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分课堂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探索

2018-03-13李国金

求知导刊 2018年33期
关键词:对分课堂师生互动

摘 要:文章以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以下简称我院)学生为研究对象,结合我院公共英语教学实际,将传统教学模式与讨论式课堂相结合,通过对实行对分课堂的班级与传统教学模式的班级进行对比,探究适合独立学院学生的大学英语课堂有效教学模式,使得学生既能有效提升英语学习中的五大技能,又能培养自身良好的学习习惯,增强责任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提升人文意识和思辨能力,为成为“未来中坚社会的领导者”做好准备。

关键词:对分课堂;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师生互动

中图分类号:H319.3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8-10-24

基金项目:本研究为校级项目“‘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独立学院大学英语课堂中的应用与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2017433010)。

作者简介:李国金,女,山西太谷人,山西農业大学信息学院讲师,硕士。

一、独立学院大学英语教学现状

很多教育工作者对于高等院校特别是独立学院大学英语教学质量的提升做了很多努力,但是效果仍不尽如人意。教育界也一直在倡导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真正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提高英语综合运用能力。但是在不少课堂教学中,仍然以传统的教学模式为主,教师较少要求学生开展角色扮演、配音或调查研究类英语语言实践活动。可能一方面由于大学英语课程学时压缩,另一方面教师还要在较短的课时内完成教学进度所安排的教学内容,学生活动展示与教学内容的讲授以及期末考核不能同时兼顾。教师在讲台上唱独角戏,滔滔不绝地讲授自己对课文的理解以及课文中所涉及的语言技能的训练。殊不知,学生并不情愿接受。这样教师讲课疲惫不堪,学生学习心力交瘁,不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而对分课堂兼顾了这两个方面,既包括教师教授环节,教师可以整体主导课堂,将课文的重难点知识传授给学生,又使得学生可以在第二和第三阶段发挥主观能动性,充分地展示语言任务。

二、对分课堂教学理念的优势

复旦大学心理系张学新教授针对大学课堂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一个课堂改革新模式——对分课堂。他将课堂教学时间对半分,讲授式课堂与讨论式课堂各占一半,而且中间留有让学生消化吸收的时间。对分课堂教学理念将传统式课堂与互动式课堂进行了有机融合,是大学英语课程改革的典范之一。张学新教授在自己的课堂上将课堂教学分为教师讲授、学生内化和共同讨论三个环节。讲授环节保留了传统教学模式中对教材权威性、经典性的认可,但教师只讲重难点知识和框架结构,减轻自身负担,留给学生空间。学生根据讲授内容及辅助材料进行自主内化学习,并为讨论环节做好准备,讨论过程中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活动,真正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三、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

本研究将在我院开展为期16周的教学实验,本次教学实验对象为同一教师所教的两个平行班,即2017级会计专业1701班、1702班,共有80人,作为实验班,接受对分课堂教学模式。会计专业1703班、1704班共有79人,作为自然班,接受传统讲授教学模式。实验班和自然班平均每周上课一次,每次课包含两小节,每节课45分钟。该课程选用的教材为《大学英语新突破教程》。本次实验将采用实验前测,实验后测及问卷调查的研究方法,再运用计算机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仔细的统计分析。前测所使用的试题为大学英语I期末试卷,实验班的前测平均分为74.1分、74.9分,英语水平基本相当。后测所使用的试题为大学英语II期末试卷,两份试题题型一样,试题效度和信度相当。期末成绩数据包括平时成绩和期末卷面成绩两部分,平时成绩占30%,期末成绩占70%。为了进一步验证试验结果,教师对实验班学生进行课堂教学满意度问卷调查。实验班的对分课堂教学模式主要分为三个阶段:

1.讲授阶段(Presentation)

第一周为教师讲授阶段。教师先结合大学英语教学大纲和学校的人才培养方案,确定本单元的教学目标及重难点,同时将其展示给学生,使学生明确学习本单元的目的和意义。教师在上课前告知学生作业要求,且作业或活动的设计须是基于本节课所讲授的内容。接着,教师通过分析文章的结构,引导学生理解归纳课文大意。教师还要对课文中的重要语言点及其用法加以解释,并对关键长难句进行句子结构分析,对重要句型进行讲解和拓展练习。在此阶段教师要求学生上课认真听课并做好笔记,为第二阶段的课后自我消化吸收做好准备,最后提出对学生知识掌握和任务完成的要求。

2.内化吸收(Assimilation)

在教师讲授后的一周之内,学生自主安排学习进度,复习本单元的重点内容,并完成个人作业或活动任务,加深对所学内容的巩固吸收或者应用所学的课文知识完成活动。第二周上课时,教师先安排小组讨论,接着小组代表提出关于作业的问题,然后教师给予反馈和解释。如果是关于任务活动,教师应先给学生10分钟左右的热身时间,再进行汇报展示。

3.课上讨论(Discussion)

第二周第一小节课为讨论课。由于是大班教学,实验班安排每五人一组,并指定一名组长,组织小组成员对上节课老师布置的作业进行讨论,再指定一个成员记录下作业完成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便在课上发言。小组成员的英语学习水平呈梯度式,这样安排便于小组成员间有效地沟通交流。基础好的学生帮助稍差的学生解答一些问题,能有效提高小组成员的合作学习能力和思辨能力。如果作业为任务活动,英语水平高的学生也可以带动基础稍弱的学生参与活动设计或角色扮演。以此提高学生整体的英语学习积极性,增加他们在语言实践中使用英语的机会。教师在评价时要对发言的学生或在角色扮演中发言多的学生给予更高的成绩,小组成员间可以形成积极向上的氛围。同时教师也设置了个别抽查环节,督促不积极参与讨论和任务活动的学生。在这十六周中,自然班则完全按照传统教师讲授为主、讨论为辅的方式上课。

四、数据收集结果

通过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我院对照班一个学期的实施,笔者对对分课堂是否提高了学生成绩进行了前测与后测数据收集,并对其课堂教学满意度进行问卷调查。

(1)实验班的大学英语I 期末总成绩平均分为77.5分,自然班平均分为75.3分。不难看出,实验班的总成绩提高幅度要比自然班要大。

(2)课堂教学满意度的调查问卷所收集的数据显示,全班80个学生,有42个学生喜欢参加教师设计的活动,并通过小组完成并展示,有25个学生不喜欢参加,其原因需要进一步进行研究。对于教师讲授环节,有12%的学生表示一整节单纯教师讲授有点枯燥,希望可以有一些互动活动环节。

综上所述,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确实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独立学院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活跃度和学生参与度,同时也有助于改变师生少有互动、学生被动学习的教学现状,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探索精神。将对分教学模式引入独立学院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有利于实践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指导教学理念。教师的关注点也更多地集中在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的知识背景、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的能力上。学生也可以根据老师所讲授的重难点内容,自主调控学习进度,最终实现大学英语课堂的有效教学。

参考文献:

[1]周 玲.“对分课堂”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教育观察(上半月刊),2016(5):92-93.

[2]李 欣.对分课堂:有中国特色的大学教学新方法[J].学周刊,2016(10):16-17.

猜你喜欢

对分课堂师生互动
“对分课堂”教学模式下的英语课外作业设置
浅谈信息化平台背景下“对分课堂”的教学意义及思考
“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电影史课程中的应用
强化师生互动, 保持课堂活力
新媒体技术在“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试论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师生互动
论如何打造高效的高中英语课堂教学
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语言沟通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