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前说”在语文教学中的魅力

2018-03-17陈玉军

甘肃教育 2018年4期
关键词:魅力语文教学

陈玉军

【關键词】 语文教学;课前说; 魅力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8)

04—0098—01

课前说是指每节语文课前利用三到五分钟时间,通过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演讲的形式,以达到锻炼学生胆魄、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增长知识、发展个性、形成特色的目的。笔者经过几年语文教学中对课前说操作形式的大胆尝试,认为以下操作流程收效明显,切实可行。

一、预设话题,明确方向

课前说的话题可以自由灵活,根据学生个人对于不同文体的驾驭能力来决定其写作话题,然后再选取擅长文体来操作课前演讲内容。但是,给学生自由选择演讲话题的形式不利于学生间的比较与鉴别,参照性不强,师生点评方面不够集中。因此,教师在课前演讲话题的确定上一定要有预设,提前确定演讲话题,然后要求学生围绕此话题准备第二天课前演讲的内容,其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带着特定的话题去构思写作内容,避免在话题选取上高不可攀或低俗浅陋,同时也为师生在点评方面提供了方向和参照。例如,在以“其实我很在乎你”为话题的课前演讲过程中,教师有针对性地提前预设演讲内容的范围,要求学生结合学校近期开展的“三雅”活动,把对“雅言、雅行、雅趣”的理解作为演讲内容。这样,学生就对本次课前演讲的内容有了准备的方向性,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对此次活动的深刻认识,彰显了语文教学的德育功能。

二、鼓励为主,指导为辅

对于个别学生的演讲过程,教师首先要从学生演讲的仪态、演讲的技巧、演讲的内容等方面做全面的点评,并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励。教师可以就学生演讲过程中表现最突出的一个方面做精心点评,充分肯定其在这个方面的突出优点,同时将其今后亟待努力的方面做简短的指导,并以集体鼓掌的形式作为对其演讲的评价和鼓励,以激发学生今后准备课前演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其树立自信心,锻炼胆魄,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发展独立个性,形成个人语文特色。例如,在以“老师,其实我想对你说”为话题的课前演讲过程中,教师收获的不仅仅是学生对其在平时教学过程中所提出来的种种中肯而又诚挚的建议,而且收获了更多的温暖和感动,让教师感受到平时的一句关爱的话语、一个鼓励的眼神对一个学生的心灵触动和精神鞭策的无限力量,同时也从侧面了解了学情,知道了语文教学中不同层次的学生对于语文教师的期待和对于语文学科的诉求。

三、贴近教材,积累素材

针对学生平时写作中材料匮乏的现象,教师可以借助课前说活动,结合教材中出现的经典课文篇目,提炼课文主题,以此作为学生课前演讲的话题,提升学生对课文内容的认知水平和解读能力。具体操作时,教师可以就每次课前说的准备内容提出明确的要求:一是要写出自己对课文主题的把握和理解,将写作范围缩小至一个角度、一个方面,进而由浅入深地谈谈自己的认知和体会;二是结合自己身边的人和事,通过亲历之事谈切身感受。例如,在学习了朱自清的《背影》后,教师当天刻意安排了课前演讲的话题,要求学生结合《背影》中作者对父爱的呈现形式,捕捉生活中自己父亲的点点滴滴,进而以独特的形式呈现属于学生自己对父爱的或浅或深的感受和体会。通过长期训练学生对文本内容的解读,提高了学生对文本的解读能力,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课文主题的把握,让学生树立了课本就是素材库的意识,同时也丰富了学生的素材积累量。

四、教师示范,引领提高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在平时的课前演讲环节中,如果教师能够把自己的切身体会分享给学生,对学生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这比口头理论化的说教效果要好得多。例如,在学习了史铁生的《我与地坛》后,教师结合自己经历,示范性地写了一段文字,学生在听完教师的解读文字后,不但报以热烈的掌声,而且纷纷举手要展示自己的写作内容。所以,做好语文教师,写作上的示范作用是一点也不能减少的,只有将自己的写作能力和水平利用课前说的契机经常性地呈献给学生,才会达到“亲其师,信其道”的教学效果。学生学习过程也是一个模仿和再创造的过程,效仿并不妨害学生超越教师。但作为语文教师,一定要认清,不管采取何种教学方式,写作上的示范引领作用的发挥才是彰显语文教师魅力的根本。

课前说在语文教学中的魅力不仅体现为架起了师生心灵沟通的桥梁,能够让教师更加深入地了解学生、学情,更主要的是历练了学生的胆魄,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使学生由谈作文而消极、色变转变为积极、主动去写作文,有力地促进了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

编辑:马德佳

猜你喜欢

魅力语文教学
独特魅力——MINI JOHN COOPER WORKS CLUBMAN
雨的魅力
《东方欲晓》的魅力
被注入东方魅力的配饰
《问刘十九》魅力的解读
“铜都一号”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