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棚室豆角早熟优质高产栽培

2018-03-12刘金莲

吉林蔬菜 2018年3期
关键词:粒剂杜邦结荚

刘金莲

(赤峰市元宝山区平庄镇经济综合服务中心 024076)

1 品种选择

选用适宜当地高产优质早熟,抗病,生长势强,主侧蔓同时结荚,早期产量突出,前期、中期、后期荚长均匀,整齐不鼓籽,采收期长的品种。

2 播种前的准备

2.1 播种床的制作:播种床在温室内应根据温室的大小情况,确定播种床的大小,将营养钵或者育苗盘摆放在育苗床内。

2.2 营养钵育苗

2.2.1 营养土的配制:用60%的田园土,40%的腐熟有机肥,然后每方营养土加入“地优良方”菌肥2千克、长效微生物复合肥1千克混拌均匀即可。

2.2.2 选用营养钵:将配好的营养土装入营养钵中,营养钵直径为8厘米或10厘米,高10厘米。

2.3 基质育苗

采用基质育苗具有省时、省工、节省育苗空间、移栽无缓苗期等优点。

2.3.1 确定育苗盘数量和基质数量:育苗盘一般选用30厘米×60厘米(每张40穴),以每667平方米栽植穴数计算所需育苗盘的张数,以每袋基质(50升)可装40穴育苗盘9张计算所需的基质袋数。

2.3.2 拌基质:于装育苗盘的前一天下午进行。每袋基质须用“苗菌敌”10克、水6~8千克,采用喷淋的方法进行,在温室内铺农膜,在农膜上边喷边拌,以用手攥基质指缝见水但不下流为宜,拌完后用塑料农膜覆盖堆闷一夜,第二天装盘。

2.3.3 装盘:将育苗盘平放在农膜上,用铁锨或簸箕将基质填入育苗盘内,用木块刮平即可,然后每5~6张盘摞在一起稍经挤压后次日播种。2.4 播种

2.4.1 种子处理:播种前需进行选种、晒种,剔除饱满度差、虫蛀、破损和霉变的种子,选择晴暖的天气晒2天,或选用1%福尔马林溶液浸泡20分钟,以杀灭种子表面的炭疽病菌,用清水冲洗净后凉干。如是包衣种子可不必浸种。

2.4.2 催芽:播种前2~3天常温水浸种4~6小时,用湿毛巾包好,在20~25℃下催芽24小时,胚根顶破种皮即可播种。

2.4.3 播种:将装满7成营养土的营养钵摆到苗床上浇水,等水渗下后播种,或用装好基质的育苗盘,将催好芽的种子按每钵或每穴2粒,2厘米深度为宜,然后用营养土或基质盖种。2.5 苗床管理

播种后至出苗,白天保持在28~30℃,夜间25℃左右,出苗前不浇水,3~4天拱土后子叶展平,撤膜降温。出苗后白天温度保持在25~28℃,夜间15~18℃,尽量增加光照,以促进幼苗绿化。子叶展开后,白天温度降至20~25℃,夜间15~20℃,不旱不浇水,旱时用水壶浇小水。定植前5天,低温炼苗,加大通风量,白天温度保持 20℃,夜间10~15℃。

壮苗的标准是:苗龄20~25天,苗高20厘米,展开度25厘米,3~4片真叶,根系发达,无病虫害,叶片厚而色浓,节间短,叶柄短,锻炼好的壮苗,株丛矮而壮。

3 定植

3.1 定植前的准备

3.1.1 整地施肥:选择地势平坦、向阳的地块,每667平方米施入充分腐熟的农家肥5000千克,45%氮、磷、钾复合肥30~40千克,做基肥,然后耕翻整平等待做畦。

3.1.2 扣棚:定植前20~25天扣棚。一般在2~3月中旬扣棚,棚膜采用无滴防老化棚膜,聚乙烯塑料棚膜用量每667平方米80千克。

3.2 定植

3.2.1 定植安全期的温度指标及保温措施:豆角定植到大棚时,棚内土温稳定在10℃以上,夜间气温不低于8℃,一般在4月上中旬定植。

定植时的保温措施:内保温采用大棚内扣小棚,挂双层幕,必要时采用棚内点暖风炉,外保温主要采用在棚四周加盖草苫子。3.2.2 定植方式与密度:一般畦做成畦宽1.2米的平畦,或做成脊宽40厘米,沟宽60厘米的小高畦,每畦栽双行,穴距30厘米,每亩保苗6000~8000株,定植时开沟灌水,以湿透土为宜,顺水栽苗,然后覆上干土整平畦面。覆土厚度为3~4厘米,必须盖严营养土块或基质块,使灌水后营养土块或基质块不露出土面,有利于幼苗尽快生长。

4 田间管理

4.1 定植后至开花结荚前管理

4.1.1 中耕培土:豆角在定植缓苗后,即应中耕培土,使土壤疏松,有利于地温增高,促进根系生长。一般从定植后到开花前,每隔一周左右,即中耕一次。中耕要深,随着中耕,适当向根茎部培土,以利根茎部位不断发生侧根。

4.1.2 温度及水分管理:定植后的温度管理,白天保持20~25℃,夜间15~20℃,进入开花期白天20℃左右,夜间15℃以上,以利正常开花结荚。

在水分管理上,由于豆角具有一定的耐旱能力,所以从定植到开花前一般不进行灌水施肥,以防茎叶徒长。

4.1.3 支架或吊蔓:在蔓茎抽出30厘米时,应进行支架或吊蔓。吊绳时注意不能一次让蔓升到棚顶,可横搭竹竿,使其结一层爬一层。

4.2 结荚期的管理

4.2.1 肥水管理:第一花序开花坐荚及其后几节花序出现时,才浇第一次水,同时每667平方米追施尿素20千克,要加大放风量,排除潮湿空气,以利于授粉,避免落花,减少病害。以后每隔20天左右浇一次水,要掌握浇荚不浇花的原则。结合灌水追施磷酸二铵2~3次,按每667平方米10~15千克施入,7~10天灌水一次,每次灌水量不宜过大,用0.01%~0.03%的钼酸铵浸种或喷施植株,可促进豆角早熟并提高早期产量。

4.2.2 通风管理:通风换气,定植后一周内,一般不进行通风换气,使棚内保持高温,以利缓苗。当温度超过30℃时,中午应该短时间内通风,从缓苗到花期应保持25℃左右,以促进生长,开花结荚期在保持20℃左右的前提下,风量大,有利于授粉、结实和荚果肥大。高温高湿会引起落花,湿度应保持在75%,终霜期后昼夜放底风。

4.2.3 植株调整:主要是打杈和摘心。打杈时一般把第一花序以下各节的侧芽全部打掉。第一花絮以上各节多为混合节位,既有花芽又有叶芽,摘除时只摘叶芽不要损伤花芽。另外,当主蔓长到架顶时,应及时摘除顶芽,促使中上部的侧芽迅速生长。

5 病虫害防治

5.1 立枯病:苗期尽量不浇水,确需浇水时,应开边沟浇小水,严禁大水漫灌。发病初期用99%恶霉灵粉剂3000倍液7~10天灌根一次,连灌2次。

5.2 叶霉病:适当密植,通风透光,增施磷钾肥,提高植株抗病能力,发病初期喷10%多抗霉素B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加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22.5%杜邦阿陀悬浮剂1 500倍液加46%杜邦可杀得水分散粒剂1500倍液,每亩药液50~60千克,7~10天1次,连续2~3次。

5.3 白粉病:发病初期喷洒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加10%多抗霉素B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22.5%杜邦阿陀悬浮剂1500倍液加46%杜邦可杀得水分散粒剂1500倍液,每亩药液50~60千克,7~10天 1次,连续 2~3次。

5.4 炭疽病:发病初期用70%甲基托布津500倍液或炭疽福美800倍液喷雾,或15%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2000倍液,或22.5%杜邦阿陀悬浮剂1 500倍液加46%杜邦可杀得水分散粒剂1500倍液喷雾,5~7天1次,连续 2~3次。

5.5 斑枯病:发现病株,及时将病叶摘除销毁。初期喷洒75%百菌清加70%甲基托布津700~1000倍混合液,32.5%阿米妙收1500倍液加10%多抗霉素B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中澳伴侣组合500倍液,5~7天1次,连续 2~3次。

5.6 虫害防治:生长期用70%吡虫啉水分散粒剂5000倍液防治蚜虫,结荚期用杜邦倍内威全胜组合500倍液加5%阿维菌素乳油1500倍液,或40%福戈水分散粒剂4000倍液加5%阿维菌素乳油1500倍液防治菜青虫、甘蓝夜蛾、蚜虫、白粉虱、螨类。

通过实验表明,在整个生育期内用杜邦倍内威全胜组合2~3次,不但治虫效果好,而且能增加产量30%左右。

6 采收上市

豆角供食用的是嫩豆荚,当豆荚达到商品成熟时,要适时采收。一般定植后35~45天开始采收,3~5天收获一次,结荚盛期1~2天采收一次。采收过晚影响品质和后续花序的结荚,采收的果荚要及时上市,没上市的可在3℃的环境下保鲜。

猜你喜欢

粒剂杜邦结荚
大豆:花期结荚期巧管理
豆角开花多结荚少管理有绝招
水分散粒剂在农药生产中的应用与发展探究
杜邦安全文化精髓研究
基于杜邦分析的某快递盈利能力提升研究
20%三氟苯嘧啶水分散粒剂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研究
80%烯酰吗啉水分散粒剂防治马铃薯晚疫病效果初探
75%醚苯磺隆水分散粒剂的制备
安静
杜邦车用聚合物助力车辆部件闪耀SPE®汽车创新奖