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培养初探

2018-03-17汪滢

甘肃教育 2018年4期
关键词:计算能力数学教学培养

汪滢

【关键词】 数学教学;计算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8)

04—0051—01

计算能力是一项基本的数学能力,培养小学生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一个人计算能力的高低是其思维敏捷程度和思维灵活性在计算方面的体现,它反映了这个人数学基本素质的高低。在小学阶段,计算能力主要是指学生对整数、小数、分数四则运算等的掌握情况,能不能达到正确、迅速计算的水平,采取的方法是否合理、灵活。那么,怎样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呢?

一、重视数学基础知识的学习

在小学阶段,学生面临各种各样的计算题。要得到正确的计算结果,首先要考虑运用什么数学概念、运算定律、运算性质、运算法则和计算公式等等,因此充分理解和掌握这些基础知识是学生能够正确计算的前提。有些学生在考试中计算题做错,并不是不会算,而是由于运算定律或是运算法则没有弄清楚。因此,只有把有关的基础知识讲清楚,让学生真正掌握了,计算时就不会出现差错了。

二、加强基本技能的训练

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学生计算能力的训练,让学生多做题,及时纠正他们在计算中出现的一些错误。在计算练习中,强化基本技能训练是提高计算能力的重要环节。只有平时多练,学生计算的正确率才会提高。在练习中,还要有的放矢,加强基本技能的训练。另外,还要帮助学生总结某些规律性的东西,把容易混淆的知识进行对比、分析,也能大大提高计算技能。

三、培养良好的计算习惯

良好的计算习惯是学生计算正确无误的可靠保证。在教学中,教师常常发现学生在计算时出现错误,并不是因为没有正确理解算理,也不是没有掌握计算方法,而是没有一个良好的计算习惯。因此,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尤其重要。

1. 看清楚。学生在计算中由于看题过快,有时会把数字看错,如,把234看成243,有时会把运算符号看错,前后颠倒等,因此要让学生养成看清楚题目的习惯,速度不要过快,要整体记忆,不要看一位写一位,写好后可以迅速与原数对照一下等等,从而减少误看而带来的计算错误。

2. 写工整。书写不规范、不工整也是计算出现错误的一个常见原因。学生在计算时,有时因为字迹潦草分辨不清而误看,如6和0、1和7、3和8;有的擦擦写写,写写擦擦,模糊不清;有的竖式书写不规范,数位不对齐等等,都可能使计算出现错误。因此,在教学中,一定要要求学生书写工整、格式规范,要督促学生把数字写端正,写清楚。

3. 算仔细。计算中的错误有时也是因为学生计算马虎造成的。如,把2×3算成了5,或进位忘了加,或退位忘了减等等。因此,在教学时不要一味要求学生算得快,而是要让他们先算对,然后在正确的基础上再提出相应的速度要求。

4. 验算。验算不仅是保障计算正确的有效措施,而且还是一种促进学生理解计算过程和计算技能的手段,学生可以通过验算进一步理解加和减、乘和除等之间的逆运算关系。但小学生由于意志力薄弱,不能自觉进行验算,因此教学中要注意教给学生验算的方法(如逆运算、估算等),监督他们养成验算的习惯。另外,也可通过恰当的时机,让检查出错误而获得好成绩的学生现身说法,让学生充分感受到由于认真验算所带来的成功,进而养成主动验算的习惯。

四、鼓励学生使用简便算法

简便计算是一个切实有效提高学生计算速度的方法。简便计算常常运用一定的运算定律,如进行加法计算时常会用到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在进行乘法计算时又常用到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和乘法分配律等,将一些计算由繁变简,由难变易。简便计算的学习,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减少计算错误,对学生思维的发展也有很大的帮助。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加大简便方法的教学力度。另外,让学生记住一些常用数据,也可以简化计算过程,提高计算速度。比如,125×8=1000,25×4=100,0.25=,0.75=,0.125=。這些特殊的计算结果在练习、作业、生活中使用的频率是很高的,熟练掌握,牢固记忆,就能转化为能力。在计算时,不但能节约时间,而且还能提高准确率。

总之,学生计算能力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从教材的特点出发,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从儿童的心理特点出发,联系现实生活,联系教学内容,进行多方面的整合,使枯燥的计算教学焕发出生命活力。编辑:谢颖丽

猜你喜欢

计算能力数学教学培养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
浅谈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