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蕲阳大地满眼春

2018-03-12

湖北教育·综合资讯 2018年2期
关键词:蕲春蕲春县全县

蕲春,不仅是一代医圣李时珍的诞生地,经典名著《西游记》的成书地,更有着闻名全国的“教授县”之美誉,800多位教授专家学者从这里走向世界,名扬四海。

悠久的历史,丰厚的文化积淀,造就了蕲春重教兴教的优良传统。近年来,蕲春县委、县政府围绕“办人民满意教育”的总体部署,大力实施“科教兴县”“人才强县”战略,教育均衡发展的春风在这里激荡,一所所花园式学校像一颗颗明珠,镶嵌在广袤的蕲阳大地,成为荆山楚水的亮丽风景……

崇文重教:日出江花红胜火

教育是最大的民生。在全面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中,蕲春县委、县政府紧紧抓住机遇,用发展的、前瞻性的眼光,将均衡发展列入义务教育的战略性任务,形成了“改善民生从教育突破,发展教育从均衡抓起”的共识,优先发展教育成为蕲春百万干群的自觉行动。

该县按照“统筹城乡、追峰填谷、均衡发展、整体提升”的工作思路,坚持教育发展优先规划、教育投入优先安排、教育用地优先保障、教育人才优先引进、教师待遇优先落实、教育问题优先解决的“六个优先”原则,每年都要召开党政联席会议,专题研究教育工作,先后制定了《关于大力推进全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实施方案》等政策指导性文件。为教育发展定思路、解难题,成立以县长任组长、常务副县长和分管副县长任副组长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领导小组,县人大、政协定期审议、评议教育工作,实现了政府主导、教育主体、部门协作、社会参与。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在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中,该县以优质均衡为目标,确立了“统筹城乡、追峰填谷、均衡发展、整体提升”的工作思路,加快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步伐,致力于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名学生、幸福每一个家庭。该县先后以高分通过了省级和国家级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验收,被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授予“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光荣称号。

教育资源:城乡一体尽欢歌

驱车行驶在蕲太线上,青山环抱下,一座座标准的教学楼和一栋栋漂亮的师生宿舍点缀其间,自成一景。老百姓都说,如今在农村,最漂亮的房子是学校,最有生命力的地方是校园。

在五年前,该县农村中小学大多房屋破旧,操场狭小,硬件不达标,软件跟不上,城里教师不愿来,本地教师留不住。

教育要突围,就必须加强薄弱学校改造力度,实现城乡一体化。2013年,蕲春县吹响“全面改薄”冲锋号。该县按照“保基本、兜网底、全覆盖、均衡化”的要求,把改善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薄弱学校办学条件、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重大民生工程来抓,取得了明显成效,赢得了发展先机。

走进狮子镇中心小学,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幢四层教学楼,红白相间,格外显眼;旁边是宽阔平坦的运动场。两层的多功能实验楼里不时传来悠扬的电子琴声和孩子们稚嫩的歌声。图书室、形体室、音乐教室、美术室、计算机教室一应俱全。2013年以来,该校投入资金400多万元,改善基础设施,配置技术装备,昔日的薄弱学校摇身一变,成为该县“改薄”的“样板”。

在蕲春县,狮子镇中心小学的变化并非个案。同样位于北部山区的青石中学,人行道旁绿树婆娑,凉亭曲桥交相辉映,新建的两幢教学楼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在“全面改薄”项目建设中,该校先后投入资金900多万元,建设工程项目6个。

在蕲春,像这样的优质农村学校比比皆是。

到目前为止,蕲春县“全面改薄”资金投入达到33560万元,“全面改薄”工作走在全省前列。到2018年,全县293所义务教育学校将全面达标,真正迎来“城乡一体化”。

为改变教育资源分配不均、择校现象,蕲春县大刀阔斧进行学校布局調整,到2017年底,全县共计调整各级各类学校62所,较好地解决了城乡、区域、学段间资源过剩和短缺的问题。

与此同时,该县创造性地推行义务教育学区制改革,构建学区内同建、同管、同享、同研、同训、同评的办学机制,实行中心小学和村小、教学点横向协作,小学与初中纵向衔接,推进优质资源的共建共享,扩大了优质教育覆盖面,城区学校“大班额”等问题也随之得以破解。

教师队伍:满园春色尽芳菲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

为让农村和边远地区教师安教乐教,近三年,县政府拿出2058万元,新建教师周转房510套17150平方米,实现“教者有其居”。

为了提升农村教师的业务素质和教学能力,实行“走出去、请进来”与网上线下相结合的培训模式,三年共举办各类教师培训班68个,组织专家讲座42场,培训教师2万多人次。

建立城乡一体的教育片区协作机制,形成城乡教师互动交流的良好氛围,为农村学校课堂注入了新鲜活力,涌现了“优秀乡村教师”毕传高、“明星校长”张燕、“新锐班主任”朱桂生、“楚天好教师”何欢、优秀青年教师宋琳琳等一大批扎根山区的优秀教师、师德楷模和育人标兵。

近几年,县教育局向乡村学校选派“启明星”教师42人,“三区”支教教师1200多人次,县域内校长交流143人次,教师交流达到3600多人,“学校人”逐步变为“系统人”。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教师素质的整体提升,给蕲春教育带来了“三多”效应:热爱学习的学生多了,回家读书的学生多了,支持学校工作的家长多了,正如家长詹女士所说:“以前总担心农村学校办学条件差,师资力量差,想着法把孩子送到城区去;现在学校环境好、设备全,师资力量强,让孩子在家门口就近上学,我们更放心,更高兴!”

教育惠民:花香四溢满蕲阳

通过大力实施“教育惠民工程”,蕲春建立起“减、免、奖、补、贷”多措并举的助学体系,不让一个孩子因贫失学。全县所有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全部实现就近入学,教育公平的阳光遍洒蕲阳大地,润泽每个学生的心灵。

近三年,全县共救助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学生64000多人,发放生活补助资金6465万元。

城乡教师持续深入开展“课外访万家”“双万双联”活动,建立留守儿童联系制度,成立亲情聊天室,设立亲情电话;成立“留守儿童之家”“绿色书屋”等功能室,让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在素质教育的引领下,蕲春县确立“全面素质、更高质量”目标,深入开展“大家唱大家跳”和阳光体育运动等活动,校园足球运动取得了丰硕成果。全县中小学艺术教育花开遍地,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铺展出菁菁校园的生活画卷,“龙泉杯”校园文化艺术节赢得了全县人民的赞誉。

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带动了全县各级各类教育的协调发展。全市高中教育工作会议、全市中学生运动会、全市德育工作现场会、全市全面改薄现场会、全省特殊教育学术年会等相继在蕲春召开。

近三年,全县高考共考取清华北大23人;2017年“985”“211”大学录取390人,高分及一本主要指标考核继续保持在全市第一方阵。

(作者单位:蕲春县教育局)

责任编辑/鄢志勇endprint

猜你喜欢

蕲春蕲春县全县
《蕲春语》与通语及蕲春方言系联研究
蕲春县踏红亭
医药并举传承发展
——2018李时珍中医药大健康国际高峰论坛在湖北蕲春举行
The Four Regimens of Qichun
蕲春赤东湖渔场突破蛇鮈繁殖技术
蕲春县水产局积极开展抗灾自救保发展
灵通姐姐帮你学数学
金沙县召开2014年全县关工委工作推进会
基于RS技术的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分析:以蕲春县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