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书无小事 细节见精神

2018-03-13赵瑞玉

求知导刊 2018年33期
关键词:教学效果

摘 要:教育不单单是教师传授知识给学生一个浅显的“授之以鱼”的过程,更是一个以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塑造学生完美人格,注重细节培养的过程。对教师而言,提升教学质量更是一个永恒的追求。文章作者结合自己的上课体会,分别从上课之前、上课之中和上课之后三个方面,探讨了如何才能上好课,旨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课堂教学效率,打造有效课堂。

关键词:教学效果;启发式提问;授课技巧

中图分类号:G424.1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8-10-21

基金项目: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高等教育教学研究改革项目(YTJG201840)。

作者简介:赵瑞玉(1979—),女,山东济宁人,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光通信、移动通信。

一、引言

从2006年至今,笔者已经执教了整整12个年头,上了十多门课程。经过多年的历练,笔者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都有了较大的提升,对如何上好课也有了自己的一些体会。

课讲得好不好,学生是最有发言权的。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该如何在实践中加以落实呢?笔者认为,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二、上课之前——有备而来

上课之前,认真研读教材、教学大纲、考试大纲和授课计划,据此制作好教案,这是上课前应该完成的基本事项。但要想上好课,仅仅做到这一点还是远远不够的,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应做到以下三个方面。

(一)精心设计教学流程

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习目标进行教学设计。比如笔者在“通信原理”课程中讲解到“抽样定理”时,依照了“为什么要抽样——什么是抽样——如何进行抽样”的思路设计教学流程。在备课时,笔者会留心收集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素材,并认真研究,看这些素材哪些是值得借鉴的,哪些素材能让人眼前一亮。然后根据上课的思路,静下心来,对教学设计进行一番精雕细琢,具体包括:如何设计别具一格的导入案例?如何使用富有新意的问题设疑,引发学生思考?如何对本次课程进行恰当而又不流于形式的小结等?

(二) 用心制作教学课件

有了教学设计,就可以着手制作课件了。对于课件制作,笔者从来不会把别人的课件拿来随便修改一下就用。别人的东西,即使再好,也不一定适合自己。他人好的地方,一定要吸收、内化成自己的东西,否则一味照搬照用,会非常别扭,效果上也会大打折扣。在平时上课时,笔者会有意识地收集许多精美的PPT模板,以备不时之需。备课时,笔者会根据实际的课程内容,选择合适的模板。除了模板的选用,在幻灯片的配色、布局、排版方面,也要花很多功夫。大到幻灯片的布局,小到项目符号的对齐、甚至是标点符号的使用,都要尽其所能,力求做到赏心悦目。幻灯片的制作,归根结底是一个审美的问题,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教师必须在平时多观摩、多学习,有意地培养,这样才能有所提升。

(三) 细心准备教辅工具

上课之前,各种教辅工具一定要准备齐全。如U盘、PPT翻页笔、教鞭、粉笔、黑板擦、手表等,这些东西比较琐碎,很容易忘记。如果临近上课了,才发现U盘没带或者教室里没有粉笔,这样在具体上课时,会比较被动,从而影响上课效果。因此,在上课之前,先列好一个清单,根据清单逐一检查教具有没有带齐,这看起来是一个笨方法,却也是一个最高效的手段。另外一点,每次上课之前,笔者都会坚持提前一刻钟到教室,放映一遍PPT,看动画是否能正常显示,字体大小、颜色是否协调,同时观察一下教室采光的情况、黑板的位置,确定一下板书的布局和字体的大小。如有错误或遗漏,可以及时调整。教具用起来得心应手,上课才更有底气。

三、上课之中——乐享其中

到了讲课的环节,如何将精心准备的课程内容展現得精彩纷呈、趣味横生,这更考验功力。在具体讲课时,笔者更注重讲课的逻辑性和趣味性,会在讲清楚课程内容的前提下,尽量将知识容讲得有趣一些。仅仅把课讲得专业是不够的,试想教师在讲台上神情肃然,干巴巴地照本宣科,学生听起来味同嚼蜡,兴趣全无,课堂上昏昏欲睡者有之,交头接耳者有之,更有甚者干脆“两耳不闻教师语,一心埋头看手机”。这样讲课,效果如何能保证呢?课要讲的生动有趣,学生才会乐享其中。那么,如何讲课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呢?如何讲课才能更加生动有趣、逻辑清晰,完美展现课前准备的PPT,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呢?

(一)课程导入新颖有趣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求知的道路上,保持持续不断的兴趣是非常重要的,这将使得学习者不觉其苦、乐在其中,也更容易出成绩。同样,要想上好课,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精彩的课程导入也是必不可少的。它是课堂教学的关键环节,导入精彩了,才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为课程教学做好铺垫。毕竟,“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因此上课时,教师应该尽量用一些引人入胜的案例,一上课就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比如有一次,在讲解信道编码时,上课伊始,笔者就拿出一副扑克牌,给学生变了一个魔术——速记扑克牌。请一名同学把牌发到黑板上,然后请另一名同学随意翻动其中的一张牌,几秒钟之后,笔者再根据记忆寻找同学翻的那张牌。通过这个小魔术引发学生思考,同时引入课程内容,形式新颖,一下子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学生兴致高涨,自然乐意听下去。

(二)课程思路清晰明了

上课过程中,教师讲解的内容一定要逻辑清晰。这样,会更有利于学生的理解。比如,在讲信道编码这部分内容时,先以魔术来抛砖引玉,引出本次课内容,接着深入浅出地阐述为什么要进行信道编码,在讲完信道编码的概念后,又不失时机地列举一些生活中的例子,与之前讲解的信道编码的目的——“提高信息传输的可靠性”遥相呼应。整个课程贯穿的主线是“为什么要进行信道编码——什么是信道编码——如何进行信道编码”,有了这条主线,课程的内容安排就会非常清晰。在课程结束前,笔者揭秘了魔术,同时抛出了一道应用信道编码求解的很有趣的题目——“奇偶校验码妙解博弈题”,让学生利用本堂课所学知识,课后独立解答,可谓是课程的点睛之笔,既有趣,又将课堂知识与实际应用结合在了一起,深受学生喜爱。

(三)课堂提问有的放矢

好的课堂教学离不开有效的提问。好的问题富有启发性,能引发学生积极思考,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这更利于完成教学目标,同时还能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一些成就感。在课堂教学中,设计富有启发性的提问,是一门艺术,对此,笔者的体会如下:

1.提问要精心设计

问题设计要巧妙合理,构思巧妙的问题是课堂的“催化剂”,能够激活学生的思维,启发学生去探索、去发现,从而获得知识。好的问题一定是要提前设计的,包括提问的时机、方法、对象等,不应该靠临场发挥,要适时适度,提前准备好。

2.提问要难度适中

“跳起来摘桃子可以,摘星星就不现实了”。因此,教师所提的问题应是学生“跳一跳能够得着”的。提问要难度适中,不能太浅,人人都知道答案的问题,就没有提问的必要。当然也不能太难、太深,否则学生无从下手,结果就是启而不发。

比如有一次,讲完某个知识点后,笔者出了一道题目:试求功率谱密度为 n0/2 的白噪声通过理想矩形的低通滤波器后的功率谱密度、自相关函数和噪声平均功率。然后问:“同学们,这道题怎么做?”话音一出,台下鸦雀无声。显然这不是一个好问题,因为这种提问太大、太空了,学生无从答起。如果换一种问法,问“输出信号的功率谱密度如何计算”,这下学生就会争先恐后回答了。因为这种提问难度适中更有针对性,更具体。

3.提问要兴趣至上

教师提出的问题要有价值、有意义、有趣味,使学生感到值得思考,愿意思考。学生有了兴趣,才会精神振奋,积极地去思考问题。因此,应该从培养兴趣出发来提问。比如,“755Δ的量化电平=?”是常规提问,如果改成,“量化电平是752Δ,那么大家觉得,抽样信号的取值可能有哪些呢?”这样,会更有乐趣,也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点。

4.提问要简洁精当

问题设计要精当,“精”指的是精炼扼要、言简意赅,语言要足够简练、准确,不能让学生产生理解偏差,否则就会答非所问。“当”指的是得当,所提问题要紧扣教学内容,跟课程重点、难点相关。

另外,教师在提问前,要先给学生做一番说明,要留给学生一些准备的时间,让学生带着目的去听,效果会更好,如果突然提问,学生没有准备,思维容易“卡壳”,教学效果也不会很理想。

四、上课之后——反躬自省

古语说:“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对教师来讲,课后的反思、总结,也是上好课的一部分,而且是举足轻重的一部分。课后反思、总结可以积累经验,以便取长补短。著名教育家叶澜说过:“一名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但一名教师坚持写三年反思可能成为名师。”一节课什么地方做得好,什么地方没有做到位,下一节课应该以什么样的方式改进,这些都需要及时的思考。要对自己的教学设计和课件反复修改,不断打磨,力求让每一个细节日臻完美。这样,经过一次次的磨砺,量变必然会带来质变,教学水平肯定也会有大幅度的提升。

五、结语

如何上好一门课,是个见仁见智的话题,以上只是笔者的一家之言。高水平的教学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练就的,这需要反复的摸索、探求、反思和积累,高校教学能力的提高是一个缓慢的、长期的积累过程。

参考文献:

[1]陆 辰.上课处处皆学问——读《上课的学问(方法篇)》有感[J].现代教学,2018(Z1):60-61.

[2]王梦贤.备好课才能上好课[J].基础教育论坛,2017(34):63-64.

[3]田景华.引导式和启发式教学——以“光的本质”教学为例[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8(3):115-120.

[4]方 琴,陈 庚.浅谈高职院校《材料成型与控制基础》课程教学方法[J].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3):69-71.

[5]李永全.通信原理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理工卷,2008(1):326-328.

[6]王秀芳,高丙坤,王冬梅,等.在通信原理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改革与实践[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9(9):65-67.

[7]王 强,陈亚玲.一线教师备课反思中的问题调查与对策研究[J].全球教育展望,2010(7):62-65.

[8]何秀贤.掌握課堂提问技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13):52-53.

猜你喜欢

教学效果
基于产出导向法的大学英语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探究
案例教学法与标准化病人联合教学提高医学影像技术教学效果的研究
基于分形评估模型的实践教学效果评价方法
情感优教对中职护生老年护理教学效果的影响研究
多媒体辅助中学英语词汇教学效果探究
掌握“函数的表示”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效果
浅谈《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改革
基于工程项目为载体的案例教学方法探讨
关于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效果提升的具体分析
简谈数学课堂中的启发式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