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雨课堂的混合教学模式在人体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

2018-03-15贺旭赵宏汤艳王伟陈小语周玉刘伏祥李鹏

关键词:测试教学模式同学

贺旭,赵宏,汤艳,王伟,陈小语,周玉,刘伏祥,李鹏

(益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1基础医学部,2护理系,益阳 413000)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教育手段的信息化、智能化也得到广泛应用。教育部《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中提出“智慧教育创新发展行动”[1]。雨课堂是清华大学和学堂在线共同研发的集微信与PPT于一体的一种智慧学习公众平台,该平台可分为学生和教师两大模块,学生可实现扫描签到、课程选择、在线测试、反馈和弹幕互动等功能;教师则有发布学习任务、推送学习资源、评价反馈、学生数据分析等功能[2]。目前各个学科都对雨课堂智慧化教学进行了初步设计和实践且取得了一定的效果[3,4]。人体解剖学是一门医学生入门课程,是康复医疗技术专业必修的主干课程,学习难度大,难以记忆和掌握,尤其是神经系统等章节内容艰涩难懂。我校2016年下学期开始使用雨课堂进行教学,2017年上学期全面引进雨课堂进行智慧化教学并取得较好的效果[5],获得了教育部在线教育研究中心“智慧教学试点项目”称号。2017年下学期,我们在康复治疗专业人体解剖学理论教学中运用雨课堂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研究对象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采取随机整体抽样方法,于2017年9月至2018年1月选取我校2017级康复治疗技术1班49名同学作为观察组,采取以雨课堂为基础的混合式教学模式;与此同时选取2017级康复治疗技术2班50名同学作为对照组,采取传统教学方法,两组授课老师由同一老师任教。两组学生高考入学分数、性别、年龄均无统计学差异 (P>0.05),具有可比性。

2 对照组教学方法

采取常规教学方法,课前布置预习内容和相关作业,课上采用多媒体教学,课后布置作业。

3 观察组教学方法

3.1 课前准备

通过微信公众号进入雨课堂,课程选项中点击“我要开课”设置开课科目及班级。学期课程开始之前创建课堂暗号,学生通过微信扫一扫登录后完善相关信息,主要包括姓名、学号及班级。老师根据教学大纲和教学进度,将PPT、习题、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视频及网页链接发布到雨课堂,然后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对这些学习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并完成测试。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可以通过雨课堂反馈区,学习论坛区反映学习难点和疑问,老师则通过查看反馈区,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为课中重难点的讲解做好准备。

3.2 课堂教学

老师打开PPT后用微信扫一扫登录“雨课堂”,学生通过微信扫描二维码进入课堂。课堂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课前的学习反馈,有的放矢对知识的重难点进行讲解,学生通过课前、课中阶段学习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获得较好的学习效果。在课中阶段,雨课堂的教学优势表现为:①通过雨课堂扫码进行签到,了解学生签到情况,而不需要点名统计到课学生情况,节省时间;②打开课堂弹幕,学生可参加自由讨论,老师可在界面上互动回答问题,与传统的面对面师生互动相结合,提高教学效果;③手机端课堂测试。通过课上检测,根据学生的答题详情、分数分布圆形图及学生总得分排名,及时了解学生对本次课的知识点掌握程度,利于为期末形成性评价提供客观指标。

3.3 课后阶段

老师通过雨课堂进行在线测试,题型主要为单选和多选题。通过课后测试,学生可对自己学习情况进行检测,巩固自己的学习效果。老师则根据课堂教学的反馈结果对自己的教学内容和方法进行适当调整。最后发布下次课堂教学PPT,让学生预习。

4 评价方法

①本课程两组学习成绩均由平时表现成绩+期末考试理论成绩两部分组成。平时表现占总成绩的30%,其中课堂考勤占10分,缺勤1次扣1分,2次月考占20分,每次月考成绩超过60分给10分,不及格者给5分。对照组的课堂考勤由老师点名完成,月考题目打印成试卷然后人工批阅,而观察组通过微信扫码考勤,月考通过手机APP进行在线测试;两组学生期末考试理论成绩为闭卷纸质考试,占总成绩的70%,题型由客观题和主观题组成,由主观题由同一老师阅卷,评分标准相同。

②自行设计《雨课堂使用效果学生评价表》和《雨课堂使用情况表》,调查2016级与2017级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共计109名学生对雨课堂教学的评价。

5 统计学分析

实验数据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统计学软件Prism GraphPad 5.0进行统计分析,通过成对学生t检验对两组学生成绩进行检测,以P<0.05为有统计学差异。

结 果

1 观察组期末考试成绩优于对照组

两组学生平时成绩比较无显著差异(t=0.33,P>0.05);观察组总成绩(平时成绩+理论成绩×70%)和理论考试成绩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表1)。

2 学生对雨课堂使用效果的评价

我们对2016级与2017级康复治疗技术学生共109名学生发放《雨课堂教学效果问卷调查表》,回收问卷调查102份,回收率93.6%。大部分同学认为基于雨课堂的混合式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利于学生的知识掌握。雨课堂在加强师生沟通和学生自律意识、活跃课堂气氛等其他方面也起着重要作用(表2)。

表1 两组学生成绩比较Tab.1 Comparison of the students’ scores between two groups

表2 学生对雨课堂教学的评价Tab.2 The evaluation of the teaching effect of rain classroom from students

3 学生雨课堂的使用情况

我们对2016级与2017级康复治疗技术学生共109名学生发放《雨课堂使用情况问卷调查表》,回收问卷调查102份。102名学生均使用过雨课堂,其中最常使用的功能为扫码签到和试卷库测试。这些学生中关注雨课堂的时间集中在1~6个月和7~12个月两个时间段(表3)。

表3 雨课堂使用情况Tab.3 The usage of the rain classroom[n(%)]

讨 论

人体解剖学是医学生入校后首先接触的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课程。人体解剖学直观性很强,内容多、新名词多、描述多,因此学生学习该科目有畏难情绪。我校是一所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自律能力一般,因此尝试新的教学手段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课题。混合式“线上+线下”教学模式,是“互联网+教育”背景下教育信息化与传统教育手段相融合的产物,而基于雨课堂平台为基础的混合式教学的最大特点就是利用网络创建网上虚拟班级,把教学时时间覆盖到课前、课上、课后三个环节,且可对学生每个环节的学习数据进行实时追踪[6]。我校于2017年完成了数字化校园建设,WIFI网络覆盖全校,实现了雨课堂教学的硬件要求。我校李鹏老师首先运用雨课堂在护理类专业进行了智慧化教学且取得较好的效果[5],但基于雨课堂的混合教学模式在人体解剖学中的应用目前尚无报道。

1 基于雨课堂的混合教学模式可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期末考试总成绩分别为(70.3±5.8)分、(66.1±6.7) 分,观察组的总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这是因为雨课堂平台内部强大的数据统计和分析功能可对每位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进行形成性评价,促使学生主动学习,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形成自己的知识结构;另外,老师根据雨课堂平台反馈区和互动区依次调整教学内容,适应了学生全面学习和个性发展。

2 基于雨课堂的混合教学模式获得了学生认可

在《雨课堂教学效果问卷调查表》中,102名参与了对雨课堂教学效果的评价。96.1% 的同学认为雨课堂提升了学习兴趣,可能是因为平时考勤通过雨课堂扫二维码签到,形式新颖且快捷方便,并且课前阶段老师要会发布一些相关视频和链接,增加了知识的广度和深度。97% 的同学认可雨课堂提高了学习积极性,98% 的同学认可雨课堂提高了学习自主性,100% 的同学基本认可和认可通过雨课堂重视课前和课后复习。主要原因是由于雨课堂在课前可了解学生的课件预习情况,课中进行随机课堂测试,课后可查阅学生的复习和测试情况,而这些形成性评价与平时成绩紧密连接,因此学生主动和被动的重视课前和课后复习,提高了学习积极性和自主性。94.1% 的同学认为雨课堂有利于掌握知识点,主要是因为老师通过反馈区了解学生的学习难点和疑点,在教学时进行侧重讲解,加深了同学们对知识点的理解。所有同学认为雨课堂利于加强师生沟通,通过弹幕互动,便于性格内向同学参与提问,提高交流的时效性、有效性和参与的广度,与传统师生互动相互补充。在《雨课堂使用情况问卷调查表》中,学生使用的雨课堂的功能主要为扫码签到、试卷库测试和课件库学习,主要原因是这三个功能与学生的平时成绩密切相关。

3 雨课堂的混合教学模式中所存在的问题

在雨课堂教学实践中我们也发现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学生雨课堂使用真实性的考核。课前预习阶段学生真实参与度难以保证,有学生课前对老师发布的课件进行了点击,但没有认真阅读,只为了应付老师的检查。课中阶段,手机使用较频繁,自律性较差的学生,易利用手机从事与课堂无关的事情。此外,雨课堂在线测试题型单一。目前在线测试题型只能设定单选和多选题,而不能设置填空题、名词解释、简答题及案例分析等题型。如能增加主观题型,可以提高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总之,基于雨课堂的混合式教学归根结底需要教师对自己“线上+线下”的教学活动进行合理的设计与实践,教学效果的提高也与教师的教学技能、专业水平和职业素养密切相关。对于学生来说,要主动完成老师在雨课堂平台上发布的课前、课后阶段的作业,通过弹幕等主动参与互动,课后按时完成任务,这样才有利于学习成绩的提高。

猜你喜欢

测试教学模式同学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幽默大测试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摄问”测试
“摄问”测试
“摄问”测试
同学会上的残酷真相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
应接不暇 骑虎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