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背景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现状分析

2018-03-15张马建

课程教育研究 2018年2期
关键词:天津背景应用型

张马建

【摘要】现阶段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总体进入了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阶段。要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形势,急需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学生的应用能力。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迎合了这一人才培养的迫切需求。高校转型发展背景下,地方高校在办学特色与定位、发展理念、学科结构、实践教学等方面面临转型升级的发展机遇与挑战。本文对近五年涉及该领域的国内研究现状进行分析和归纳,为天津本地的本科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地方本科高校 转型发展 应用型人才 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2-0255-02

随着时代的变迁,经济社会结构的重大转变,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发生了质的变化。本科高等教育是社会人才输出的重要源泉,肩负着重大的社会使命和责任。现阶段我国本科高等教育已从精英教育过渡到大众化教育阶段。其任务是夯实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应用能力,以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广泛的市场调研与细致的文献研究有助于梳理出地方高校在新形势下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现状,有助于地方本科高校顺应时代背景转型发展,正确理解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内涵及特征,明确培养定位,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服务地方经济,提高办学质量。

一、国内新形式

2017年10月18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进入新时代,必须赋予中国教育新的发展要求、发展内涵。报告作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判断,为我国发展明确了新的历史方位。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同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也进入了新时代。我国高等教育随之具有了新特征:1.教育资源从重点配置向基本均衡配置转变。基础公共教育资源更趋于均衡配置,教育发展水平差距逐步缩小、基础得以夯实,学校办学特色逐渐凸显、办学水平不断提升。2.教育供给从总量增长向优化结构布局转变。从“卖方市场”过渡到“买方市场”。教育事业的发展应顺应教育供求关系变化,推进教育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数据统计显示,相关的课题研究逐年增加。

二、国内研究现状分析

1.针对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背景的研究

“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这一提法是近年来国家关于高等教育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有效地指导我国地方本科高校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转型、提高办学质量、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培养时代需求的应用型人才。根据中国知网数据分析可知,近五年该主题相关的文献研究呈逐年上涨的趋势,分别为: 2013年4篇;2014年19篇;2015年99篇;2016年121篇;2017年103篇(截止到2017年10月)。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

1)课程教学方面

以“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为背景的课程教学研究涉及实践教学模式研究,如:黄宽勇在《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经管类专业服务地方经济的实践教学模式研究》一文中指出:地方高校应树立科学的办学理念,重视实践教学,加大实践教学经费投入,加快校内实践与校外实践基地建设。与此同时,充分利用校外实践基地,实现“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在此基础上,不断提升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体育学科教师孙荣艾建议地方本科高校体育课程设置应以健康第一、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不断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重视学生能力培养为基本理念。结合专业特点,多层次化、更具弹性是转型发展背景下地方本科高校体育课程设置的路径选择。(孙荣艾.《转型发展背景下的地方本科高校体育课程设置改革研究》)

2)师资队伍建设方面

谢军在《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背景下的“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探析》一文中探讨适应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需要,应深入剖析"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过程中面临的难题,并探讨相应的队伍培养模式和措施。雷振香在《地方本科高校转型背景下青年教师发展路径选择》一文中指出作为地方本科高校师资队伍的主力军, 青年教师能否顺应时势,加快转型发展是地方本科高校成功转型的核心因素。她从青年教师的教学发展、专业发展、个人发展及组织发展四个方面剖析地方本科高校转型背景下青年教师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青年教师发展的出路。

3)学科建设方面

要构建适合高校发展特色的学科体系应把专业建设和成果转化作为核心点,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服务经济社会本领。以学术研究和社会效益为核心指标,不断完善学科综合考核机制,从而促进学术研究与学科方向的高度融合,形成特有的学科优势。(孙朝阳.《转型发展背景下新建地方本科高校学科建设路径选择和个案分析》)同时寻找与地方经济建设的适配性,构建以优势学科为支撑,与产业结构相适应,满足地方经济发展的学科专业群,从而有效地完成地方高校转型发展。(关麗梅.《地方高校转型背景下的学科专业群建设研究》)

2.针对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2002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快速上升,达到15%,标志着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与其他国家相比,起步偏晚,但有关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究却始于 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只不过当时的讨论和研究主要集中在专科和硕士研究生层面。1999 年我国高等教育正准备步入大众化的发展阶段。当时国内开始涌现大量本科院校。龚震伟在1998 年第 3 期的《江南论坛》中发表《应用型本科应重视创造性培养》一文,该文首次提出了“应用型本科”的概念。此后的相关研究便蓬勃发展。研究领域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基础理论方面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重点是对“应用型本科”教育的背景进行分析,对其内涵和特征进行探讨(柳友荣. 《我国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研究》),在此基础上,明确“应用型本科”高校的人才培养的定位、办学特色。(王玉萍.《地方性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

2)实践教学方面

探讨及反思我国高等院校在转型发展背景下如何创建“开放式”实践教学体系,整合、拓展实践教学资源 ,构建“开放式”实践教学资源平台,实施“基础层、实践层、综合应用层”的实践教学。(乔占俊.《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开放式”实践教学》)进一步提升实践技能、以培养学生理性思维能力、应用能力为目标,不断拓展实践教学资源,推动实践教学知识体系的完善。在此基础上,组建实践教学团队,健全包括激励、评价、监管、服务和保障等机制在内的实践教学管理机制。(赵建红; 汤颖.《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3)校企合作方面

注重学校与社会的联系,准确把握两者相关影响因素,对应用型人才培养中存在的根本问题进行分析解剖, 紧密校企合作关系。(翟建.《基于校企合作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达到校企双方深度合作,共建专业课程体系、共建实训示范基地,创建校企“互利共赢”合作平台。(胡青华.《应用型大学转型背景下“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路径选择》)

三、针对天津本地本科高校的实证研究情况

京津冀一体化和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理念给天津各本科高校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天津现有的27所地方本科高校应针对地方经济特点,归纳出天津特有的人才需求特征。目前尚无针对天津本地高校转型发展背景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的相关文章。根据知网查询可知,目前相关研究停留在在职业技术院校层面,比如致力于构建“学、工、证、赛”培养体系的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数控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或者考试、考证方面,如天津外国语大学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考试制度改革研究、天津商业大学应用型高校心理学专业双证教育的探讨;也有针对应用型人才培养某一环节的研究,如天津理工大学工程造价专业进行的产学研合作教育创新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机制研究、天津工程师范学院“本科+技师”培养模式构建与研究等。

四、结论

综合分析表面,针对本课题的研究还没有形成系统性、完整性的方案。现有研究成果的指导力度不强、覆盖性不全面、尤其是针对天津本地高校转型发展背景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还处于空白阶段。在下一阶段的工作中,应根据天津本地的经济社会发展特点,以“应用型”的人才培养为目标,创建新的教育教学机制,构建一套适合天津地方特色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不斷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提升高校办学水平。

参考文献:

[1]黄宽勇.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经管类专业服务地方经济的实践教学模式研究.百色学院学报.2016,(06)

[2]谢军.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背景下的“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探析.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6,(09)

[3]雷振香.地方本科高校转型背景下青年教师发展路径选择.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6,(04)

猜你喜欢

天津背景应用型
如果天津有“画”说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新四化”背景下汽车NVH的发展趋势
《论持久战》的写作背景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天津卷
《天津之眼》
天津
晚清外语翻译人才培养的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