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协同创新的高校双创人才的培养模式研究

2018-03-15许霞彭建兵杨宏业赵智琦

课程教育研究 2018年2期
关键词:培养现状模式构建协同创新

许霞 彭建兵 杨宏业 赵智琦

【摘要】在当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全新的要求,重视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双创人才是国家发展及建设的新需求、是革新传统教育模式的新途径、更是推动高校教育教学事业进一步发展的新选择。对此,本文基于协同创新视角,分别从培养观念落后、培养模式不足两方面入手,分析了高校双创人才培养现状,据此,通过建立双创人才协同培养模式、落实双创人才实践协同体系、健全双创人才保障协同机制三个维度,提出了高校双创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路径,旨在切实加强高校人才创新创业意识及能力,实现双创人才培养目标。

【关键词】协同创新 双创人才 培养现状 模式构建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2-0032-02

一、高校双创人才培养现状

(一)培养观念落后

高校在双创教育过程中,与专业课程之间没有相互融合,实践活动设计存在一定的不合理,协同创新的人才培养意识不足、培养观念落后,加之教学方法过于传统,缺乏创新,导致双创教学效果与预期目标差距较大。本文随机抽取了某高校学生80人,共发放了100分调查问卷,所收到的有效问卷为80份。在对所调查学生的访谈时,在回答“是否对双创课程感兴趣”,有56%的学生充满兴趣,34%的感觉一般,兴趣不大,6%的学生则选择了非常不喜欢这个专业,而剩下的4%的学生则表示无所谓,可以看出,对于双创课程兴趣不高的学生占据主要比例。目前,许多高校并没有真正了解实施双创教育的根本目的与意义,只是单纯的重视学生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培养,忽视了学生双创意识的激发,严重影响了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

(二)培养模式不足

高校实施的双创课程并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在其课程体系上缺乏一定的科学性及完善性,并未将双创课程真正渗透到专业教学中,各方资源也没有最大化整合。并且,目前实践基地所涉及的范围较为狭窄,没有从普通的层面上升到精英层面,产教结合方面也存在诸多不足,联系不够密切,同时在实践基地的不完善,导致双创教学无法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造成了双创教育形式化的尴尬局面。

二、基于协同创新的高校双创人才培养模式构建路径

(一)建立双创人才协同培养模式

首先,明确双创型人才培养目标是高校、企业、科研机构及各当地政府共同培养人才的关键所在。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要实施者,应制定出知识、技能、素养为一体的双创型人才培养目标机制,企业利用校企写作,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实践平台,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政府则要根据市场对专业人才的实际需求,把控好当下经济发展趋势及行业动态,对高校的人才培养提出具体要求。其次,高校要不断完善专业组织,深化专业内涵,优化专业格局,充分将创新创业教育渗透到专业教学中,重视并加强教学团队的专业综合能力及素养,进一步整合各方有效资源,科学设计专业种类,进而使专业安排不仅能够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同时也能顺应社会岗位需求。最后,高校是双创课程体系的构建者,在其过程中,应将理论与实践相互融合,更加全面真实的呈现知识的全貌。

(二)落实双创人才实践协同体系

在共同培养双创型人才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专业人才的实际操作能力,是实现双创人才培养目标的有效渠道,实践协同体系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推动高校学生理论知识外化为实践技能的关键助力。在实践协同培养模式,高校用建立实践教学机制,完善其教学具体内容,真正将创新创业教育落实到实践的始终,科研机构应为学生实际操作提供先进性的理论支撑,充分解决专业教学效果延后问题,让学生更好的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升自我解决问题能力。而企业则应为不同专业、不同能力的学生提供充足的实践机会,给予相应的实习岗位,实现专业实践与未来就业的无缝对接。此外,政府应进一步整合各方面有效资源,建立由政府、高校、科研机构及企业组成的一体化模式,为其提供相应的扶持政策,架构双创型人才培养的社会服务系统。

(三)健全双创人才保障协同机制

创新创业教育有着较强的实践性及延后性等特点,双创教育的相关记载充分印证了其评价尚未成熟,无论是量化的还是质化的方面,都无法清晰的表露出真正的影响要素,对此,评价双创教育的过程中,就应以实践为主导,遵循完整性、客观性及实用性原则,拓展双创教育评价的范围、深化其内涵。对高校教师及教学评价时,应充分站在学生角度,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间的差异,结合专业教学成果存在的延后性,按照不同的层次实施多样性评价。而对于市场能效评价时,则应根据具体毕业的创业比重,推算出未来十年间的创业率,既要重视创业实践所产生的经济能效,同时更要注重其社会影响,只有这样才能够实现短期与长效评价的有机融合、能效指标评价与非利益指标评价的有效结合,进而構建其多维度、多视角的双创型人才培养保障机制。

高校是我国培养双创人才的重要阵地,更需要其实现创新性发展。在高校、企业、政府及科研机构共同合作过程中,要以学校为基础,由政府来引导,消除四体间存在的障碍,通力合作、协同培养优秀的双创型人才。各主体应不断挖掘、积极创新、全方位整合及优化有效资源,推动学科整合、技术汇集、渠道联动、多方力量协同的新局面,实现高校双创人才培养的可持续性发展。

参考文献:

[1]崔益虎,郭万牛,陈同扬. 高校创新创业人才个性化培养的模式及其拓展[J]. 教育探索,2016,(12):61-64.

[2]胡成建. 协同创新促进高职院校“双创”人才素质教育[J]. 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17(01):55-57.

猜你喜欢

培养现状模式构建协同创新
浅谈初中英语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财会人才培养的现存问题及改革建议
高职院校“2+3”企业化教师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基于心理契约的高校学生班委干部管理及培养研究
网络视域下初中作文教学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