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花怒放还本真

2018-03-15张璐璐

课程教育研究 2018年2期
关键词:幼儿语言思维能力生活化

张璐璐

【摘要】语言作为人类进行相互沟通和交流的主要方式已经传承了近千年,它是人类文明的发展和民族文化传播的载体。同时语言教学对于幼儿认知未来世界、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分析幼儿期儿童语言活动和心理活动的主要特征,认识到将幼儿语言活动生活化教学的重要意义,简要概述了教学过程中怎样创造生活情境、采取儿歌教学和利用游戏模式的具体方法从各个方面提高幼儿语言的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

【关键词】幼儿语言 生活化 思维能力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2-0030-01

《发展心理学》指出:幼儿口语表达能力的发展是幼儿言语发展的集中表现,3-5岁这个期间是幼儿口语表达能力发展的快速阶段[1]。在这个阶段幼儿语言活动发展水平的高低将会影响到他们未来社会交往能力的强弱。对于幼儿教师而言,怎样在教学过程中创造合适的学习环境、利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逐步引导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和提高是值得探究的。同时在进行这项探究时需要考虑到幼儿尚未成熟的记忆发展水平和思维发展情况。

1.幼儿语言活动生活化教学的内涵及意义

1.1幼儿语言活动的主要特征

幼儿的语言活动比较简单,他们一方面具备了运用手势的沟通能力和学习语言的思维能力,能够理解和学习不同的语言表达形式,但对于语言含义尚未认知完全,有时难以通过语言做出正确的认知理解;他们对于不能表达的事物善于用手势来表现[2]。另一方面幼儿的语言活动个性化特征明显,主要是能够经常性的模仿日常生活中听到的声音或者动画电视中的词语,即便某些词语存在逻辑上的错误,但是幼儿也能够将其连贯的表达出来,他们的思维具有跳跃性[3]。基于幼儿语言活动的两方面特征,幼儿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将幼儿语言活动生活化的教学方法全面的提高幼儿的语言思维能力、锻炼语言理解能力以及强化语言表达能力。

1.2幼儿语言生活化教学的内涵

幼儿语言生活化教学主要指的是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通过采用合理科学的教学方式,创造更为贴近幼儿现实生活的情景再现,平实简单化的语言教学模式,从一定层面上使幼儿更加轻松、清晰、深刻的习得语言表达;同时在教学中让幼儿不会对语言的表达产生抗拒表现,而是享受运用语言表达带来的生活乐趣。因为只有采用平行于现实生活的教学方式、生活化气息浓厚的教学模式才能够让幼儿语言教学变得更加科学有效。语言表达本就是为生活服务的,教师在幼儿学习阶段采用科学的方式锻煉幼儿的表达能力能够拓展幼儿的思维能力,锻炼他们大脑的言语处理能力。

1.3幼儿语言生活化教学的意义

以往的幼儿语言教育方式比较重视书本教学,许多教师都是按照既定教科书上的知识,忽视了在生活中找寻简单案例和创设生活情境的科学模式。而将幼儿语言生活化的教学模式却能够根据儿童的思维能力和表达习惯,潜移默化循序渐进的将语言表达融入生活,让他们能够自信的表达自己并与他人形成有效的沟通。另外,幼儿期是词汇增长和丰富的关键时期,将幼儿的语言生活化能够拓展幼儿的词汇数量和加深幼儿对于词汇含义的理解。同时幼儿期也是记忆能力快速发展的重要时期,在这个时期,幼儿的记忆能力以形象记忆为主,他们难以运用记忆策略,因此在生活中需要不断积累和强化对新生事物的认知,而将幼儿的语言生活化的教学机制则能够让学生不断的尝试表达和记忆,逐步健全和完善幼儿的记忆策略。

2.幼儿语言活动生活化教学的具体方法

2.1创造生活情境,让幼儿在交流中提高语言思维能力

教师在幼儿教育过程中,创造生活情景再现的模式,让幼儿在日常对话沟通中掌握语言的运用能力。幼儿的语言能力不仅指的是听和说的能力,还需要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应变能力。比如“小明”同学去超市帮妈妈买东西,在他选好东西后到柜台结账时他应该对收银员说些什么,在模拟化的情景中选择不同儿童的答案进行总结,引入“谢谢”“再见”“不客气”等这样的书面用语。

2.2采取儿歌教学,让幼儿在诵读中锻炼语言理解能力

儿歌具有和谐的韵律和通俗易懂的言辞,形象化且富有节奏感,易于传唱。幼儿早期的注意力有限,无意识记占主导地位,因此教师在选择儿歌时需要选择幼儿感兴趣的话题。兴趣是儿童学习语言的最大动力,这类儿歌更容易激发幼儿言语的表达欲望。幼儿早期就具备了良好的倾听技能,教师在教儿歌的过程中需要充分融入感情,注意断句和思想的表达,让学生能够慢慢理解儿歌要表达的内在含义。

儿歌教学也要注意针对幼儿不同的阶段采用合适的儿歌。小班儿歌一般简单易懂,句式简短,每一句长度基本控制在10个字以内,这是由于小班幼儿识字能力有限和记忆能力处于形成初期,简单通俗的儿歌能够保证他们完整的表述和模仿,例如儿歌《大萝卜》中“小白兔,没有房,大萝卜上打个洞,小白兔,有了房,小兔就在里面藏。”这种简短押韵的句式能够帮助学生记忆和模仿。大班幼儿有了一定的形象记忆能力,选择的儿歌应该具有提高幼儿形象思维能力的效果。比如可选用“数数歌”:1像铅笔细又长,2像鸭子水上漂,3像耳朵听声音。这种儿歌有利于儿童在复述和表达中形成对不同事物特征的理解,形成较好的形象思维意识。

2.3利用游戏模式,让幼儿在放松中强化语言表达能力

科学研究指出:幼儿的游戏经历4个阶段,第一阶段是非社会性游戏,第二阶段是平行游戏,最后阶段是社会性游戏。对于幼儿教学来说,教师需要着重发展幼儿的社会性游戏能力,因为社会性游戏主要表现为合作游戏,这种游戏的模式要求儿童具有良好的语言沟通、正确的自我控制以及理解他人需要的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分组安排班内各个学生,让他们完成一项只有合作才能完成的任务或者进行主体性角色游戏,比如扮演“龟兔赛跑”中的乌龟和兔子,幼儿对于小动物通常比较感兴趣,让他们各自扮演不同的动物能够让他们置身于故事情节中体会每种动物的想法,通过对话交流增强幼儿语言表述和倾听能力。教师在游戏时也可以将自己融入到故事角色中,这样不仅能让游戏的目的更加明确,而且能够对幼儿进行针对性的引导,减少幼儿在游戏过程中的陌生感和紧张感。主题性的角色游戏需要考虑到不同年龄阶段儿童的心理特征和语言特征,当幼儿能够较好的掌握游戏规则后可以让儿童对自己在游戏中的表现展开评价,比如发问儿童“你觉着你扮演的乌龟角色怎么样,哪儿比较好?”这样有助于幼儿自主表达自己的主观想法,通过对话和问答的方式轻松的掌握词汇和句式表达技巧。

教师如何通过有效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逐步形成良好的语言表达习惯是需要不断探究和改革的,采取幼儿语言生活化的教学模式是推进儿童语言能力发展的核心手段,在此过程中,教师应该根据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从各方面发掘幼儿的语言感受能力,文辞的理解能力以及词句的运用能力,让幼儿在获得言语能力发展的同时促进思维、情感、交际能力的共同进步。

参考文献:

[1]郑文娴.中班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发展的实践性策[J].科技信息.2009(06)

[2]屠小琴.幼儿语言表达思维能力培养之初探[J].考试周刊.2009(26)

[3]孙秀英.谈幼儿语言环境的创设[J].教育前沿.理论版.2011(01)

猜你喜欢

幼儿语言思维能力生活化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培养思维能力
培养思维能力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