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学生“说数学”能力的培养

2018-03-17贾亮

甘肃教育 2018年4期
关键词:说数学数学教学培养

贾亮

【关键词】 数学教学;“说数学”能力;培养

【中图分類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8)04—0109—01

“说数学”能够让学生获得更多的学习与交流的机会,能够让学生在学习数学和应用数学的过程中,充分调动学习的主动性,树立学习的自信心,提高听说能力。那么,如何培养学生“说数学”的能力呢?

一、培养学生“说数学”能力的重要性

1. “说”是探索未知的起点。俗话说:“学问学问,既要学又要问。”学问常常源于疑问,质疑不仅要发现问题,还要提出问题。要发展学生“说数学”的能力,就需要教师从学生实际出发,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处处以学生为本,创设问题情境,鼓励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提出质疑,从而达到学生对问题的理解,进而解决问题。当然,学生要想最终解决问题,必须要有问题意识,善于发现,学会提问。

2. “说”是合作交流的工具。首先以研讨促进合作。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提出有启发性的问题,让学生展开讨论,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丰富学生交流的内容。如,在教学“分数的通分”时,设计下面四组分数让学生比较大小:①和;②和;③和;④和。①~③题学生都能很快比出大小,而第④题却有难度,大部分学生都被难住了。此时,教师要善于抓往学生思维的困惑处,进行积极引导,提示学生去想:“能否将分母变一样后进行比较呢?”“能否将分子变一样后比较呢?”“能否用1分别减去和后比较它们的大小?”学生自由探索,互相交流,更好地呈现认知过程。其次以辩论加强合作。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要善于运用辩论,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现产生分歧的原因,并找出漏洞或错误之处,进行反复论证,进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二、培养学生“说数学”能力的策略

1. 转变方式,创设说的环境。创设开放的课堂教学环境,将课堂主动还给学生,让课堂教学与学生的情感与体验、思维与创新融会贯通,让学生在猜测、想象、探索问题的同时,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如,在教学“加减法的一些简便算法”后,我给学生设计了这样一道计算题:计算“2+4+6+8+10+12+14+16+18”的和。学生看完题后,教室沉静片刻便热闹起来,他们都纷纷发表自己的意见,积极汇报自己的做法:

(2+8)+(4+6)+(12+18)+(14+16)+10=10+10+30+30+10=90;

(2+18)+(4+16)+(6+14)+(8+12)+10=20+20+20+20+10=90;

(2+4+6+8)×2+10×5=90;(2+18)×9÷2=90

……

这样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互动中交流思想,激活了思维,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充分发展。

2. 营造氛围,增强说的信心。“自信心是进取的内动力”,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重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并用激励的语言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如,“你回答得真棒,老师为你点赞……”当学生回答的结果不完全对时,“你说得很好,但是你只说对了一半,还要再想想……”;学生回答结果不正确时,教师不可训斥学生,而要委婉地说:“老师知道你已经动脑了,再听听别的小朋友的意见,再好好想想……”

三、培养学生“说数学”能力的方法

一是加强示范,注重引导。数学语言的示范性,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能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而示范性的数学语言运用,对数学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这就要求教师平时注意自己的口语表达,尤其要注意语言的准确性、科学性和逻辑性。

二是遵循规律,分步达标。要想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口语表达能力,就必须要遵循儿童思维发展的规律,围绕小学数学口语表达能力培养的总体目标,分步要求,逐步训练,最终达标。

三是创设情境,加强实践。从实践论的观点来看,培养学生数学口语表达的能力离不开大量的练习。因此,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尽可能给学生提供表达数学思维的机会,保证学生数学口语表达的“时间量”和“参与量”,从而更好地训练学生的数学口语表达能力。编辑:谢颖丽

猜你喜欢

说数学数学教学培养
由内而外 说出己见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让“说数学”成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催生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