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福建省农业规模经营效率分析

2018-03-14翁斯柳

对外经贸 2017年12期
关键词:规模经营农民收入效率

翁斯柳

[摘要]随着城镇化步伐的加快,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基础的农业小规模分散经营主体已难以支撑我国农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农民收入的增长受到抑制。利用DEA-Tobit模型对福建省农业规模经营的效率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福建省农业规模经营发展对农民收入影响的综合效率较低,相对于技术效率,规模效率偏低可能是主要原因。此外,土地规模与基础设施规模对促进农民增收有负向影响,劳动力规模、资本规模与技术规模对农民增收起到促进作用。

[关键词]农业;规模经营;效率;农民收入

[中图分类号]F3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283(2017)12-0064-03

一、引言

(一)研究背景

促进农业生产发展、农村经济发展与农民增收一直是中国农村工作的核心内容。随着人口压力和耕地资源的制约,粗放的小规模分散经营的局限性逐渐暴露出来。福建省属于多山地的省份,農村劳动人口紧缺以及耕地分散在一定程度上阻止了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降低了农民收入的增速。2015年福建省农村居民人均耕地面积仅1396亩,低于全国农村居民的平均水平(人均耕地面积为3356亩),以家庭为单位的小规模农业生产已不能适应农业持续经营的要求。因此,加快转变农业经营方式,从小规模分散经营逐渐向适度规模经营过度,是提高福建省总体农业生产效率的有效途径。福建省“十三五”现代农业发展专项规划也提出,“因地制宜地探索和丰富适度规模经营的有效形式,发挥其在现代农业建设中的引领作用”。在此背景下,研究福建省农业规模经营的效率以及对农民增收的影响具有一定意义。

(二)文献综述

近年来,关于土地规模经营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国内学者作了大量研究,主要运用统计实证分析方法。张群、吴石磊等(2012)利用散点图分析,得出农村居民收入水平与农村居民家庭土地经营规模有显著的区间效应,随着收入的提高,二者呈现近似“V型”的曲线关系[1]。马英杰、马珍珍等(2015)通过构建VAR模型探讨农业产业化和农民收入之间的长短期动态关系[2]。陈昭玖、胡雯等(2016)基于江西、广东1134份农户的调查数据,构建有序Logit模型,剖析赣、粤的区域差异,从土地规模经营和劳动力配置角度探讨农民收入增长的途径[3]。农业规模经营不等于土地规模经营,它的范畴更大,需综合考虑多个指标参数,因此本文考虑运用DEA方法对农业规模经营的效率进行测算。

通过梳理,发现部分学者运用DEA模型对农业生产效率进行过测算,主要有以下几种:第一,三阶段DEA模型(贺志亮、刘成玉[4],2015);第二,灰色DEA模型(闫淑霞、刘慧敏等[5],2015);第三,超效率DEA模型(任世鑫、谢志祥等[6],2016;王兴华[7],2016)。鲜少有学者通过DEA模型测算农业规模经营对农民收入的影响。

本文首先利用DEA模型对福建省农业规模经营对农民收入影响的效率进行总体分析与评价,并利用二阶段Tobit回归模型找出影响农业规模经营效率的显著因素,为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促进农民增收提出一些参考建议。

二、数据来源及变量的选择

规模经营就是指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使各生产要素在保持合适配比关系的前提下聚合到一定数量级,从而取得规模经济绩效的经营方式[8]。农业生产中的生产资料主要包括土地、劳动力、资金、机器设备等,它们的投入配比关系决定了农业规模经营的效率值。只有保持合适的配比关系,才能充分发挥各要素的生产效率,从而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增加农民收入。

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受资源、劳动力、技术以及投资的影响较大,参考陈昭玖等(2016)[9]学者对农业规模经营定量的测度,笔者认为农业规模经营需综合考量土地规模、劳力规模、资本规模、技术规模和基础设施规模四方面因素。土地规模拟用农作物播种面积;劳力规模拟用农林牧渔业从业人员;资本规模拟用农林牧渔业项目投资情况;技术规模拟用农业机械动力;基础设施规模拟用化肥施用量(折纯量)。

最后选择的投入指标包括农作物播种面积(X1)、农林牧渔业从业人员(X2)、农业固定资产投资(X3)、农业机械动力(X4)、化肥施用量(X5),以农民人均纯收入(Y)为产出指标。选取的年份为2010—2015年,综合考虑指标数据的可得性和当地农业发展情况,选择测算福建省福州市、莆田市、漳州市、南平市、龙岩市和宁德市六个地级市农业经营规模对农民收入的影响效率。本文数据来源于《福建统计年鉴》以及六地级市地方统计年鉴。

三、实证分析

(一)福建省农业规模经营效率分析——DEA模型

1技术效率分析

从整体来看,福建省农业规模经营综合效率较低,这6年间的均值都是在0745—0891区间上波动,每年的综合技术效率有效个数为1或2个,仅占文章样本观测量的 167%-334%。从地区来看,莆田市每年都达到综合技术效率有效,农业生产达到高效状态,投入产出相对平衡;而南平市、漳州市的综合技术效率大多数未超过平均水平,农业投入结构不合理,对农民收入增长的促进作用没有发挥出很大效果(见表1)。

从纯技术效率来看,2010—2015年间,每年的纯技术效率有效个数为3—5个,多于综合技术效率的有效个数,说明规模效率是影响这些地区综合技术效率的主要因素。福州、莆田、龙岩地区每年都达到纯技术效率有效,但只有莆田达到综合技术效率有效,因此福州、龙岩地区需扩大农业经营规模,以提高地区农业的总体效率。对于纯技术效率无效的地区,则需同时调整技术投入和扩大经营规模(见表2)。

2规模效率分析

在规模效率方面,2010—2015年福建农业规模效率值呈现“N”型波动,与农业综合效率值的变化趋势基本趋同。同时,福建省农业规模效率有效地区与综合效率有效地区完全相同,说明有效地区的生产规模已达到最优状态,处于规模报酬不变阶段(见表3)。

从单个地区规模报酬分析来看,福州市一直处于规模报酬递减阶段,可能是由于福州市农业生产经营规模较大,使得劳动力要素、技术要素、基础设施要素等难以有效协调,从而降低了它的经营效率;莆田市一直处于规模报酬不变阶段;漳州市2010—2013年均处于规模报酬递减,后经历规模报酬递增,并在2015年达到规模报酬不变阶段;南平市和宁德市的情况类似。除了少数年份达到规模报酬不变外,其余年份处于规模报酬递增阶段;龙岩市则是规模报酬递增,说明农民收入增加的比例要大于农业规模经营投入要素增加的比例。

从单个地区农业规模经营发展来看,各个地区有所不同,大致可分为两类。第一类是规模效率主导型,如福州市、龙岩市。它们每年均达到纯技术效率有效,但DEA无效,因此这些地区需进一步扩大农业经营规模。第二类是技术效率主导型,如漳州、南平。它们的纯技术效率低于规模效率,技术投入比是阻碍它们农业规模经营的主要因素。

(二)农业规模经营效率的影响因素分析——Tobit模型

针对上述农业规模经营没有有效促进农民增收的研究结果,将进一步通过Tobit回归模型来分析福建省农业规模经营效率的影响因素。选取农作物播种面积(X1)、农林牧渔业从业人员(X2)、农业固定资产投资(X3)、农业机械动力(X4)、化肥施用量(X5)为解释变量,各决策单元的效率值为被解释变量Y,建立Tobit回归模型。

研究结果表明,化肥施用量对农民增收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在其他变量不变的情况下,每减少一个单位的化肥施用量,农业规模效率将降低995*10-6个效率,这与其他学者的研究结论不相符。而其他四个解释变量虽然均未通过显著性检验,但从系数值来看,与较多学者的研究结论相符。因此,从农业规模经营的四要素考虑,土地规模的增收效因受制于福建省的地理因素,呈细碎化的状态,不利于农民收入的提高;劳动力规模、农业资本规模以及投入技术规模均呈正相关;基础设施规模的提高不利于农民增收,这可能与农业基础设施的供需不匹配有关。

四、结论与建议

从以上模型估计结果来看,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基础的小农分散,并未实现土地规模经营。农民收入的增长离不开农业规模经营,因此应该通过税费减免等手段扶持种养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兴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建立健全土地经营权流转制度,为农业生产经营创造良好的环境。

同时,要加大对农业科技、劳动力等的投入力度。一方面要增加农业科技投入。机械化不仅能提高农业劳动的生产率,而且可以提高土地产出率和资源利用率,对农业规模经营的效率起到促进作用。因此,要着力推进农业技术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为增强农村整体经营,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提供有力的保障。另一方面要增加农村勞动力职业技术教育培训力度,引导劳动力要素从第二、三产业向第一产业回流。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的科学文化素质较低,且平均劳动年龄偏大,这已成为制约农业规模经营的一大因素。因此,加快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当前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工作重点。

此外,要不断提高农业资本投资的比重和基础设施投资的效率。2016年福建省农林牧渔业的固定资产投资为81828元,仅占当年固定资产投资总额354%,远低于农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因此,仍需增加对农业生产的投资,同时兼顾资金的使用效率,为农业规模经营的推广提供资金支持。在基础设施投资规模方面,要充分尊重并了解农民的生产需求,确保农业基础设施供给与需求一致,提高农业基础设施的供给效率。

[参考文献]

[1]张群,吴石磊,郭艳农民收入与农村土地规模经营的关系研究[J].经济纵横,2012(10):15-17.

[2]马英杰,马珍珍,吴淑梅山东省农业产业化与农民收入关系分析——基于协整检验和VAR模型的实证[J].商业经济研究,2015(17):143-145.

[3]陈昭玖,胡雯,袁旺兴等农业规模经营、劳动力资源配置与农民收入增长——基于赣、粤的经验[J].农业经济管理学报,2016,15(2):144-153.

[4]贺志亮,刘成玉我国农业生产效率及效率影响因素研究——基于三阶段DEA模型的实证分析[J].农村经济,2015(6):48-51.

[5]闫淑霞,刘慧敏,孟凡琳等基于灰色DEA模型的河南省18市农业生产效率研究[J].河南农业大学学报,2015,49(6):866-870.

[6]任世鑫,谢志祥,杨洋等基于超效率DEA的中原经济区农业生产效率研究[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50(2):282-287.

[7]王兴华山西农业生产效率分析——基于超效率DEA与Malmquist[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5(9):659-664.

[8] 冯蕾我国农业适度规模的经营主体与路径选择[J].重庆社会科学, 2013 (9):84-88.

[9]陈昭玖,胡雯,袁旺兴等农业规模经营、劳动力资源配置与农民收入增长[J].农林经济管理学报,2016,15(2):144-153.

(责任编辑:乔虹)

猜你喜欢

规模经营农民收入效率
陕西农民收入:一路爬坡过坎
提升朗读教学效率的几点思考
人在干什么?增收不单靠出门打工——搬迁后农民收入来源报告
湄潭土地改革实验区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状况研究
甘肃农业规模经营个案解析、梯度划分与对策研究
“十三五”期间中国农民收入年均增长6.5%
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大力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一村一品”现代农业规模经营模式探究
农民收入增长周期的多尺度分析
跟踪导练(一)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