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培养学生的散文品读能力

2018-03-17周雪梅

甘肃教育 2018年4期
关键词:散文文本文章

周雪梅

【關键词】 散文;品读能力;情感;智慧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8)

04—0097—01

目前在初中语文教材中,散文篇目所占比例较大。散文是“美文”,拥有强烈的情感宣泄,饱满的生命激情和优美的语言魅力,它深深地打动着每一位读者。作为一种纯粹的个体表白,是对人生、生活、生命的一种认识的文体,它抒发了作者独特的心灵体验和感悟。既然散文有如此大的魅力,那么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的散文品读能力呢?

一、用情来读

语文教学中,朗读是最基本的语言实践活动。这里所说的读不是单纯地、机械地、呆板地齐声诵读,而是要会读,明白要读出什么味儿、什么情感来。

1. 读,要有感染力。每一篇散文都是作者心血凝聚而成的。无论是教师的范读还是学生的个人展示读,都要做到先“声”夺人,用自己对文本的理解,读出属于自己的“那一个”来,用抑扬顿挫的语气、语调来感染在场的每一位,让富有感染力的朗读引领学生们走进一个别样的文本天地。如,在教学朱自清的美文《春》时,笔者首先做了全文的配乐范读,得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2. 读,还要有针对性。清华附中语文特级教师王君老师在上《安恩与奶牛》一课时,就紧紧抓住安恩在回答买牛人的两句答语“它是不卖的”、“它不卖的”创设情境,反复指导学生来朗读这两句话,在朗读的过程中,让学生自己去感受安恩对奶牛深深的珍爱。这属于课堂上的有效朗读。如果仅仅让朗读成为语文课堂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走一个朗读的过场,不如不读。

在散文教学中,朗读活动一定要贯穿整个课堂,让学生在朗读中去感受、品味、思考,这样才能为后面的教学活动做好厚实的铺垫。

二、用心来品

对散文的品读重点应该落在对语言的品读上,特别是文中重点语句的品读,可以说是打开对这篇散文主题理解的一把钥匙。

1. 找准关键句,切入点要小、要准。王君老师在讲《散步》这篇人文气息极其浓厚的散文时,紧紧抓住文中“我们在田野上散步”这一关键句,从这个很小的切入点进入,通过对“我们”、“田野”、“散步”三个关键词的品读,串起整篇文章,可谓匠心独运。只有找准这样微小而精准的切入口,才能在文章的品读中彰显出四两拨千斤的效力来。

2. 发现矛盾处,对比要鲜明。在散文教学中,笔者发现只有教师细读文本,在文章的细枝末节处发现矛盾,然后引导学生也来发现矛盾,学生对文本才会产生阅读的兴趣。每一个学习个体都希望自己是与众不同的那一个,特别在语文学习中,教师需要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而课文中的某个矛盾点就能成为学生阅读的兴趣点。孙绍振教授曾说:“要理解艺术,不能被动地接受、还原,有了矛盾,就可能进入分析,就主动了。”

3. 景物描写要细品。散文中的景物描写,虽没有小说中的环境描写篇幅长,但它的作用和小说的环境描写一样重要。虽寥寥几笔,可是作者的情感就隐隐地沉潜在这些描写中,需要教师在课堂上带领学生细细品,这些都是学生阅读能力提升的一个渠道。比如郁达夫的名篇《故都的秋》开篇就写道:“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这一句在文中提纲挈领,为下文具体描绘秋天做了铺垫。所以,散文中的景物描写不容忽视,要细细读、细细品。

三、用智来悟

散文的最大特点是“形散神聚”,虽然取材广泛,内容博杂,所谓“上下几千年,纵横数万里”,但都统一在“神”这个灵魂之下。笔者每上一次散文课,都会通过“整体感知”这个教学环节来让学生在初读文章的前提下畅所欲言,谈谈自己对文章的收获。在初读的基础上,笔者一直倡导学生用智慧来感悟作者的写作情感,来悟出这篇文章的“神”来。这样才能做到王荣生老师所说的:“唯有通过对言语的体味,我们才能把握作者的独特经验,才能感受、体认、分享散文所传达的丰富而细腻的人生经验。”

言承载意,散文教学,教师要从外在形式的“言”入手,通过品析发现内在的“意”,最后感悟散文的灵魂。这样教学的目的,就是为了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师生的共同进步。

编辑:马德佳

猜你喜欢

散文文本文章
散文两篇
散文两章
纸上的故土难离——雍措散文论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文章熠熠生辉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放屁文章
小处着眼,写大文章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如何快速走进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