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学徒制”与“包豪斯教育体系”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在艺术设计相关专业的应用研究

2018-03-15武静

课程教育研究 2018年2期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

武静

【摘要】当今社会提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背景下,艺术设计人才的需求呈爆炸式增长趋势,但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专业就业率不容乐观。传统的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状况已远远不能满足当前人才需求,导致供需层次出现不平衡。这是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没有与企业需求对接融合的结果,如何创新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模式将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是一个重要课题。

【关键词】艺术设计类专业 教学模式 现代学徒制 包豪斯教育体系

【中图分类号】G712;J5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2-0239-02

当今社会是知识和科技不断创新为特征的知识经济时代,基于创意产业的发展,艺术设计人才的需求呈爆炸式增长趋势,通过权威机构调查表明,在各行业的排行中,缺乏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居首位。市场需求的是具有创新性综合素质、有工作经验、专业化程度高的艺术设计人才。因此,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平衡艺术设计专业人才供需平衡势在必行。

一、艺术设计专业的特点与教学现状

艺术设计大学科,包括广告设计、工业设计、数字媒体、视觉传达、环境艺术设计、服装设计等相关专业,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学科。艺术设计学专业学生学习期间将通过艺术设计思维能力的培养、艺术设计方法和设计技能的基本训练,创新能力是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也是艺术设计人才培养的首要任务。就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目前状况来看,呈现了以下几个问题,影响制约了高质量艺术设计人才的培养:一是专业特色不明显,课程体系不完善;二是教学模式陈旧单一,缺乏动态性和前瞻性;三是教学环境不健全,教材落后;四是师资力量不达标,双师型教师匮乏;五是学生社会实践程度不够,学生毕业后需要适应一段时间实践,才能适应社会,难以实现高质量就业。

二、现代学徒制与包豪斯教育理念的优劣势分析

最近几年,各高校各专业都在探索推行现代学徒制,现代学徒制作为产教融合的载体,虽然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人才培养和社会需要的有机衔接和良性互动,但并未完全成熟,也不一定适用于所有专业。而包豪斯作为一个设计体系的创新在二十世纪风靡全球,留下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和理念,其影响程度至今不可估量。这种理念符合艺术设计专业特点,恰好可以与现代学徒制优劣互补,找到二者的契合点,就能打造出艺术设计专业教学创新模式。

(一)现代学徒制的发展现状

现代学徒制是通过学校、企业的深度合作与教师、师傅的联合传授,对学生以技能培养为主的现代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合作是前提,工学结合是核心。目前,学徒制已经部署了两批试点,由于现代学徒制才刚刚起步,摸索的同时,也显露出一些问题:

1.制度不健全,政策保障力度不够

现代学徒制是政府主导,企业和学校共同推进的一项育人模式,政策的规范引导,可以保障双方的利益,推进三方共同发展。目前这些都是空白,急需国家政策的推动与规范。

2.照搬模式,没有凝练专业特色

经调研,学徒制试点专业大多集中在“汽车”“机械加工技术”、“服装制作与生产管理印刷技术”等工科专业,现代学徒制在工科专业能很好的把理论的学习和技术的应用结合起来,更能促成效出成果。以惠州经济职业技术学院汽修专业为例,一个师傅带领4-5名学生学习汽车保养的流程、故障诊断等,基本可以达到“手把手”的教技术、教经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但几乎所有的试点专业模式基本相同,没有专业特色融合。

3.学徒制学生考核评价没有标准,考核流于形式

学生作为企业学徒,学生考核主体由学校变为企业,大多学徒试点考核方式为所在企业指导师傅的评价、项目论文或实习报告成绩和指导老师的评价。这种考核方式并不能真实的展现学生的实践成果,考核也只是为了得到一个成绩结果的一种形式。

(二)包豪斯教育体系的特点

包豪斯的思想是艺术创意是无法传授的,但工艺手法是可以教得会的,教学重点在于注重对学生综合创造能力与设计素质的培养。包豪斯教学时间为三年半,学生进校后要进行半年的基础课程训练,然后进入车间学习各种设计技能,由造型教师传授美术和艺术,技术教师传授工艺和方法,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的同时,创新设计思想,教学的成果直接以产品的形式展现,由企业进行认可,使教学成果产生经济效益。

“包豪斯教育体系”在注重过程教学的同时,它更加注重对学生综合创造能力与设计素质的培养,包豪斯学院很多设计作品,至今都是设计经典。但包豪斯采取的是中世纪作坊式的师徒模式,并不适合当今社会要求的大众通识教育,无法直接应用于国内艺术设计专业。

三、“现代学徒制”与“包豪斯教育体系”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在艺术设计相关专业的应用研究

一个成型的作品,不但需要优秀的草图构想,还需要结合工艺流程、产品材料的特性,才能让设计概念通过生产技术环节生产出产品,而且对市场营销和售后服务环节的了解,对掌握顾客的心理掌握,才能使创意与性能有机的结合,产生经济效益。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生命力在于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构建,在注重实践操作的同时,需高度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要突破“现代学徒制”专业应用限制,取长补短,结合包豪斯教育理念,创新艺术设计专业教学实践模式。

(一)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让学生个性化发展

现代教育使学生成为流水线的产品,毫无特点。艺术设计专业人才提倡创新,但不一定适用于所有的艺术设计学生,艺术设计人才培养应按个性发展定位,按学生擅长分类分方向。基础课可以共同培养,企业实践课在了解整个运转流程的同时,各有偏重。有创新思想的学生由向设计师方向发展;电脑操作技能强的同学向电脑操作员方向发展;有营销能力的同学,向营销后售后服务方面发展,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优势。

(二)创新考核模式,“结果导向”,让作品产生社会价值

藝术设计专业的实践考核模式,不停留于常规的论文或报告,要有真正的成果,应该做到项目作业即作品。研究如何将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作品推广,不但考验的是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也需要掌握实现产品的技术和工艺,更需要学生掌握顾客的需求,得到全方面的发展,才能真正做到让专业培养和社会需求不脱节。

(三)创新学校与企业合作的模式,使企业得到真正的实惠

艺术设计专业的实践离不开企业的支持,现在出现的困境是企业在推行“学徒制”和校企合作的时,处于被动局面,不能得到真正的实际收益,或得收益的周期太长。如何让企业便被动为主动,让学生为企业赚钱才是硬道理,合作机制才能达到长效。可以尝试成立学生主导“学生工作室”,挂靠企业,学校的教师和企业师傅共同指导,利用学生的智慧,企业的经验,将学生作品推广,取得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价值,学生也可以得到锻炼。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背景下,将艺术设计专业人才的实践教学应放在如何激励学生创新,提倡学生作品的多元化、个性化与独特化,才能打破传统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模式,让学校不仅仅是一座象牙塔,为学生走上社会并适应社会创造了一个优越的锻炼机会,让艺术设计专业直接服务大众和社会。

参考文献:

[1]胡丽琴.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隐存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5.6

[2]李艳.甘肃艺术设计教育的现状与改革尝试[J].中国包装,2017.9

猜你喜欢

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现代学徒制在创新型高职会计人才培养模式中的应用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