼动,培养学生的历史情感,同时情境再现的直观性能够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使学生的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相互补充,增强学生对所学内容主题的理解。

编辑:蔡扬宗endprint

猜你喜欢

历史教学运用
农村中学历史教学的反思与对策
“互联网+微课教学”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三 R”作用
高中历史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
“赞赏发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论历史教学中生活化教学理念的应用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