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四证合一”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实践和思考

2018-03-13王宇清

求知导刊 2018年33期
关键词:培养模式研究生

摘 要:“四证合一”培养模式是国家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一种新的探索形式,如何实现此培养模式下高质量研究生人才的培养,是学校及导师目前面临的一个较大挑战。文章结合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实施“四证合一”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实践经验,介绍了培养的具体实施办法,同时分析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及不足,探讨了进一步优化完善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研究生;“四证合一”;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8-10-29

作者简介:王宇清(1976—),男,江苏张家港人,主任医师,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儿童呼吸道感染的病原学、慢性咳嗽、睡眠呼吸障碍。

一、引言

2015年,国家改革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实行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并轨培养的一种新的培养方式,该类研究生毕业时考核合格者可获《硕士研究生毕业证》《硕士学位证》《执业医师资格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四证,即“四证合一”,这种培养模式是一种新的探索形式,如何实现此培养模式下高质量研究生人才的培养,是学校及导师目前面临的一个较大挑战,也对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为了适应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培养临床型、应用型、高素质的儿科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在培养该类学生中切实推行导师负责制,学院、医院在完成培养计划中实行全程监管、督导,对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临床能力、科研能力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笔者就三年来儿科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一些经验和问题,总结如下。

二、建立培养相关方案及机制

成立“四证合一”研究生导师制及规培领导小组,由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院长亲自担任组长,制订“四证合一”研究生培养实施方案,对“四证合一”研究生培养的指导思想、组织与实施、导师考评和奖惩等方面均做出了详细规定。在研究生基础理论课学习、临床轮转、科研培训与实施等的具体安排上,同时遵从研究生培养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两种制度的要求,按照规培大纲要求在临床轮转33个月,利用夜间上1个月基础理论课,在轮转期间完成学术论文的开题、课题实施、论文撰写、答辩,最后3个月在导师所在科室准备论文及答辩,三年研究生培养时间,共36个月。

三、明确导师的工作职责

笔者所在大学成立了导师进修学院,在导师招收研究生之前会进行各种形式的培训,明确导师岗位职责、树立导师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加强导师的管理能力,不断提高导师的自身修养、学术水平和指导能力,保质、保量地完成研究生培养环节当中的各项工作任务,在此过程中学校及学院给予全程监督,强化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第一责任人的理念,在“四证合一”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上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2]。

由于“四证合一”研究生临床轮转时间长,临床工作较为繁重,且在导师所在科室轮转的时间短,所以导师要尽早明确研究生的课题,指导好课题实施、论文开题、课题实施和论文书写。“四证合一”研究生的选题一定要适宜,提倡和鼓励写与临床相结合的论文,不必过分追求“高精尖”的课题,强调课题的新颖性、实用性和可行性,重在培养学生的科研思维和科研方法[3]。在课题的实施前及实施过程中,导师要让学生多阅读与课题相关的国内外文献,完成综述及开题报告,定期汇报课题的进展情况,及时发现并和学生一起解决课题进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促使课题顺利进行,并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专业英语、文献检索、统计及论文书写能力,导师应及时指导学生的综述及论文。

导师要监管研究生临床轮转过程,临床轮转规培也是“四证合一”研究生培养的重要内容,因此,规培质量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到“四证合一”研究生规培的质量。导师需要监管研究生临床轮转的整个过程,定期向所在科室教师了解自己学生轮转时的学习及工作情况,包括学习态度,劳动纪律,医患沟通能力,病史书写,常见病、多发病的掌握情况,技能操作,教学查房,疑难和危重病例讨论等,同时要求学生每月汇报自己轮转时的各项工作情况。

“四證合一”研究生临床和科研的任务均较为繁重,少数学生会出现紧张、焦虑的情绪,因此,导师需要经常了解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采取科学分析加正确引导的方式,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和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四、明确研究生的学习职责

1.入学后的学前培训

学生除参加医院组织的学前教育外,导师所在科室还会再安排一次入科培训。医院培训的内容包括,学院及医院介绍、研究生培养方案实施细则,包括培养目标及要求、学习年限与培养原则、课程学习与考核、临床能力训练与考核、科研与教学培训、学位论文与答辩(选题要求、学位论文形式、学位论文要求)、学位申请与授予原则、分流机制、培养的组织与管理、研究生日常管理与待遇等。导师的学前培训则较为具体,有导师及团队介绍包括研究方向、研究基础、研究成果等,研究生科研创新性和临床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如何做临床科研、按时完成研究生毕业论文等。学前教育的目的就是让新生对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引导学生较快适应环境和进入角色,促进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有机衔接,全面提高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4]。

2.科研培训目标及具体内容

按照学院的要求确定了“四证合一”研究生课程,包括:公共必修课(政治理论课、外语)、专业基础课(卫生法律、法规、循证医学、临床思维与人际沟通、重点传染病防治知识)、专业课、选修课(临床流行病学、医学统计学、免疫学、分子生物学),研究生必须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收集、病例观察、医学统计、外语交流、循证医学等科学研究方法,能够熟练地搜集和处理资料,在临床实践中发现问题,科学分析和总结,研究解决问题,探索有价值的临床现象和规律。学生在导师指导下确定研究方向后,阅读大量文献,在此基础上再选题、进行课题设计,完成综述及开题报告撰写。在整个课题实施过程中,学生要定期向导师汇报课题的进展,与导师认真讨论和解决课题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3.规范化培训目标及具体内容

首先,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需要掌握医疗核心制度包括病历书写基本规范与管理制度、首诊负责制度、三级医师查房制度、疑难病例讨论制度、会诊制度、危重患者抢救制度、手术分级制度、术前讨论制度、死亡病例讨论制度、抗生素分级管理制度、交接班制度、临床用血审核制度、技术准入制度、医患沟通制度,这些流程是医生必须遵守的工作准则[5]。

其次,“四证合一”研究生在轮转时,必须完成一定数量的分管病床临床工作、掌握各科常见病及多发病诊治、病历书写、基本技能操作等。每转一个科室,要求学生上交一个自己管床的典型病例,要求查阅国内外文献并制作成幻灯片,在出科时进行汇报,带教教师进行点评(病史书写、体格检查、诊断思路、治疗方案及相关最新进展)、打分,并作为出科考核的一个部分,通过这种方式强化学生的临床专业知识。

再次,“四证合一”研究生在完成规定的临床规培轮转任务外,必须参加教学查房、病例讨论会、专题讲座、小讲课等教学工作,能够参与见习/实习医生和低年资住院医师的临床带教工作。

最后,学生每月按照规培手册要求在江苏住培App上填写相关学习的内容,并定期向导师汇报自己轮转时的各项工作。

五、定期举行各种形式的比赛

学院定期举行研究生的病历书写、操作技能、英语演讲、读书报告会等竞赛等,这样,既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及 能力[6]。

六、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种学术交流

在研究生读书期间,导师应尽可能带学生参加各种学术会议,鼓励学生参与学术会议投稿及争取发言,开阔视野、增长见识、及时了解国内外本领域研究进展,积累个人的学术交流经验、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这些经历对学生的成长非常有好处。将参加学术讲座和学术研讨作为研究生培养的必修环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7]。

七、“四证合一”研究生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和思考

“四证合一”研究生因为要接受较长时间的临床规范化培训,每天在临床工作时间一般要8小时左右,而且大多数时间并不在导师所在科室,同时还要完成研究生的课题及书写论文,时间紧、任务重、压力大,如何协调好临床规培与科研之间的关系,需要进一步探讨并解决。医院规培及教学办公室也需要定期组织导师开见面会,及时反馈总结,重点讨论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解决问题,这对保证研究生培养的质量意义深远、重大。

八、结语

“四证合一”研究生教育是目前我国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并轨的一种新的培养模式,在培养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需要认真对待和及时解决,这需要学校及导师不断实践和积极探索,建立务实的、规范化的教学体系,不斷提高教学质量,为国家培养出高层次的实用型医学人才。

参考文献:

[1]汪 明,刘开翔,谢席胜.导师负责制在“四证合一”硕士研究生培养中的作用[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8(3):19-22.

[2]严军英,周国雄.试论“四证合一”背景下的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研究能力培养的重要性[J].教育教学论坛,2018(3):41-42.

[3]鞠学红,丁 怡,朱 红,等.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沿革及问题分析[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7(9):130-131.

[4]黄春基,高加蓉,任家顺.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中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4(7):115-116.

[5]李忠伟,金格勒.四证合一模式下骨科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带教方式的探索[J].新疆医学,2017(2):226-228.

[6]陈登毅,章李薇,徐婷婷.“四证合一”临床医学专硕培养实践与思考[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1):33-36.

[7]李 震,何惠君.湖北省某医学院校临床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四证合一”培养的实践与思考[J].医学与社会,2016(6):101-103.

猜你喜欢

培养模式研究生
伍小东研究生作品选登
蔡智及其研究生作品选登
沈铭存研究生作品选
湖南师范大学研究生作品
服务地铁工学结合
电子信息类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小学高年级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模式探析
青年农民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高职院校创客人才培养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