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略论“文化自信”提出的历史背景与现实基础

2018-03-15甘重花

课程教育研究 2018年2期
关键词:国人文化自信自卑

甘重花

【中图分类号】A8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2-0043-01

习总书记在2014年和2016年分别指出:“体现一个国家综合实力最核心的、最高层的,还是文化软实力,这事关一个民族精气神的凝聚。我们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最根本的还有一个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那么,习总书记为什么要提“文化自信”?这个概念的提出,有什么样的历史背景与现实基础?本文试图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回答我国在当下提出“文化自信”的历史背景与现实基础。

一、从“文化自信”到“文化自大”

1793年,英国使者马噶尔尼率领了庞大的使团来中国给乾隆皇帝祝寿,当然,真正的目的是开通中英的正常贸易往来,但最终的结果是马噶尔尼受到了大清帝国傲慢的回应与冷漠轻视,怏怏而归。乾隆皇帝以及大清官员对大英帝国使者的这种傲慢态度,源自中国历史上一贯的“文化自信”心理。这种“文化自信”和当时英国社会的真实发展来比较,则反衬出大清皇帝与官员是一种“文化自大”的自欺欺人的表现,因为当时的英国从它历史发展的劲头来说,确实要进步于当时的“清王朝”。1793年的英国,在政治上已经建立了资本主义制度,经济上开始了工业革命机器生产,文化上有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对理性、科学、民主、自由的追求。而当时的中国,还沉浸在农业社会的传统暮歌之中。中国在对外关系上“闭关自守”、坐井觀天,认为“天空”还是“历史的天空”,却不知“历史的天空”早已风云变幻,今非昔比。

二、从“文化自大”到“文化自卑”

国人这种“文化自大”心理,在1840年鸦片战争失败后也没有大的改变,仅仅只有林则徐魏源等几人认识到了中国不是在一切方面都优越于“英夷”的,魏源在其《海国图志》一书中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至少认识到了“英夷”在一些方面可以当我们的老师。但是从整体的文化态度上来说,林魏还是认为中国在文化整体上是优越于西方的。二十年之后的第二次鸦片战争给整个朝廷以沉重的精神打击,所以才会有曾左李章领导下的“洋务运动”,虽然风雨激荡历经三十年,但是因为无论从实际掌权者还是整个社会认识程度上,都仍然是沉浸在一种“文化自大”与“文化自欺”之中的。

国人真正的认识到自己的文化落后,是“甲午一战”。光绪皇帝痛哭流涕,康梁等“公车上书”,决心师承日本,“变法图强”。可以说这时的国人,已经从一种“文化自欺”“文化自大”的虚骄中,开始了文化上的不自信与怀疑。而1901年开始的清末“新政”,则是最高统治者的一种对于本国和西方文化制度的表态,但囿于无论从最高统治者还是社会各层次来说,思想上的认识都还比较肤浅,所以“新政”也没有使国人找回“自信”。但国人对自己文化态度的认识,是循序渐进的,等到孙中山等“革命派”人物,就认识到中国的旧制度是落后于世界发展的潮流,并最终推翻了旧的制度。而从思想宣传上给国人进行“制度”与“文化”洗礼的,则是1915年开始的“新文化运动”。可以说从历史的角度看,梁漱溟等人的观点,是对西方文化和中国文化的一种更为客观理性与中肯的认识。

三、“经济自信”与“文化自信”

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来看,“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近代国人对自己文化的一种深深的自卑,首先是建立在西方国家的物质侵略下的中国的“经济物质自卑”的基础上的,因为物质上的落后就觉得自己什么都落后。

所以近代国人的一种“自救”,也是追求“物质自强”开始的,尤其是在1949年后的中国无论是“计划经济”体制的选择还是“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从最终的奋斗目标来说都是以建立一个“物质经济强大的中国”为目的的。国人这种渴望经济物质强大而又不能强大的心理,是反映在1958年的“大跃进”运动中的,也是反映在2000年前后的我们单一追求GDP的发展速度中的,因为“物质经济”的强大是“文化自信”和“制度自信”的基础,所以我们也可以说,至少在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前,我们的“物质自信”是还没有建立起来的。也是在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我们才从经济发展总量上超越了日本,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实体。但因为一个世纪来的文化心理的自卑,使不少国人总觉得中国的“制度”与“文化”从根本上是落后于西方的。

所以,纵看历史的发展,国人的文化心理,从先秦到唐宋元是一步步建立“文化自信”的过程,从明清到1900年“庚子变乱”前是文化虚骄自大自欺过程,1900年庚子变乱后到2000年整整一百年是文化与制度自卑的过程,而现在,我们的国家,在自身经济物质逐步强大的基础上,又是重拾自己的文化与制度自信的过程。

猜你喜欢

国人文化自信自卑
让自卑成为一种前行的力量
口腔健康,为何不被国人重视
被嫌弃的宋国人
如何让西方文化帝国主义“退场”
国人赴日“抢盖”引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