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主题单元预习单的设计和应用

2018-03-17袁泉车让平

甘肃教育 2018年4期
关键词:主题单元要点小学语文

袁泉 车让平

【关键词】 小学语文;主题单元;预习单;要点;应用

【中图分类号】 G623.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8)04—0059—01

预习单的设计,就是教师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的“导航仪”。让学生知道预习要做什么,要怎么做;便于教师从预习单上呈现的结果,判断学生预习过程中的难点,切实把握学生学习的需求,进行学情分析。

一、预习单的应用意义

从目前的教学来看,学生的预习主要是缺乏教师的指导,缺乏方法。特别是农村学校,普遍现象是:教师简单布置,学生糊涂预习;中年级与高年级的预习要求如出一辄。拿到一篇课文,一单元课文,按怎样的思路预习?思考哪些问题?做好哪些准备?学生不清楚。长此以往,学生预习的自觉性、积极性越来越差。其实,预习单,不仅能让学生知道预习要做什么要怎么做,更便于教师从预习单上分析学情,可谓意义重大。

二、预习单设计要点

预习单不同于一般的预习任务,它需要教师在学生自学之前深入细致地解读单元教材,既为学生预习,又为后续教学服务而精心设计。第一,遵循阅读的一般规律。从三年级开始,就应该逐渐地培养学生的略读能力,按照阅读的一般规律設计预习单。比如第三学段预习单可按下列步骤设计:一读,浏览,快速把握体裁、扫清字词障碍,了解课文主要内容;二读,默读,梳理课文主要内容与脉络结构;三读,找出不理解的词句,自学生字新词,提出不懂的问题。第二,目标明确,形式多样。这一单元要重点掌握哪些生字新词,学生对主要内容要把握到什么程度?词句的理解与累积要达到什么目标?对单元主题的探究到什么层次等等这些问题,在设计预习单时都应该比较清晰。当然,预习的内容不同,呈现的形式也不同。比如,课文朗读的预习,可以设计为同桌互读、小组朗读等形式;在预习文中字词时,可以着重列出音、形、义需要强调的生字,可以标标读音查查字形,可以找形近词辨析等方法识记积累。第三,循序渐进,收放有度。不同年级学习要求不同,因此,预习单设计应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学情,设计难易不同、重点不同的预习单,体验由“具体任务”指导型——“流程提纲”开放型的预习。比如,进行独立的分析阅读时,中年级学生主要理解不懂的词语,尝试发现单元主题,简单批注,主动积累一些精彩的句段等;高年级学生则不仅要求理解词语,还要尝试对精彩语句进行赏析并积累,能够通过对比发现单元主题。第四,分层次设计。每个学生学习能力有差异,发展有不同,环境有变化,如若提出统一的要求,必然会扼制部分学生的预习积极性。因此,预习单设计时要关注到不同水平的学生,要设计符合不同层次学生的多种类型的任务,因材施教在这里同样适用。

三、预习单的有效应用

1. 扎实地指导预习。长期在教学一线的教师都知道,我们所接手的班级往往由于经常更换教师、教师预习指导意识与能力等主客观原因,学生的预习能力并不与年段相符。这个时候就需要教师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灵活设计符合本班学生需要的预习单,同时在课堂上进行扎扎实实的预习指导。

2. 注重当堂预习。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无论中高年级,都强调当堂预习。这样便于教师关注学生预习的过程,及时发现学生预习过程中出现的不良习惯、不当方法,及时给予指导。如果教师能对指导内容进行相对系统的安排,每个月都有不同的内容,着重关注,着重指导,那么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一定可以大大提高,当然好习惯也相应容易养成。

3. 多种形式进行检测反馈。有了预习单,预习的反馈检测途径就更多了。有时可以集中批阅,根据学生预习态度、预习成果给予不同层次鼓励;有时可在浏览学生预习单过程中,筛选一些重要的信息和典型事例,更准确地定位学生的学习起点。如,主题单元背景资料介绍、课文片段朗读(可以找学生们喜欢的段落进行当堂展示)、对课文重点字词的理解等几个方面,学生在课堂中相互交流,增强信息量,相互学习,彼此提高。一个单元授课结束,教师逐步对“单元整体预习单”中的问题进行释疑,学生根据教师的讲解发现预习中的不足,在以后的“单元整体预习”中进行改进和提高。

每一份预习单都是师生智慧的结晶。精心设计,灵活应用预习单,真正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导航,让单元整体教学的课堂成为学生交流与展示的舞台。

(注:本文为甘肃省“十二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农村小学中高年级语文主题单元预习有效性策略的研究》阶段性成果,立项批准号:GS【2015】GHB0092)

编辑:张慧敏

猜你喜欢

主题单元要点小学语文
“三根”学习要点
健康烹调的要点
A Teaching Plan —— How to Write a Summary of an Exposition
让主体性活动推动整体阅读教学
2015年报道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