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中学校本课程实用性与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关系的探究

2018-03-17赵应前

甘肃教育 2018年4期
关键词:校本课程中学农村

赵应前

【关键词】 农村;中学;校本课程;学生;

综合素质;提升;关系

【中图分类号】 G63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8)

04—0027—01

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量,拓宽学生的视野,为学生的创作提供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素材,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提供很好的平台。作为乡村中学,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来实现学生素质的培养、切实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校本課程的开发目前在我国仍属于新兴领域,教育工作者们都是在摸索中总结规律和经验,所以难免存在一些类似缺乏针对性、没有学校特色、评价体系不完善等误区。只有走出这些误区,才能让校本课程成为统一课程的有益补充,达到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一、校本课程的开发必须有新的教育理念

校本课程即学校课程或学校本位课程。校本课程是根据国家的教育目标和地方的教育要求,由学校教师针对本校的环境因素和学生学习的实际需求进行编制、实施、评价的课程。开发农村中学的校本课程,必须树立新的教育理念,以学生为本,以提高学生的能力和张扬学生的个性为目的。在新理念的指导下,既要重视课程方向的建构,又要重视过程性建构;既要重视课程的预成性,又要重视课程的生成性;既要重视专业性,又要重视综合性;既要重视表层的趣味性,又要重视深层的研究性。只有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三个维度来进行校本课程设计,才能让农村的这一课程体现它的价值。

二、校本课程的开发要切合学校实际

校本课程的开发必须从本校的实际出发,只有通过分析和研究才能确定校本课程开发的取向和起点。比如,在语文校本课程开发时,就要考虑新课标提倡的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的理念,应尽可能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需求。这就要求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应该结合本校实际,灵活处理校本语文课程与国家语文课程的关系。对语文课标、教学大纲、通用教材进行调整、重组、拓展或延伸。语文教师可以将国家课程与校本课程密切结合,在课内和课外比较阅读、课内知识向外迁移、加强作文教学指导与训练等方面进行实践。校本课程的开发,就要在对学校内外诸多因素分析的基础上,确定校本课程的主题和课程内容的大致走向。这种大致的课程走向,是要经过广泛而认真的讨论和分析的。

三、校本课程的设置要有自身的特点

由于各个学校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其教学环境、人文积淀、社区资源等都有所差别。因此,教师在校本课程的开发中,应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特长,遵循课程开发规律,自主地进行课程开发,允许不同的教师个性地开发课程。同时,要充分考虑学校周围的社会环境和条件、教师和学生的学习特点等因素,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开发出真正具有“校本”特色的课程方案。只有充分考虑学校特点和学生的学情,才能使农村中学的校本课程体现出本校的办学特色。这种办学特色既是课程本身的生命力,也是学生成长的一种动力和学校发展的一种潜在动力,进而为达成农村教育的培养目标服务。

四、注重过程设计和引导学生探究并重

课程不仅是一种结果,更是一种过程。只有具备研究性的课程才更有利于学生的探究和发展。不能把校本课程看成是物化的、静止的文本状态,而要把农村中学的校本课程视为更加鲜活的、创新的活动形态,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开发与创造的,促进学生认知能力、技能水平提升的学习活动过程。只有具备研究性,才能真正调动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探究性。

五、要有完善的评价体系作支撑

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只有拥有相对完善的评价体系才能促使一门新兴课程有效实施和推动。同样,校本课程的成功实施也需要有相对应的评价体系作支撑,才可以推动其建设由被动走向主动,由零散走向规范,由自发走向自觉,由个别走向整体,由表面走向有效,由非常态走向常态。评价体系在建立时应该强调发挥指导和监管功能,把形成性和定性评价相结合。首先,学校要有校本课程的培训制度,让任课教师掌握开发和建设校本课程的基本要求,以便形成科学有效的评价队伍;其次,学校或上级管理部门要制定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评比制度,举行针对开发方案、研究论文、实践案例、学生成果等内容的评比,以此来激发和促进基层学校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再次,学校要制订科学、合理的学生学习效果评价制度。校本课程的性质和作用决定了不能用一般的考试方法来评价学生学习校本课程的效果,但又不能只简单地评价学生的学习表现,因此,必须建立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机制;或实施档案袋评价,激励学生的学习与研究兴趣,促进校本课程的有效实施。最后,学校要经常组织校本课程实施的研讨会,实践、探索校本课程的课堂教学基本模式以及教学方式和方法,同时要对校本课程的常规教学实施全程监控,提升课程实施的质量。

(本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GS[2015]GHB1290研究成果)编辑:王金梅endprint

猜你喜欢

校本课程中学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在多解中学创新
Big Hero 6: Always be with You
新疆高职院校少数民族汉语教学的课程设计及开发研究
赞农村“五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